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敦和基金會捐贈1億元支持浙大重建復性書院,追慕大儒馬一浮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19:14:13
        標簽:


        敦和基金會捐贈1億元支持浙大重建復性書院,追慕大儒馬一浮


        儒家網(wǎng)綜合  西歷2017年5月20日,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日前夕,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支持復性書院的建設與發(fā)展。

           


        浙江大學與敦和基金會雙方簽署捐贈協(xié)議書


          


        復性書院創(chuàng)建者“一代儒宗”馬一浮先生


        復性書院由“一代儒宗”馬一浮先生創(chuàng)建。馬一浮(1883年-1967年),現(xiàn)代著名儒者,浙江紹興人,長年隱居杭州。


        作為現(xiàn)代大儒,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被稱為“新儒家三圣”,三先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活的精神。梁漱溟先生給馬先生的挽詞“千年國粹,一代儒宗”八個字,高度概括了馬先生的學術和人格風范。早在20世紀40年代,賀麟先生即推崇馬先生“兼有中國正統(tǒng)儒者所應具備之詩教、禮教、理學三種學養(yǎng),可謂為代表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僅存的碩果”。


        尤為世人所稱道的是,馬一浮先生為了抗議國民政府“廢止讀經(jīng)”即蔡元培擔任教育部長時提出的“絀儒術、廢六經(jīng)”的教育方針,拒絕了蔡元培邀請他出任教育部秘書長。北京大學曾先后誠邀馬一浮先生任文科學長、研究院導師,他以“古聞來學,未聞往教”為由再次辭謝。


        馬一浮先生數(shù)十年如一日,窮居陋巷,埋首儒釋道典籍之中,除與極少數(shù)友朋弟子論學外,決不肯出山講學,屢辭邀聘。只是到了抗戰(zhàn)軍興,避寇江西泰和、廣西宜山,在顛沛流離之際,才應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邀,公開講學,他出山講學是因為抗戰(zhàn),是因為要喚醒中國精神,彰顯民族氣節(jié)。


        竺可楨校長命他擔任國學講習,所以他以復興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為抗敵復國之本。他獨標張載橫渠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希望諸生“豎起脊梁,猛著精采,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個人”。


        1939年至1941年間,馬一浮先生在隨浙大西遷途中創(chuàng)建了復性書院。但復性書院開辦一年多后,由于種種原因陷入困境而停止講學,演變?yōu)橐钥虝鵀橹?,直?948年國民政府經(jīng)濟崩潰,復性書院也正式宣告結束。





        1942年四川樂山復性書院留影,前排中間持拐杖者為馬一浮。


        1941年,因國民政府教育部要書院填報講學人員履歷及所用教材,以備查核。這在一般人看來并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然而馬先生卻十分憤慨,認為這是士人的奇恥之辱,乃致書教育部,責以侵凌師道尊嚴,違背當年以賓禮相待的諾言,當即辭去講席,停止講學,遣散書院諸生,遂以刻書為業(yè)。為籌集經(jīng)費,馬先生決定“鬻字刻書”,不接受官方一粟一帀。在他親自主持下,先后精刻精校木版“群經(jīng)統(tǒng)類”、“儒林典要”計28種38樣。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先生認為,“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先生,是20世紀中國的大儒,我們看《馬一浮全集》、《梁漱溟全集》、《熊十力全集》,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些人,是相互都出現(xiàn)的?;旧纤麄內焕蠋熀退麄兊膶W生,構成了一個學術共同體。所以這個特殊的文化群落,支撐著吾華道統(tǒng),賡續(xù)著往圣絕學,孕育了現(xiàn)代儒學思潮?!?/p>

        此次重建的復性書院是浙江大學教育創(chuàng)新的實驗性特區(qū),由人文學院代管,既享有基本的自主性,又與人文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研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資源互補,融合發(fā)展。它以“主敬、窮理、博文、篤行”為院規(guī),以“六藝”統(tǒng)攝教學,旨在存續(xù)中華文化,培育通儒。

         

        出席捐贈儀式的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指出,書院要秉承馬一浮先生“教之為道,在復其性而已矣”的立名宗旨,貫徹“復性明體,開物達用”的辦學理念,發(fā)揚傳統(tǒng)優(yōu)勢,形成書院的研究特色。學校一定大力支持書院建設,希望新組建的復性書院堅持高起點,高定位,不斷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匯聚天下英才,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打通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努力建成國內領先、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的中國文化學術平臺。

         

        “浙江大學提議重建復性書院,敦和心向往之,愿一路同行。馬一浮先生在國難當頭之時創(chuàng)建復性書院,但他卻立定文化傳承的常數(shù)。今天的社會保障、物質條件、可用資源遠超馬先生當年百倍,我們面臨的考驗是定力和遠見?!倍睾突饡?zhí)行理事長陳越光說,“重建復性書院,繼續(xù)馬先生六經(jīng)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研究事業(yè),我們要循其源流,遵其宗旨,權其方略。以陽明哲學來看,從修道、不違道的過程,就是“以復其性之本體”的過程?!?/p>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成立于2012年,以“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人類和諧”為使命,秉持“尊道貴德”的價值觀,在國學傳承、慈善文化、公益支持等領域開展資助。2015年,敦和基金會獲評“2015中國基金會評價榜-金桔獎”國內基金會第三名、“責任中國”公益盛典公益組織獎、入選第十三屆中國慈善榜非公募基金會TOP15。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副校長羅衛(wèi)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沈旭欣、執(zhí)行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越光出席捐贈儀式。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校長助理胡煒與陳越光代表雙方簽署捐贈協(xié)議書。金德水代表浙江大學接受捐贈,并為陳越光頒發(fā)捐贈證書和捐贈銘牌。捐贈儀式由羅衛(wèi)東主持,浙江大學相關部門和學院主要負責人、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主要領導參加儀式。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