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王陽明與江右王學有何關(guān)系及意義?張衛(wèi)紅教授與您一起探析

        欄目:會議講座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15:49:47
        標簽:張衛(wèi)紅教授、江右王學、王陽明

        王陽明與江右王學有何關(guān)系及意義?張衛(wèi)紅教授與您一起探析

        來源:孔學堂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三月十四日癸卯

                  耶穌2021年4月25日

         

        4月24日,孔學堂圖書館閱讀達人頒獎儀式在明倫堂舉行,現(xiàn)場為借書排行榜前5名的讀者頒獎。

         

         

         

        頒獎儀式現(xiàn)場

         

        隨后,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衛(wèi)紅為現(xiàn)場聽眾帶來了讀書日專題講座“王陽明與江右王學”,400余名市民、學生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

         

         

         

        講座現(xiàn)場

         

        張衛(wèi)紅教授以王陽明與江右(江西)的因緣、“宸濠忠泰之變”與良知學創(chuàng)立、王陽明對江右王學的影響三個方面,為現(xiàn)場聽眾深入探析王陽明與江右王學的關(guān)系及意義。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衛(wèi)紅

         

        王陽明與江右(江西)有何因緣?王陽明17歲便在南昌迎娶夫人諸氏,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期間平定四省邊界叛亂、宸濠忠泰之變、創(chuàng)立良知學、在贛州、南昌、吉安等地講學。57歲,逝于南安府大庾縣章江河畔。

         

         

         

        認真聽講的聽眾

         

        談到王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边@就是說,人天生就有區(qū)別善惡的良知,這是人的本性。于是,王陽明就有了“良知”這個概念。引用《征宸濠反間遺事》中“用兵何術(shù),但學問純篤,養(yǎng)得此心不動,仍術(shù)爾。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陣,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說明王陽明的學術(shù)與他的軍事勝利的關(guān)系,主要是他的“不動心”的境界使他得以自如地應(yīng)付復雜的局面?!爸梁贾菰動?。永拒不見,守仁叱門者徑入,大呼曰:“我王守仁也,來與公議國家事,何拒我!永為氣懾...”此種氣概,突顯王陽明的大智大勇。

         

        王陽明對江右王學影響大,意義非常深遠。江右弟子眾多,講會眾多,吉安講會是陽明學講會的極盛之地。江右學風篤實,深入地方社會。江右王學延續(xù)時間最長,直至明末。張衛(wèi)紅教授說。

         

         

         

        認真記錄的聽眾

         

        張衛(wèi)紅教授總結(jié)道:成功的法寶在于心靈的智慧、定力和力量(仁智勇)。修身是仁智勇并進,重新認識心性之學。未來,心靈大用開顯的時代......

         

         

         

         

         

        現(xiàn)場聽眾提問

         

        在聽眾提問環(huán)節(jié),孔學堂為參與互動的聽眾送上精美的書籍。正值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期間,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廣大市民朋友們能夠積極參與閱讀,共同感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最后,張教授對孔學堂開辦國學公益講座,為更多的非專業(yè)的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提供了解國學,學習國學的優(yōu)質(zhì)平臺和做出的努力給予了肯定。

         

        主講人介紹

         

        張衛(wèi)紅,女,1970年生。新聞、法學雙學士,北京大學哲學碩士,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后。現(xiàn)任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yè)中國哲學,講授“四書”、“傳習錄”、“宋明儒學”等課程,近年專治王陽明及其后學的研究,探討儒家心性修養(yǎng)的實踐內(nèi)涵、工夫體系等,已出版相關(guān)學術(shù)論著數(shù)十種。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