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儒家文化”亮相孔學堂 市民可前往品鑒
來源:孔學堂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十五日戊子
耶穌2018年10月23日
2018中國(貴陽)孔府菜美食文化節(jié)開幕
孔學堂網訊(記者田鈺琳)游在《論語》里的銀鱈魚、藏在魯壁里的山東卷餅、陪書生習六藝的特色涼菜......10月22日,2018中國(貴陽)孔府菜美食文化節(jié)暨孔府菜大賽在貴陽孔學堂開幕。來自孔子家鄉(xiāng)山東的“天下第一菜”孔府菜將與貴州黔菜美食為筑城市民開啟一場舌尖上的傳統(tǒng)文化之旅。美食節(jié)為期三個月,市民朋友可前往貴陽孔學堂大成精舍酒店品鑒。
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執(zhí)行主席、貴州省哲學學會會長徐圻教授參觀了中國孔府菜宴席展示區(qū)。
孔府菜起源于宋仁宗寶元年間,至今已傳承了近一千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它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佳肴中的極品之作,也是孔子后裔、被稱為“天下第一家”的衍圣公府迎送禮儀的重要內容,是中國飲食文化史,乃至世界飲食文化發(fā)展史中絕無僅有的珍貴文化遺產,其烹飪技藝早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tǒng)六藝版涼菜
此次活動是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中國孔府菜傳承與發(fā)展聯盟、山東省烹飪協(xié)會主辦,也是孔府菜美食文化節(jié)首次走出山東,在省外舉辦,旨在推動地方飲食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tǒng)飲食文化?;顒又黝}為“孔府正宗·黔來共品”。來自山東、貴州兩地的9位廚師代表參與此次孔府菜大賽角逐,并評選出了中國孔府菜烹飪大師、孔府菜烹飪名師及孔府菜十佳茶品。同時舉行的美食論壇,業(yè)界專家就孔府菜、黔菜等中國傳統(tǒng)美食文化如何傳承與創(chuàng)新展開探討。
菜品《圣書香》
菜品《魯壁藏書》
在中國孔府菜宴席展示區(qū),以“陽關三疊”、“魯壁藏書”等傳統(tǒng)典故命名的菜品吸引了許多參會嘉賓和市民游客駐足拍照。而貴州黔菜美食展示區(qū),食品雕刻的“中國天眼”與苗家酸湯、布依族五色飯、平塘壇子魚等貴州美食匯成一桌“上可觀天、下可探地”的珍饈盛宴,讓不少觀展者連連稱贊。“沒想到儒家文化中還有如此活色生香的飲食文化,讓我大開眼界。”市民竇春燕告訴記者。
展示區(qū)吸引了不少活動嘉賓及市民駐足拍照
食品雕刻“中國天眼”
中國孔府菜烹飪大師、濟寧烹飪餐飲業(yè)副會長張立指出,孔府菜歷史悠久,烹調技藝精湛,浸潤了千年儒家文化,每道菜都有悠久的歷史典故,寓意深遠。而黔菜由于貴州特殊的地理氣候,廣博天然的食材,嚴格的時令飲食習慣,同時融合了不同民族飲食風俗,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與儒家飲食文化理念是相通的。這也奠定了孔府菜與黔菜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深厚基礎。
孔府菜大賽品鑒現場(劉長青/攝)
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執(zhí)行主席、貴州省哲學學會會長徐圻教授表示,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中華民族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飲食觀念、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等文化內涵。此次活動通過孔府菜和黔菜的碰撞交流,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讓更多普通民眾認識到日常飲食中的傳統(tǒng)文化之美。
精美的食物吸引了小朋友圍觀
據悉,此次活動開幕式上,中國孔府菜傳承與發(fā)展聯盟授予了貴陽孔學堂大成精舍酒店“中國孔府菜傳承與發(fā)展聯盟理事會成員單位”,以表彰酒店近年來在弘揚儒家文化、傳承孔府菜上所作出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君
【上一篇】第四屆尼山國際講壇在洛杉磯舉辦 主題“文化與管理”
【下一篇】【劉立祥】東漢刺史賈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