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搞清楚中國(guó)人的“祖宗十八代“
來(lái)源:“許石林”微信公眾號(hào)
時(shí)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初六日乙酉
耶穌2017年10月25日
按:內(nèi)容來(lái)自網(wǎng)絡(luò)。轉(zhuǎn)發(fā)于此,備忘。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從小到大分別為:耳、云、仍、晜、來(lái)、玄、曾、孫、子、父、祖、曾、高、天、烈、太、遠(yuǎn)、鼻。
上序依次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yuǎn)祖,鼻祖。
下序依次為:子,孫,曾孫,玄孫,來(lái)孫,晜孫[kūn],仍孫,云孫,耳孫。
從小到大為:耳、云、仍、晜、來(lái)、玄、曾、孫、子、父、祖、曾、高、天、烈、太、遠(yuǎn)、鼻。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遠(yuǎn)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爺爺):簡(jiǎn)稱“祖”,二世祖
父親(爸爸):簡(jiǎn)稱“父”,一世祖
例如:宋孝宗趙昚的父親為趙子偁,祖父是趙令譮,曾祖是趙世將,高祖是趙從郁,天祖是趙惟憲,烈祖是趙德芳,太祖是宋太祖趙匡胤,遠(yuǎn)祖是宋宣祖趙弘殷,鼻祖是宋翼祖趙敬
自己,簡(jiǎn)稱“己”?!白约骸笔巧暇糯c下九代的分水嶺,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內(nèi)。
下九代
兒子:簡(jiǎn)稱“子”,一世孫
孫子:簡(jiǎn)稱“孫”,二世孫
曾孫(重孫):三世孫
玄孫(元孫):四世孫
來(lái)孫:五世孫
晜孫:六世孫
仍孫:七世孫
云孫:八世孫
耳孫:九世孫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序稱謂: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yuǎn)祖,遠(yuǎn)祖之父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yuǎn)、鼻。書中說(shuō):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下序稱謂: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lái)孫,來(lái)孫之子為晜(讀kun)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云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lái)、晜(kūn)、仍、云、耳。書中說(shuō):耳孫者,謂祖甚遠(yuǎn),僅耳目聞之也?!斑h(yuǎn)祖者,幾世乎,九世矣?!睘樽C也!
遠(yuǎn)祖:遠(yuǎn)祖、太高、太尊、先、祖先、先君、先人、祖考等,皆可稱遠(yuǎn)祖。
始祖:始祖、鼻祖,皆可稱始祖。
高祖:曾祖的父親。高祖、高祖王父、顯考、長(zhǎng)祖、高門等,皆可稱高祖。
高祖母:曾祖之母,亦可稱高祖王母。
曾祖:祖父的父親。曾祖、曾祖王父、曾祖父、皇考、府君、太翁、次長(zhǎng)祖、曾翁、曾門、曾大父、曾父、曾太公、大王父、王大父等,皆可稱曾祖。
曾祖母:祖父之母,亦可稱曾祖王母。
(曾祖的兄弟及兄弟之妻,稱“族曾王父”“族曾祖父”,“族曾王母”“族曾祖母”)
祖父:父親的父親。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祖翁、公、太公等,皆可稱祖父。對(duì)人稱其祖父曰“家公”。稱人之祖曰“尊祖父”。稱已故祖父曰“亡祖”“亡考”“皇祖考”“府君”“先祖”“先子”“先亡丈人”等。稱人之已故祖父曰“大門中”。
(祖父的兄弟稱“從祖祖父”“從祖世父”“從祖叔父”“從祖王父”“伯翁”“叔翁”)
祖母:父親的母親。祖母、王母、大母、太母、祖婆等,皆可稱祖母。稱人祖母曰“尊祖母”。稱已故祖母曰“皇祖妣”。祖父之妾稱“季祖母”“妾祖姑”。從祖祖父之妻稱“從祖祖母”“從祖世母”“從祖叔母”“從祖王母”“從祖母”“季祖母”“伯祖妣”等。
中國(guó)人“三姑六舅”,對(duì)本祖一脈上下或親戚關(guān)系稱謂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在現(xiàn)實(shí)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guò)這樣一個(gè)難題,一個(gè)上下差7代的晚輩不知道如何稱呼比自己大8輩的長(zhǎng)輩,出現(xiàn)令人難堪的場(chǎng)面?,F(xiàn)在依據(jù)中國(guó)《漢語(yǔ)大辭典》、東漢的《爾雅·釋親》和《春秋公羊傳·莊公四年》等史書考證,才確定了中國(guó)人本族內(nèi)“上下九輩”的稱呼。
附一:《爾雅·釋親》:
01父為考,母為妣。
02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03王父之考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為曾祖王母。
04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王母。
05父之世父、叔父為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為從祖祖母。
06父之晜弟,先生為世父,后生為叔父。
07男子先生為兄,后生為弟。
08謂女子,先生為姊,后生為妹。
09父之姊妹為姑。
10父之從父晜弟為從祖父,父之從祖晜弟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謂為族晜弟。
12族晜弟之子相謂為親同姓。
13兄之子、弟之子,相謂為從父晜弟。
男人的宗族稱謂(擬)
14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lái)孫,來(lái)孫之子為晜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
15王父之姊妹為王姑。
16曾祖王父之姊妹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為高祖王姑。
18父之從父姊妹為從祖姑。
19父之從祖姊妹為族祖姑。
20父之從父晜弟之母為從祖王母。
21父之從祖晜弟之母為族祖王母。
22父之兄妻為世母,父之弟妻為叔母。
附二:現(xiàn)代版親屬稱謂表(請(qǐng)斧正)
23父之從父晜弟之妻為從祖母,父之從祖晜弟之妻為族祖母。
24父之從祖祖父為族曾王父,父之從祖祖母為族曾王母。
25父之妾為庶母。
26祖,王父也。
27晜,兄也。──宗族
28母之考為外王父,母之妣為外王母。
29母之王考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為外曾王母。
30母之晜弟為舅,母之從父晜弟為從舅。
31母之姊妹為從母。
32從母之男子為從母晜弟,其女子子為從母姊妹。──母黨
33妻之父為外舅,妻之母為外姑。
34姑之子為甥,舅之子為甥,妻之晜弟為甥,姊妹之夫?yàn)樯?/p>
35妻之姊妹同出為姨。
36女子謂姊妹之夫?yàn)樗健?/p>
37男子謂姊妹之子為出。
38女子謂晜弟之子為侄,謂出之子為離孫,謂侄之子為歸孫。
39女子子之子為外孫。
40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后生為娣。
41女子謂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婦。
42長(zhǎng)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zhǎng)婦為姒婦。──妻黨
43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則曰君舅、君姑;沒則曰先舅、先姑。
45謂夫之庶母為少姑,夫之兄為兄公,夫之弟為叔,夫之姊為女公,夫之妹為女妹。
46子之妻為婦,長(zhǎng)婦為嫡婦,眾婦為庶婦。
47女子子之夫?yàn)閴伲瑝僦笧橐?,婦之父為婚。
48父之黨為宗族,母與妻之黨為兄弟。
49婦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謂為婚姻。
50兩壻相謂為亞。
51婦之黨為婚兄弟,壻之黨為姻兄弟。
52嬪,婦也。
53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婚姻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