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齊勇作者簡介:郭齊勇,男,西元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武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哲學學院院長,現(xiàn)任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社會兼職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等。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儒學之精神》《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中華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學與現(xiàn)代化的新探討》《熊十力哲學研究》《熊十力傳論》《守先待后》《文化學概論》《現(xiàn)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等。 |
祭拜孔子 遙契先賢教育志向
作者:郭齊勇
來源:鳳凰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廿三日癸丑
耶穌2016年9月23日
《禮記·學記》篇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睙o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國家與民族的興衰都與教育密不可分。西周官師治教合一,“師”即“有德行以教民者”。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yǎng)君子之人格,更深度影響著一個國家社會風氣及民生治理等問題。
自春秋末期世衰道微,邪說暴行霍亂世人,孔子慨然擔負道義,教不擇類,以六藝相授,傳承典籍,形成中國文化的根基。至于其教學,更是因材施教、誨人不倦、以身示教,在經(jīng)義涵詠間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士子道義擔當。當時的儀封人就稱贊他“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后世更尊孔子為“萬世師表”,贊譽其“道冠古今”、“德侔天地”。
祭祀先師的儀式更是傳承已久,《禮記?文王世子》載:“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薄胺彩剂W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弊饚煹韧谥氐溃@就要求在學生在受教之初端正目的。而在釋奠禮中的儀式中更賦予受教育者對前賢的敬重,由此使得學習自始至終都賡續(xù)著傳承的使命感。即使是現(xiàn)代教學終極目標的實現(xiàn)、學術規(guī)范的建立與德性人格的養(yǎng)成,都與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學風息息相關。
因此,祭孔拜孔不僅是向至圣先師致敬,更是在拜祭之時遙契古人的志向,在學習中肩負文化傳承的責任,在研究中貫注學者應有的使命。相比將9月10日定為教師節(jié),如果我們放到更大更長的時空背景上,從可大可久的視域看,把教師節(jié)定在約定俗成的孔誕日(9月28日)則有更大意義,與中國文化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有更深刻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中國素以文教立國,有深厚的傳統(tǒng)??鬃釉谑澜缥幕飞吓c釋迦牟尼、耶穌等相比肩,然而孔子不是教主,而是教師,人文化成的意義更加偉大。以孔誕日為教師節(jié),理所應當!這絕不僅僅是一個改日期的形式問題,而是教師的尊嚴與光榮之所在,還帶有很深的文化意義。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加州、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的教師節(jié)都使用國際教師節(jié)9月28日——紀念孔子的誕辰。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王楗夫】敬愛孔子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