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儒與孟荀辟墨學術研討會暨《先秦儒墨關系研究》新書座談會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
來源:鳳凰網國學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廿二日戊子
耶穌2019年12月17日
2019年12月14日,由中國孟子研究院、孟子研究會主辦的墨子非儒與孟荀辟墨學術研討會暨《先秦儒墨關系研究》新書座談會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趙永和,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梁樞,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山大學教授楊海文,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先秦儒墨關系研究》作者孔德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晁天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孫少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編審王正,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杜運輝,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博士生鈕則圳等出席會議并發(fā)言。
孔德立介紹,在研究子思與孟子之間思想發(fā)展脈絡時,除了關注儒家思想史自身發(fā)展脈絡以外,還要注意到其他學派對于儒學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其中,墨子對儒家的批評影響最大。因此,他以此為研究重點,在書中集中論述了墨子非儒與孟子辟墨。從墨子批評的儒家有四道“足以喪天下”入手探索了墨子非儒的原委及其對儒家思想演變的影響。
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先秦儒墨關系研究》作者孔德立
楊海文指出,孟子雖然批墨子,但實際上他在思想、邏輯、修辭等方面吸納了很多墨子的思想。遺憾的是,目前的思想史研究當中,從孔子、墨子到孟子這一環(huán)節(jié)被忽略了。楊海文表示,我們仍然需要追問:“仁義”這樣一個具有很大歷史影響的概念是孟子天才式的創(chuàng)造還是跟歷史文化傳統有密切的關聯?假定它和墨子有密切關聯,孟子又是怎么超越墨子的?他認為,圍繞“仁義”概念,可以繼續(xù)思考孟子與墨子的關系。
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山大學教授楊海文
晁天義認為,先秦儒墨關系問題是老問題,以往學術界多關注兩家對立的一面,而對于兩家相互吸收的一面,特別是從歷時的角度討論思想史的還不多?!断惹厝迥P系研究》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學術空白。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晁天義
孫少華從《史記》出發(fā),對文本寫作提出質疑,他認為對文獻的運用應保持清醒和理性。他提到司馬遷采用經驗式的寫法,先入為主地將孔家學說抬高到一定地位,但這種寫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持客觀性?在他看來,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固然是不同學術流派之間在思想和觀點的爭辯,但矛盾的背后體現的也許是國家文化政策的走向問題。因此,在關注儒墨關系問題時,離不開以社會文化背景為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孫少華
王正肯定了文獻的價值。以上博簡為例,他認為無論其是真是偽,都不妨礙
我們將其看作一本基于儒學角度的思想學說對墨學進行批判的著作進而加以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編審王正
圍繞先秦儒墨兩家關系問題,與會學者各自發(fā)表了不同見解,并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出發(fā),圍繞墨子非儒與孟荀辟墨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一致認為,先秦儒墨關系史是精英思想與社會思想的互動與交融,構成了古代“精神覺醒”時期思想史發(fā)展的主線,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化包容傳承創(chuàng)新之路。
據悉,孟子研究院坐落于孟子故里山東鄒城,下設孟子與儒學研究所、孟學與地方文獻研究所、鄒魯文化開發(fā)應用研究所、孟母教子與家長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研究院聘請杜維明擔任名譽院長,陳來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郭齊勇擔任副主任,王志民擔任特聘院長,李存山擔任特聘副院長,陳來、王中江、梁濤、楊海文、梁樞、孔德立等為特聘專家,是一家匯聚國內眾多高端學者資源來研究儒學和傳播儒家思想的學術平臺。
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趙永和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孔德立 著《先秦儒墨關系研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