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看河南省夏邑的祭孔大典

        欄目:2020年度全球祭孔
        發(fā)布時間:2020-10-09 23:59:58
        標簽:夏邑祭孔大典

        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看河南省夏邑的祭孔大典

        來源:ZAKER生活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八月十三日乙亥

                  耶穌2020年9月29日

         

        2020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全球多個地方都舉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山東曲阜為全球祭孔活動的主會場,河南夏邑作為孔子祖籍近期也舉辦了祭孔大典。下面是9月16日夏邑舉辦祭孔大典的全景紀錄,今特編發(fā)此文以向至圣先師致以崇高敬意,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夏邑祭孔大典在孔子還鄉(xiāng)祠大成殿前舉行,上午9點30分,參加祭孔的夏邑各界代表及孔祖中專師生神情肅穆,依次入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夏邑祭孔大典在孔子還鄉(xiāng)祠大成殿前舉行,上午9點30分,參加祭孔的夏邑各界代表及孔祖中專師生神情肅穆,依次入場。

         

        上午十點整,祭孔典禮正式開始。

         

        第一項、首先由孔祖中專師生表演舞蹈《頌賢》,追思至圣先師的開平民教育先河的豐功偉績。

         

        第二項,誦讀《論語》

         

        第三項,夏邑縣作協(xié)主席張西禮致辭。

         

        第四項,典禮主祭人夏邑縣著名學者王書生上香。

         

        第五項,典禮主祭人夏邑縣著名學者王書生敬獻鮮花。

         

        第六項,典禮主祭人夏邑縣著名學者王書生敬獻美酒。

         

        第七項,典禮主祭人夏邑縣著名學者王書生宣讀祭文。

         

        維公元2020年9月12日,歲在庚子,節(jié)臨先師孔子誕辰2571年,夏邑各界代表、孔祖中等專業(yè)學校師生,肅立大成殿前,謹以鮮花雅樂,恭祭先師孔子。

         

        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軍以強。此物何謂?謂之曰禮。

         

        觀我夏邑,大美文明。社會祥和,物阜民豐。遙想栗陸為民,皇圖中興。少康臨政,颯颯罡風。德音普降,嘉惠廣播,沉濁汰除,廉吏表旌。禮尊高年,廣愛推恩。溫恭維德,執(zhí)事如敬。以致神州巍巍,德風蕩蕩,拾穗行吟,織屨躬耕。

         

        及至春秋季世,綱常失統(tǒng)。生民之日,長夜無窮。唯我夫子,世務博通。歸鄉(xiāng)循道,興學杏壇。唯崇復禮,育化清廉。為政以德,仁愛百姓。舉直措枉,尚賢使能。民得永續(xù),國祚長安。于是設立宗祠,萬年永祀,夫子精華,代代相承。

         

        謂我今日夏邑,傳承繁衍,廣播尚禮精神。發(fā)展革新,再續(xù)德賢民風。鮮花吐蕊,綠葉蔽空。人稟禮樂,靈秀所鍾。濟濟多士,眾志成城。融古鑄今,中西會通。贊之譽之,與時偕行!伏惟尚饗!

         

        第八項,行三鞠躬禮。

         

        第九項,仰觀圣容,典禮禮成。

         

         

         

        向至圣先師致以崇高敬意,

         

        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