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夢,美國夢,到底是哪個?
作者:邁克爾·林德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四月廿七日己酉
耶穌2017年5月22日
不同政治光譜上的很多人都認定美國夢已經處于危險之中。沒有哪個美國政客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質疑美國夢是否值得繼續(xù)保留,可是,美國夢究竟是什么呢?
歷史學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1931年的書《美國史詩》中讓美國夢這個詞名聞天下,他的定義是“一塊兒土地上的夢想,對每個人來說,生活會變得更美好、更富裕、更充實,人人都有機會依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實現(xiàn)理想?!彼倪@句話有兩個從句,亞當斯把兩個不同的美國夢定義融合起來,雖然兩者未必相容。
第一個版本的美國夢是: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不斷提高?!吧顣兊酶篮谩⒏辉?、更充實”---無論是才華橫溢者還是才能平庸者。
第二個版本的美國夢是:“人人都有機會依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實現(xiàn)理想”?,F(xiàn)在被稱為“賢能政治”,該術語是社會學家邁克爾·楊(Michael Young)創(chuàng)造的(是對他認為的反烏托邦的社會理想的一種嘲弄。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閱讀貝淡寧的《賢能政治》中信出版社2016年---譯注)
這兩種美國夢版本---每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才華橫溢、工作勤奮的人有能力出人頭地---顯然是沖突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版本讓每個美國人都是潛在的優(yōu)勝者。經過一段時間,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平庸者和天才的生活都提高,無能者和能干者的生活都提高。相反,如果美國夢意味著有能力者有機會取得成功,能力差者---大部分美國人則注定要失敗,他們將遠遠落在少數(shù)優(yōu)勝者的后面。
亞當斯對美國夢的總結讓兩個常常分開的概念“平等地同負一軛”。自美國創(chuàng)立以來,大部分美國人的美國夢是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美國夢,尤其是與從前祖先移民遷徙之前的母國生活相比。
在1782年發(fā)表的“美國農民的家書”中,法國移民赫克托·圣約翰·德·克雷夫科爾(J.Hector St.John de Crevecoeur)寫到:
那么,美國人這種新人是什么樣子?在這里,他的辛勞回報與他付出的勞動的相等;這里的勞動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礎之上;還能渴望更大的誘惑嗎?妻子和孩子從前渴望獲得一片兒面包而不得,如今他們豐衣足食,歡快嬉戲,幸福地幫助父親清理農田,肥沃的莊稼可以養(yǎng)育所有人,沒有任何一塊兒土地被獨裁的王子、富有的修道院長或權勢熏天的領主大人奪走。他們不再有非自愿的失業(yè)、低三下四的依賴他人、赤貧、辛苦勞作一無所獲,如今的辛苦工作性質完全不同,能夠獲得的豐厚物質回報。
這段話寫于工業(yè)革命開始之前,克雷夫科爾并沒有想到建立在機器技術基礎上的繁榮發(fā)達的未來。美國的家庭農場比歐洲的農民更富有不是因為技術不同,而是因為美國農民不需要向“獨裁的王子、富有的修道院長或者權勢熏天的領主大人”交租。顯而易見,這是對后來被稱為美國夢的理想的唯物主義觀點,他們有“肥沃的莊稼”,有“豐衣足食,歡快嬉戲”的妻子和兒女。
到了20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增長將改善每個人的生活水平變成熟悉的和流行的觀點。在新的工業(yè)經濟時代,與工業(yè)時代之前農業(yè)經濟的零和游戲不同,多虧了技術進步,工人、經理和投資者的回報都可能共同提高。
在1909年的書《美國生活的前途》中,進步記者赫伯特·克羅利(Herbert Croly)承認美國夢的物質維度:
在其愛國世界觀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的承諾是,越來越多的美國好人的生活會越來越舒適和繁榮。普遍的信念仍然是美國人注定不會拋棄而是要享受這種生活的。
但是,在這個世紀的最后25年,用所有工人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定義的美國夢已經被相反的美國夢版本所取代,即賢能政治的美國夢。這個變化的到來主要伴隨著美國擁有大學本科學位或更高學位的人的大肆擴張。這個“龐大的上層中產階級”只占全部人口的30%,但幾乎所有的政客、教授、專家都來自這個階層。由于他們在特定組織中的地位以及在學業(yè)考試中的能力水平,并擁有種種專業(yè)證書,信奉賢能政治的精英成員自然認為美國夢是這樣一種社會,即人人都大學畢業(yè),都一心追求名利地位。
將美國夢等同于賢能政治是比較新的東西。每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美國夢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都是主流概念。在美國的工人階級的大多數(shù)人中,至今仍然是主流概念。美國夢并不意味著工廠工人的孩子和辦公室職員的孩子有機會上大學,從而成為待遇良好的專業(yè)人士。它意味著即使孩子遵循父輩的腳步當產業(yè)工人,仍然能夠工作時間更少些,工資更高些,能買更大的房子,消費更多的商品。美國夢不是關于從一個階級爬升到更高的階級,而是在技術經濟條件下所有社會階層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我們應該喜歡哪個版本的美國夢?賢能政治的美國夢版本有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版本所沒有的缺陷。
有個年代,各個階級的多數(shù)美國人都擁有收音機,接著都擁有電視機,再后來都擁有個人電腦和iPhone手機。但是,考慮到很多競爭領域中贏家通吃的本質,只有少數(shù)人能實現(xiàn)“依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的機會”。大部分野心勃勃的運動員、芭蕾舞演員、小說家和發(fā)明家都沒有辦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從理論上說,每個美國人都能上大學。但是,那將讓大學學位的價值縮水,只有那些競爭激烈少數(shù)幸運兒被錄取的少數(shù)名牌大學的學位才仍然有些價值。
把美國夢等同于代際流動,即保安或商店店員的兒子成為律師、醫(yī)生或大學教授的代際進步,這是十分危險的。除了高中畢業(yè)之外并不要求或者很少需要專門培訓的就業(yè)崗位數(shù)量仍然將遠遠多于精英專業(yè)領域的崗位空缺。如果很多保安和商店店員的教育水平遠遠超過所做的工作,那將是社會災難,因為他們會對社會不公充滿怨恨,太多野心勃勃的公民充滿代際流動的期望,結果卻找不到這樣的工作崗位。
大肆宣揚美國的大部分公民都能夠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如果不能實現(xiàn)這個理想,那純粹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這將讓美國變成糟糕的社會,因為大部分人都變成痛苦不堪的失敗者。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才華橫溢者還是教育程度不高,能力不強的平庸者,他們的生活水平都會不斷提高,這樣的國家更有可能是幸福的。
譯自:WHICH AMERICAN DREAM?A clash of visions BYMICHAEL LIND
http://thesmartset.com/which-american-dream/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羅杰·斯克魯頓】自我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