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收錄近3000通,朱熹書札匯編出版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21:42:31
        標簽:



        記者:李婷

        來源:文匯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臘月初二日庚戌

                 耶穌2018月1月18日

         

         


        朱熹《致教授學士尺牘》(局部)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在世時不僅重建了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還曾創(chuàng)辦過出版機構;著名豪放派詞人陳亮與朱熹打了11年筆仗,但每逢朱熹生日,他都會派人送去壽禮,而朱熹也會回禮?!吨祆鋷熡验T人往還書札匯編》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引起了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這是迄今為止最全的一套朱熹書札集,收錄了朱熹與朝中公卿、師友故舊、鄉(xiāng)親門人等往還書札近3000通。其中,朱熹親筆書札(包括殘篇、斷句)2580余通,他人致朱熹書札(包括殘篇、斷句)370余通。這些書札上起紹興十七年(1147年),下至慶元六年(1200年)朱熹病歿前夕,涉及人物多達530多人,是后世研究朱熹生平、思想以及宋代理學、南宋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

         

        朱熹與丞相王淮的關系,并非“自始即如冰炭不相入”

         

        對于史學家來說,書札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的私密性。作為私人通信,書札往往保存了作者不欲公開的真實想法。由此,研究者可以挖掘出在公開文字中難以顯露的背景信息,從而對相關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得出更準確的結論。比如朱熹與丞相王淮的關系,因淳熙九年朱熹彈劾唐仲友及此后王淮反“道學”之事,世人多著眼于兩人間的交惡,甚至認為朱、王的關系“自始即如冰炭不相入”。然而,本次出版的《朱熹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匯編》中收錄的兩人間的往來書札顯示,他們最初的交往頗為密切。

         

        據(jù)該書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顧宏義透露,朱熹與王淮二人初識于乾道四年(1168年)間。當時,由于水災災情嚴重,糧食無收,福建崇安發(fā)生了饑民暴動。朱熹建議地方豪富用藏粟賑救饑民,并請求朝廷以“六百斛賑濟”,最終平息了風波。據(jù)《建寧府崇安縣五夫社倉記》所載,對于朱熹所行之救荒措施,“王公報皆施行如章”,后來還將這一措施推行于江東諸州,說明當時王淮對朱熹頗為賞識。

         

        又比如,南宋“慶元黨禁”期間,朱熹遭彈劾只是被罷免官職,而其門人蔡元定卻受到貶竄道州而死的重罰。對此中緣故,后世大多認定蔡元定是受朱熹牽連的,純屬“無辜被誣”。但顧宏義根據(jù)當時的史料,特別是通過研究朱熹在此前后之書信文字發(fā)現(xiàn):蔡元定受此重罰,雖與當時政治大背景相關,但直接原因還是在于蔡元定以風水之說主張遷移建陽縣學至護國寺址一事,使得對手們得以借口而竄責蔡元定。

         

        朱熹與陳亮的論戰(zhàn)雖激烈,但兩人私交甚好

         

        在浙江永康市馬鋪山臥龍崗,有一座南宋古墓,墓前兩側有八字形石質(zhì)翼墻,右刻“光昭日月”,左刻“書上中興”。這座古墓的主人名叫陳亮,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他才華橫溢、氣概豪邁,曾與朱熹多次展開辯論。陳亮與朱熹的論戰(zhàn),主要以書信的形式進行,前后長達11年之久。不過,他們的論爭雖然激烈,但僅限于學術之爭,兩人私交甚好。據(jù)載,淳熙九年(1182年),陳亮曾到婺州拜訪朱熹,相處了十多天,朱熹也曾到永康回訪陳亮。每逢朱熹生日,陳亮都會派人送去壽禮,朱熹也會還禮。

         

        根據(jù)朱熹與其女婿黃榦之間的通信可知,朱熹不僅熱心于教育事業(yè),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編撰教材,還曾親手創(chuàng)辦了一家出版機構。起因是他編撰注釋的《四書》草稿被人拿去偷偷刻印,結果錯誤百出。這令朱熹很是痛心,便集結了學生、朋友自創(chuàng)了一家出版機構,以印刷學術書為主。

         

        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以往關于朱熹書信的整理,收錄的僅有朱熹的書信,且其編年考證也有頗多可商榷之處?!吨祆鋷熡验T人往還書札匯編》的獨特之處在于,全文匯編現(xiàn)今所存朱熹書信及他人給朱熹之書信,按往還次序予以系年編列成書。

         

        該書編纂方式也有頗多創(chuàng)新。以與朱熹有書札往還者的姓名漢語拼音為序,并在其人名下簡述其生平事跡以及與朱熹之交友情況,然后收錄其與朱熹往還書札,以通信年月先后為序。對撰寫時間不明、收信者姓名不詳?shù)葧右钥甲C辨別,由此,讀者能較為清晰辨別朱熹等學者的相關學術思想、觀點的形成、演變和發(fā)展。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