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郭齊家、郭齊勇聯(lián)袂主講“中國式家教:從傳統(tǒng)走向未來”

        欄目:通知公告
        發(fā)布時間:2017-04-17 16:26:06
        標簽:

         

         

        原標題:講壇再添佳話 郭氏兄弟聯(lián)袂說中國式家教

        來源:鳳凰國學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丁酉三月十八日辛未

                  耶穌2017年4月14日

         

         

         

        大史學家陳寅恪認為中國學術(shù)史與家族關(guān)系特別密切,“士族之特點既在其門風之優(yōu)美,不同于凡庶,而優(yōu)美之門風實基于學業(yè)之因襲。”故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文化傳承,家族、家世、家風所扮演的作用非常重要。無論是經(jīng)過系統(tǒng)總結(jié)的家教經(jīng)典《顏氏家訓》、《朱子家訓》,還是隱藏于名門望族、書香門第的家風故事,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無所不涉,自有其獨特線索可循,并綿延千代。

         

        那么,這種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教”究竟有哪些重要精神被今人忽視呢?為什么無論貴族還是寒門,只要家風純正,都能培養(yǎng)出精英人才?

         

        4月18日下午,應岳麓書院、湖南省圖書館和鳳凰網(wǎng)邀請,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郭齊家先生,與胞弟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將在湖南圖書館聯(lián)袂主講“中國式家教:從傳統(tǒng)走向未來”。這場講座也是岳麓書院講壇與湘圖講壇的首度聯(lián)手共辦。

         

           

         

        郭齊勇(左)、郭齊家(右)

         

        郭齊家、郭齊勇兄弟相差9歲,哥哥郭齊家已年屆八旬,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教學與研究,主講“中國教育史”;弟弟郭齊勇已逾古稀,致力于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哲學史的研究與傳播。兄弟二人以“中國式家庭教育”為主題,同臺會講,他們的身世與家風,與去年11月唐翼明、唐浩明在岳麓書院的“兄弟會講”又有什么不一樣呢?鳳凰網(wǎng)國學頻道將全程直播,敬請期待!

         

        本次會講由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鳳凰網(wǎng)國學頻道、岳麓書院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辦,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發(fā)展基金協(xié)辦。

         

        活動時間:4月18日(周二)14:30至17:30;

         

        活動地點:湖南圖書館主樓一樓多媒體演示廳;

         

        主題:中國式家庭教育:從傳統(tǒng)走向未來;

         

        主講人:郭齊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郭齊勇(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

         

        主持人:陳仁仁(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

         

         


        郭齊家(左)、郭齊勇(右)

         

        【嘉賓簡介】

         

        郭齊家,男,1938年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北師大珠海分校法政學院教授,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lián)理事會顧問,1993年10月國務院始發(fā)政府津貼并頒發(fā)證書。長期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教學與研究,主講“中國教育史”,1989年以“中國教育史課程教學質(zhì)量”中選項目獲北京師大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1997年被評為北京師大“師德先進個人”,2011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古代考試制度》《中國古代學?!贰吨袊糯逃摇返?。

         

        郭齊勇,男,1947年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哲學博士,儒學專家。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及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學院院長,武漢大學珞珈杰出學者,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兼人文學部學術(shù)分委員會主任。1993年始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校哲學教指委副主任等職,現(xiàn)仍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曾到哈佛大學、東京大學、慕尼黑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首爾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處講學。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儒學之精神》《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中華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學與現(xiàn)代化的新探討》《儒學新論》《守先待后》《熊十力哲學研究》等。

         

        【票務通道】

         

        講座面向社會各界人士開放,報名敬請點擊此處。報名成功后,煩請于講座開講前30分鐘內(nèi),前往長沙市芙蓉區(qū)韶山北路169號(窯嶺公交站附近)湖南圖書館主樓一樓多媒體演示廳外集合,工作人員核對報名信息后引導入場,非常歡迎社會各界朋友來聽講座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