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朱康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欄目:文化雜談
        發(fā)布時間:2020-09-16 01:29:39
        標簽: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作者:朱康有(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七月廿七日庚申

                  耶穌2020年9月14日

         

        【光明論壇·溫故】

         

        2019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引用“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指出“全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很多都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中的空白點和薄弱點,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币鎸崿F(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目標,今后還要啃下“許多硬骨頭”、攻克“許多難關”,才能真正筑牢中國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出自宋代蘇軾的《思治論》,意思是,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思治論》寫于嘉祐八年(1063年),時年蘇軾剛踏上仕途(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知府助理官),其振刷革新的心境躍然紙上。當時的北宋王朝,內政外交問題重重,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聲很高。而統(tǒng)治者卻急功近利,頻發(fā)濫發(fā)政令,“變政易令”,朝令夕改,“民不知其所適從也”,簡直折騰得基層官吏和百姓無所適從。針對這種狀況,蘇軾指出,治理國家要先有宏大的整體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具體規(guī)格程式、措施辦法,政令專一、操作簡易,才能獲得成功。

         

        蘇軾的政論、政見前后有一定變化,不過《思治論》確實提出了許多切中時弊的改革主張,對我們今天依舊有啟發(fā)可取之處。對于北宋長期以來存在的“財之不豐、兵之不強、吏之不擇”即經濟、軍事、用人三大“病根”,蘇軾雖然未詳述具體的救治之法,但給出了一個大的原則性解說——“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是什么沒有“立”起來呢?“夫所貴于立者,以其規(guī)摹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規(guī)摹,而后從事,故其應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逼鋵崳@里講的“規(guī)摹”,就是規(guī)劃、籌謀好一定的制度、程式,以之為典范,使人們取法、模仿。如“規(guī)摹不先定”,則會出現(xiàn)“用舍系于好惡,而廢興決于眾寡。故萬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廢者有之矣;百世之患,以小利而不顧者有之矣。所用之人無常責,而所發(fā)之政無成效”的社會現(xiàn)象。結果是病急亂投醫(yī),“治病不知其所當用之藥,而百藥皆試,以僥幸于一物之中”,治標不治本,問題仍然迭出不窮。

         

        “先定其規(guī)摹而后從事。”“規(guī)摹”一定是“見之明而策之熟也”,即反復進過檢驗、明白無誤的政策和制度。難能可貴的是,蘇軾在文中對“規(guī)摹”的執(zhí)行層面還作出了說明:“發(fā)之以勇,守之以專,達之以強,日夜以求合于其所規(guī)摹之內,而無務出于其所規(guī)摹之外。其人專,其政一,然而不成者,未之有也?!薄坝隆薄皩!薄皬姟斌w現(xiàn)了基于恒定意志的嚴格執(zhí)行力。此外,大的規(guī)劃應有“術”的配合,“其所施設,皆有方法”。何為“術”?“其術非難知而難聽,非難聽而難行,非難行而難收”——此“收”即為一定的約束、控制等具體舉措、方法。用今天的語言來講,就是制度實施要與微觀的機制、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才能落地、運轉?!昂弥\而不成,不如無謀”,一旦制度架構好,就要考慮在機制層面予以配合;若否“眩瞀而不自信”,昏憒迷亂,自信不足,更無暇顧及機制上的管控,則其成事仍難——真要如此,制度就成了擺設。

         

        在今天,“定規(guī)摹”就是“立法”“立規(guī)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薄爸卫硪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guī)矩、講規(guī)矩、守規(guī)矩?!?0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圍繞建立全新的國家制度目標進行了艱辛探索,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fā)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顯示出強大的治理效能。我國發(fā)展的偉大成就源于制度,“中國之治”本質上是“制度之治”。當然,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新時代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為此,我們行事既要講規(guī)制、守章法,又要敢于在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和治理能力建設上積極主動,大膽探索,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