湖南瀏陽時隔67年完整再現(xiàn)祭孔大典
來源:瀏陽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十七日戊申
耶穌2015年9月29日
昨日上午,“中國·瀏陽乙未年秋季祭孔大典”在瀏陽文廟舉行,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文廟祭孔音樂授牌儀式,祭孔儀式和開筆禮三大篇章組成。
大成殿前,40名孩童齊聲誦讀《三字經》,開啟洗筆禮。
紀念孔子誕辰2566周年,瀏陽文廟舉行秋祭
文/圖瀏陽日報記者沈阿玲彭紅霞
9月28日,是我國偉大先哲孔子誕辰2566周年紀念日。昨日上午,“中國·瀏陽乙未年秋季祭孔大典”在瀏陽文廟舉行,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文廟祭孔音樂授牌儀式,祭孔儀式和開筆禮三大篇章組成。這也是1948年瀏陽祭孔活動以來,時隔67年,瀏陽再次完整呈現(xiàn)的祭孔盛典,有450多人參祭。此次秋季祭孔規(guī)??涨?,共有樂生、武生、禮生123人,開筆禮學生40人,經典誦讀108人參加,并完整演奏出瀏陽古樂的六個篇章。
“跟1948年的祭孔大典相比,這次大典在遵循祭孔儀式傳統(tǒng)規(guī)則的基礎上,在設置人員、規(guī)模和流程等方面的內容時加入了新的元素?!笔形幕^副館長、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傳承人王娜娜認為,于傳承中創(chuàng)新,才能使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保持活力。市文體廣電局局長余海波則表示,樂、歌、舞、禮合一的祭孔大典可以搭建起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橋梁,希望通過成立儒學研究會將這一文化活動延續(xù)下去,并爭取融入更多市民和游客參與性的環(huán)節(jié)。
三大篇章譜寫祭孔盛典
上午9點15分,文廟大成門關閉。門前兩側各站立著54名學生,手捧竹簡,誦讀《論語》。伴著朗朗書聲,身佩綬帶的嘉賓們整理衣冠,莊嚴肅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文廟祭孔音樂授牌儀式開始,全國政協(xié)委員、非遺保護專家田青教授授牌并發(fā)表講話。
“啟戶!”9點32分,鼓聲起,大成門三扇門緩緩打開,天地號齊鳴,樂隊奏樂,3名主祭官踱方步走至來賓前,行拱手禮、引領嘉賓進入文廟。隨后,樂生、歌生、舞生各就其位,祭孔儀式拉開序幕。
祭祀儀式隨著樂聲與舞姿循序漸進,分為行迎神禮、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饌、行送神禮等流程。行初獻禮時,各級領導和嘉賓分別向先師孔子敬獻花籃,副市長莫小佳恭讀祭文。儀式結束后,瀏陽一中的學生們彈奏一曲《瀏陽河》獻藝先師孔子,以表達敬仰和尊崇。
“人之初,性本善……”10點16分,開筆禮在40名學童的誦讀聲中啟動?!巴芍畬W,始于衣冠,再明事理。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童們進行了正衣冠、朱砂啟智、開筆蒙破、國學誦讀等環(huán)節(ji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標識,是人民生命創(chuàng)造力的高度展現(xiàn),也是體現(xiàn)世界文化多樣性、維護國家文化獨立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田青教授指出,“國樂古禮在瀏陽”,瀏陽的祭孔古樂在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力,瀏陽人民在保護和傳承祭孔古樂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
67年后祭孔大典有了創(chuàng)新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在2014年12月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了再現(xiàn)這一場盛典,幾代瀏陽人查閱清朝禮樂局祭祀資料,尋訪民國時參加過祭孔的老人,到曲阜、德慶等地學習,付出了長達20多年的努力。
“授牌儀式、開筆禮是原來沒有的流程,場外誦讀、祭孔儀式中的獻花儀式也是新加的。”王娜娜解釋道,增加這些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人們進一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厚重,尤其是讓青少年在活動中認識、熱愛、傳承這些文化遺產。
“1948年那次祭孔大典,是200余人在凌晨時進行的。甬道上沒有觀眾,主祭官自大成門三叩九拜而上大成殿,時長在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王娜娜介紹,本次祭孔儀式的演出人員120余人,一些儀式簡化了,時長在一小時左右。
“重要的儀式內容肯定是保留的,在時間上的調整是綜合了現(xiàn)代人的習慣和審美,以達到最好的展現(xiàn)效果。”王娜娜稱,因為缺乏專業(yè)演員,人數(shù)上雖然減少了,但也有一些突破?!耙郧暗奈枭笫羌业缀玫?-13歲的童男子,現(xiàn)在我們的演出人員并沒有這些性別、年齡的限制?!?/p>
“相對今年春季的展演,開筆禮的流程更規(guī)范,參加的孩子人數(shù)也由25人增加至40人?!必撠熃M織開筆禮的瀏陽文廟負責人黃麗介紹,孩子們在禮成后獲得的竹簡證書也是一大創(chuàng)意,將成為他們人生中值得收藏的珍貴禮物。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