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郵報《儒家郵報》由儒家網(wǎng)主持編輯,創(chuàng)辦于2006年12月12日,系公益性電子出版物。主要為各界人士提供與當代儒家有關的各類信息,僅僅是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編者的立場和觀點。編輯人員亦系義工,刊登、轉(zhuǎn)載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費及其它版權數(shù)據(jù),著作權、出版權事宜完全歸作者自行處理。投稿郵箱:rujiayoubao@126.com;訂閱《儒家郵報》請發(fā)一封空白電郵至rujiayoubao@126.com,標題為“訂閱”;退訂《儒家郵報》請發(fā)一封空白電郵到:rujiayoubao@126.com,標題為“退訂”。 |
儒家郵報(第53期)
孔歷2559年暨西歷2008年3月10日郵發(fā)
主 編:陳明
執(zhí)行主編:天山明月
下載網(wǎng)址:http://groups.google.com/group/rjyb
儒家情懷 儒學理念 儒教事業(yè)
■思想
◆“三綱”過時了嗎?——回應金耀基先生“三綱過時論”(蔣慶)
◆儒學是構成國學的核心(陳明)
◆儒教的重建(張祥龍)
■讀書
◆從所謂“國學”談起——《吳小如講〈孟子〉》自序
◆四書學的過去與未來——序新版《四書章句集注》(郭齊勇)
◆學而時習之:薛涌的《論語》研究(史杰鵬)
■評論
◆近代中國自由主義:不結果實的精神之花(何曉明)
◆儒學通俗作品暢銷并不說明什么(佚名)
◆靠腳手架支撐不起文化大廈(王達三)
◆文化復蘇當從漢字起步(朱大可)
◆官場應酬應合“禮”化(殷輅)
■反思
◆中國改革:增進福利與責任政府之路(秦暉)
◆改革30年之回顧與反思(冼巖)
■海外
◆華夷世界與日本——山鹿素行的地位(信夫清三郎)
■消息
◆臺北將舉行首次春季祭孔儀式
◆國學教育是安身立命之基——大陸引進臺灣中學國學教材(長江商報)
◆“弘道輯刊”征稿啟示
■讀者
◆管見——由梁濤先生《即生言性的傳統(tǒng)與孟子性善論》一文所想
全文下載請點擊:20080310儒家郵報第53期.rar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