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生平圖片展》在桂林舉辦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初十日癸未
耶穌2018年10月18日
觀眾在桂林博物館參觀《這個世界會好的——梁漱溟先生生平圖片展》?!W惠蘭/攝
中新網(wǎng)桂林10月18日電(歐惠蘭周曉慧)10月18日,正值中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梁漱溟先生誕辰125周年。當天,由桂林博物館和北京大學檔案館、校史館聯(lián)合主辦的《這個世界會好的——梁漱溟先生生平圖片展》在桂林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將免費向民眾開放一個月。
1986年梁漱溟玻璃鋼塑像?!W惠蘭/攝
作為紀念梁漱溟先生誕辰125周年的特展,此次展覽共展出134件記錄梁漱溟先生一生重要節(jié)點的珍貴文物、照片、部分著作,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對梁漱溟先生的一生進行回顧。
20世紀中晚期梁漱溟曾穿咖啡色制服。 歐惠蘭/攝
展覽分為“開明家風自主自學”、“究元決疑出佛歸儒”、“知行合一致力鄉(xiāng)建”、“憂國憂民奔走國事”、“忠厚傳家物來順應”、“先生與桂林”六個部分,詳細展示了梁漱溟先生生平、思想貢獻、學術成果、鄉(xiāng)村建設成就、家庭生活、與桂林淵源等,展示梁漱溟先生在不同歷史時期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和國家發(fā)展所做的積極探索。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以漱溟行世。祖籍廣西桂林,1893年生于北京。梁漱溟先生是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新儒家的開創(chuàng)者,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發(fā)起人和創(chuàng)辦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先生家學淵源,其父梁濟,心憂天下,思想開明,支持維新變法,對梁漱溟的教育寬容開明,鼓勵他有獨立見解。在寬容家風中成長起來的梁漱溟,有主見、有擔當、有行動力,有獨特的文化思考。正是這份特立獨行的思考,讓他被蔡元培欣賞,雖僅有中學文憑卻被聘為北大哲學教授。梁漱溟先生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他一生都在追問:人活著為了什么?中國究竟向何處去?難得的是他知行合一,致力于在從理論研究的同時,用鄉(xiāng)村建設的實踐給出了最懇切的答案。展覽展出的大量珍貴文物、歷史照片,讓憂國憂民、知行合一、服務社會、苦苦追尋民族和國家出路的大師形象鮮活生動,其對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堅守及對家國責任擔當令人動容。
桂林博物館館藏梁漱溟曾用的民國硬木寫字臺?!W惠蘭/攝
展覽開展當天,中國孔子基金會梁漱溟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漱溟先生幼孫梁欽寧在桂林博物館作了一場題為《梁漱溟與中國鄉(xiāng)村建設運動》的講座,講述了梁漱溟先生進行鄉(xiāng)村建設運動的緣由、經(jīng)歷、成果等。
梁欽寧告訴記者,在他的印象中,爺爺是一個很沉靜的一個人。這個圖片展是他和北大校史館一起策劃運作的,他現(xiàn)在經(jīng)常在中國各地圖書館、博物館做展覽,然后把這些介紹給桂林博物館,結(jié)合桂林博物館館藏的爺爺?shù)奈奈?,包括家里捐贈給桂林博物館的爺爺?shù)恼?guī)信件、信函,梁啟超等名人的書信,生活用品等,北京大學也有些館藏,歷史檔案,包括爺爺?shù)墓べY表課表、北大的日刊、家里的圖片,集合在一起。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2015全球祭孔圖集
【下一篇】朱子居住五十年紫陽樓重建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