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張千帆】尊儒不必祭孔

        欄目:天安門廣場立孔子像
        發(fā)布時間:2011-02-28 08:00:00
        標簽:

         


        尊儒不必祭孔 
        作者:張千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來源:中評網(wǎng)2011-2-24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沒弄明白一個簡單的區(qū)別:一種學說有價值甚至很偉大,是否意味著要通過國家的力量將其定為一尊,并強迫國民信奉之。話說到這個份上,當然就不言自明了。憲法第35條規(guī)定了言論自由,表明公民既有接受也有不接受特定思想的自由,國家不能強迫;憲法第36條規(guī)定了宗教信仰自由,隱含著政教分離的原則,國家不得幫助任何宗教或門派“發(fā)揚光大”。但是春節(jié)期間國家博物館在其北門外立孔子像,引起了不少爭議;近日十三名學者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關(guān)于立孔子像的幾點看法”,惹來了更大爭議,這些都表明我們在潛意識里還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潛意識就是一些“精英”提倡的思想文化專制。據(jù)說多數(shù)人反對立孔子像,但他們反對的未必是孔子或儒學,而恰恰是儒家?guī)浊瓿珜У奈幕瘜V?,或者說他們的反應是這種文化專制所必然引起的反彈。我看網(wǎng)上爭來爭去,有一點是幾乎不爭的,那就是儒學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核心部分經(jīng)過現(xiàn)代詮釋后對于中國當代社會或仍然有用。但是現(xiàn)在把孔子像立在天安門廣場這個具有強烈政治意涵的地方,背后究竟意味著什么?如果只是為了表明我們尊重孔子和儒家學說,不再像“五四運動”或“批林批孔”那樣全盤否定,那純屬多余,因為眾所周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儒學已經(jīng)在大陸熱了好一陣子,現(xiàn)在根本不存在全面否定孔子或儒學的問題。如果是為了表明我們要開始動用國家的力量大力推行儒學,則其中大有問題。
         

            這個問題在十三學者的“幾點看法”當中體現(xiàn)得尤其清楚,其中幾乎每一點都充斥著武斷專制的話語。第一點看法認為“立孔子像之舉,符合國人心愿,適應時代潮流”,甚至符合“世界華人的心愿和文化發(fā)展的新潮流”。請教一個常識性問題:你是怎么知道的?“時代潮流”怎么定義?難道是你們說什么,什么就成了“時代潮流”甚至“文化發(fā)展的新潮流”了嗎?請問在立孔子像之前經(jīng)過民意調(diào)查嗎?沒有的話,又如何得知“國人心愿”乃至“世界華人的心愿”是什么呢?
         

            “幾點看法”不僅除了重復儒家一貫的自說自話之外沒什么新意,而且犯了幾個常識性錯誤。一是“張冠李戴”,以為中國當前的社會混亂是老百姓缺乏信仰造成的,因而需要儒學和孔子來拯救。如第四點“看法”認為“當前由于文化的缺失,造成了社會上信用缺失、物欲橫流、價值紊亂等等弊端,并開始威脅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實明白人都知道,中國老百姓是不缺道德信仰的,缺的是一套落實信仰自由的制度,在此不贅述。讓他們自由信仰,所有這些“弊端”很快會統(tǒng)統(tǒng)自行消失;否則,即便強迫他們?nèi)バ乓膊粫拧?
         

            二是簡單自信,誤以為文化或信仰是可以通過灌輸傳遞的,而且灌輸力度越大效果越好;既然國家力量最強大,國家成了最適合推行特定思想文化或信仰的主體,因而要由國家出面大力推廣儒家信仰。第三點“看法”把立孔子像抬高到“改革開放以來,調(diào)整文化戰(zhàn)略,弘揚中華文化,建設(shè)精神家園等一系列文化建設(shè)行動中的一個新亮點和新標志”。雖然沒有明說這些“調(diào)整”、“弘揚”、“建設(shè)”的主體是誰,誰都知道就是國家,至少國家是這個大“戰(zhàn)略”的總后臺。其實從過去幾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不難看出,通過國家力量去推動道德文化建設(shè)必然適得其反,這也無需贅述。此次立孔子像的效果本身便足以說明問題:本來人們對孔子沒什么意見,現(xiàn)在突然立了一尊標準像,各種非議反而來了,這才讓我們的學者按捺不住出來“救火”。
         
          
            三是“杞人憂天”,潛意識里以為儒家文化只有通過國家力量才能得到拯救,否則就面臨“珍稀物種滅絕”的危險。我自己也認同儒家思想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正因為如此,所以根本沒有那些學者的危機感。俗話說,真金不怕烈火煉;既然儒家思想那么優(yōu)秀,只要放開思想的自由市場,讓它和所有其它思想或信仰自由平等競爭,那么它必然會在國人心中占據(jù)應有的一席之地,除非中國老百姓都是白癡、“不識貨”,為什么需要國家保護呢?讓國家去保護殘疾人、老年人、弱勢群體、珍稀物種好了,我自認為儒家思想的力量很強大,根本不需要任何保護。那些自稱是孔孟信徒的學者們,麻煩你們對自己的祖師爺自信一點好不好?
         

            其實儒家思想和孔子本人又何嘗不是國家“獨尊儒術(shù)”的受害者。自漢朝以來近兩千年,“正統(tǒng)”地位讓儒學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們呼風喚雨、養(yǎng)尊處優(yōu)、封閉僵化,失去了危機感、進取心和競爭力,成為中國社會停滯不前的思想障礙和所有近代屈辱的替罪羊,因而才遭到“五四”運動的激進份子全面批判、一腳踢開。這一尊一抑,又是何苦?為何不能還孔子本來面目,讓儒學憑借內(nèi)在的生命力正常發(fā)展?所以我在此鄭重呼吁那些不擇手段挽救儒學的好事者:救救孔子,別讓他再蒙受數(shù)千年不白之冤和折騰之苦了。如果立孔子像的深層含義是顯現(xiàn)孔子和儒學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至尊地位,那么它所昭示的恰恰不是儒學的精華,而是真正阻礙中國發(fā)展并和自由開放的現(xiàn)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糟粕。硬把孔子抬出來作為這些糟粕的載體,難道不是對他老人家的污辱嗎?
         

            如果有人認為儒家文明正在衰落,沒有宗教載體的儒家思想“戰(zhàn)斗力”不夠,其實是完全可以為儒學“立教”的,并身體力行推而廣之,但惟獨不能做的是企圖借助國家的力量將其奉為正統(tǒng)。一旦借用了國家的力量,尊儒就蛻變?yōu)榧揽?,也就是重新讓政府通過祭奠、官方倡導、財政支持等不同方式體現(xiàn)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兩者雖然都體現(xiàn)了對孔子和儒學的尊重,卻在國家問題上有本質(zhì)之別。雖然祭孔者們自己也未必贊成把儒學定為“國教”,真正的“儒教原教旨主義”也許確實只是極少數(shù),但是他們似乎認為只有宣布儒教為“國教”才是憲法禁止的“立教”,政府的“弘揚”、“建設(shè)”、“發(fā)展”沒事。假如按照這種理解,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禁止“立教”條款就失去意義了,因為沒有哪個政府會蠢到明確宣布某個教派為“國教”的地步;絕大多數(shù)政府當然只是通過財政支持、“文化認同”等方式對宗教提供各種幫助,而這正是憲法所禁止的政教合一的危險傾向。
         

            國家博物館是由全國納稅人供養(yǎng)的官方機構(gòu),因而沒有權(quán)力將孔子的形象強加在那些不愿意接受這個形象的納稅人身上,除非它明確表示立孔子像的目的并非通過國家的力量推廣儒家信仰,而只是表達對這個中國歷史代表人物的尊重;如果這樣,最好還有計劃推出老莊、孟荀、墨子等不同代表人物的塑像。既然“尊儒”并非“獨尊儒術(shù)”,而只是尊重并認真對待儒家思想,那么一個國家機構(gòu)就有義務做到不偏不倚平等對待所有信仰或思想流派。我個人相當確信孔子是中國歷史的第一偉人,但是我更加確信的是,我沒有權(quán)利把這個判斷強加于任何人。伏爾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是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在此也可以反過來表達:我即便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也要誓死反對你壟斷話語的權(quán)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