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呂留良誕辰390周年,呂氏后人重回故里
來源:讀嘉新聞?人文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八月廿三日辛酉
耶穌2019年9月21日
今年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學者呂留良誕辰390周年。為緬懷這位鄉(xiāng)邦先賢,今天上午,在呂留良的家鄉(xiāng)桐鄉(xiāng)崇福,“江南儒學與明清思想轉型”暨紀念呂留良誕辰390周年學術論壇拉開帷幕。
呂留良字用晦,號晚村,是土生土長的崇福人,但在他去世40多年后因文字獄子孫或被殺害、或被流放到了黑龍江。今天,數位呂氏后人也從黑龍江來到祖居地,憑吊祖先。
本次活動由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國學院,桐鄉(xiāng)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崇福鎮(zhèn)黨委、政府主辦,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桐鄉(xiāng)市呂留良研究會協辦。在此后為期兩天的論壇上,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的教授、各地呂留良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將集中對呂留良及其思想文化展開研討。
一生坎坷,為了不做官削發(fā)為僧
崇福古稱語溪,是一座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1020年建縣史的江南古鎮(zhèn),悠悠的古運河穿城而過,孕育了眾多歷史文化名人。
390年前的1629年,崇德縣城橫街上一個叫登仙坊的地方,一聲嬰兒啼哭傳來——著名的理學大家呂留良出世了。
呂留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詩人和出版家,在中國學術史和文化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他一生坎坷,明王朝覆亡后,他用巨額家產支援抗清武裝,還曾自己參加戰(zhàn)斗,兵敗后返回故鄉(xiāng)歸隱,著書講學,評選和刊印時文,行醫(yī)濟世。
1678年,康熙皇帝征召天下博學之士,嘉興地方官第一個推薦的就是呂留良,但被呂留良拒絕。2年后,清廷又征召天下隱士,嘉興郡守又一次推薦呂留良,呂留良為躲避當官,干脆削發(fā)為僧,然后躲到附近山里去了,直到3年后去世。
呂留良去世后40多年,受湖南人曾靜策反陜西總督岳鐘琪反清案的牽連,雍正以“大逆”罪名,將呂留良剖棺戮尸,梟尸示眾,他的子孫、族人和弟子廣受株連。凡成年男子斬立決,凡女子罰給官家為奴,其余發(fā)配到邊疆,呂氏一族無一幸免,呂氏一門遭遇之慘被稱為歷次文字獄之最。
獲罪后,呂留良的詩文、著作也被列為禁書,雍正、乾隆兩朝先后三次下旨禁毀他的著作,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歷代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最終還是有不少作品留存后世。
呂留良以他的理學思想、道德文章、翰墨詩詞,特別以他“明清鼎革,遁跡家園”,“大義不磨”的民族氣概、節(jié)義精神和凌凌風骨,為后人建起了一座可供仰視的精神豐碑。而他的思想光芒和才情華彩也成為我們當代人應當傳承的文化資源。
時過境遷,呂氏后人今何在
曾靜案后,呂留良后人遭到了清廷的殘酷迫害,大多被發(fā)配到了寧古塔。此處位于現在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此后,呂留良后人一直在東北繁衍生息。今天,呂留良的第十一世孫呂東太等呂氏后人也特地從黑龍江趕到桐鄉(xiāng)參加紀念活動。
據了解,呂東太多年致力于呂留良歷史研究工作,2005年完成了《呂氏宗譜新編》的編撰工作,收藏于北京圖書館、黑龍江圖書館等,編寫了40集電視連續(xù)劇劇本《一代名儒呂留良及其身后事》,目前正在進行最后校對工作。
“通過學術論壇的討論,能夠客觀分析呂留良先生當時的政治立場,明晰其思想主張,挖掘其文化貢獻,這必將對弘揚民族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和家國情懷,傳承傳統(tǒng)文化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眳螙|太說。
呂留良的后裔是在1732年(即雍正十年)十一月,從石門縣語溪鎮(zhèn)(今桐鄉(xiāng)市崇福鎮(zhèn))被清廷流放的。從襁褓中的嬰兒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共計111口悉數被押往東北,一路上,經過了酷暑嚴寒,洶涌黃河,突兀泰山,親歷了饑寒交迫,生離死別,隨地悲傷。歷時11個月,于1733年(即雍正十一年)寒冬十月,到達東北寧古塔,感受了徹骨的寒冷。
呂氏后裔在東北流放地,經歷了煎熬、掙扎,奮斗、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貢獻的過程。呂氏家族無論在多么艱難的情況下,始終沒有喪失先人的精神,沒有忘記祖輩的教誨,沒有丟棄文化的傳承。
清朝末期,呂家人在仍被奴役的情況下,創(chuàng)辦了當時的龍江省第一所學堂,開辟了龍江省教育先河;民國時期,呂家子弟曾就讀于北平輔仁大學攻讀教育學;偽滿時期,有多名呂家子弟考入國民高等學府;當今,呂家多名子弟分別畢業(yè)和就讀于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四川大學、日本東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不同高等學府。他們正從事著工業(yè)、農業(yè)、教育、文化藝術、工程技術、科研和行政管理等不同領域的工作。
“呂留良先生后裔,已經離開浙江280多年了,呂家人雖然不得不接受東北的寒冷,但從未忘記祖輩曾經生活耕耘過的崇福鎮(zhèn)這片熱土,更向往著浙江老家的溫暖。每每走到這片土地上,我就會感到這里的山親水親人更親?!眳螙|太說。
見賢思齊,崇福倡導鄉(xiāng)賢文化
如今,桐鄉(xiāng)市還有用呂留良的名與字命名的兩個地名,分別是“留良”和“晚村”。近年來,關于呂留良的研究,文化成果不斷豐富、文化載體不斷創(chuàng)新,各類高質量的研究著作更是層出不窮。
“崇福鎮(zhèn)黨委、政府一直注重鄉(xiāng)賢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努力讓全鎮(zhèn)人民接近鄉(xiāng)賢、觸摸鄉(xiāng)賢、見賢思齊,汲取精神的力量,內化成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巨大動力。宣傳研究呂留良可以說是崇福鎮(zhèn)倡導鄉(xiāng)賢文化的一個經典之作?!背绺f?zhèn)黨委書記董建根說。
為更好地加強對呂留良的研究,2004年桐鄉(xiāng)市成立了呂留良研究會,開展了呂留良學術思想研究、相關資料搜集整理、詩文著作選注出版、生平事跡普及宣講等富有成果的活動,目前已發(fā)展壯大到80多名會員,共整理出版《呂留良全集》《呂留良與崇德人文》《呂留良研究》等呂留良著作以及各類研究著作20余冊。
晚村先生的精神力量更化作實際的載體在崇福落地生根,呂留良南陽講習堂、中山公園呂園、呂晚村紀念碑亭、呂留良特色課堂等,都成為紀念、宣傳先賢的場所,呂留良紀念館也正在籌建中。
今年,為紀念晚村先生誕辰390周年,崇福鎮(zhèn)召開系列活動,開展了“呂留良詩詞獎”評選和“呂留良崇德人文”詩書畫聯展等活動,其中“呂留良詩詞獎”評選活動吸引了海內外詩詞愛好者的踴躍參與,共收到作品近500篇,通過讀者投票和評委評選,最終評出“呂留良詩詞獎”獲得者10名,“呂留良詩詞獎”提名獎10名和入圍獎18名,在今天的開幕式上舉行了頒獎儀式。
開幕式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執(zhí)行副院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會長吳震作了《呂留良與江南儒學》的主旨演講,并舉行了“明月清風——呂留良與崇德人文詩書畫印特展”作品捐贈儀式。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