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湖南人的精神從何而來?讀懂他,你才算真正了解湖湘文脈

        欄目:往圣先賢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17:38:53
        標簽:湖南人、湖湘文脈

        湖南人的精神從何而來?讀懂他,你才算真正了解湖湘文脈

        來源:紅網(wǎng)論壇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七月二十日丁未

                  耶穌2021年8月27日

         

        長沙繁華的中山路上有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也是全國和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船山學(xué)社”。三進四合院的大門上方的“船山學(xué)社”是毛澤東親筆題詞,大堂上供奉的王夫之先生。

         

         


        船山學(xué)社。

         

        明明是生活在清朝,卻身著明朝的官服。這個學(xué)社紀念的究竟是何人?他的學(xué)問在歷史上有過什么重要地位和意義?就是長沙本地人對此知道的好像也不多。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nóng),別稱王船山,距今400年前的明朝末年出生于衡陽。他19歲進岳麓書院讀書,22歲考中舉人,29歲投奔南明永歷帝抗擊清軍,南明滅亡后,隱居鄉(xiāng)間,著書立說,終老林泉。

         

         


        王夫之塑像。

         

        清軍入關(guān)后,為強制漢人歸順效忠清廷,削弱漢人的反抗意識,下令“剃發(fā)易服”,也就是按照滿族人的發(fā)式和服飾,“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王夫之自稱“明朝遺臣”,在清朝統(tǒng)治下經(jīng)歷順治、康熙兩朝,活了40多年,至死不剃發(fā)、不改衣冠,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氣節(jié)。這種“不信邪、霸得蠻”的性格是湖南人的傳統(tǒng),也是湖湘精神的重要特點。

         

        早在南宋覆亡時,蒙古鐵騎南下,當時的潭州(長沙)知州李芾就帶領(lǐng)軍民英勇抗擊,城破后全家自焚于熊湘閣,現(xiàn)在的坡子街路邊井巷立有“熊湘閣故址”文物保護牌。李芾與王夫之諸人敢于獻身的精神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湖南表現(xiàn)得格外突出,各個學(xué)校的學(xué)生紛紛投筆從戎參加抗戰(zhàn),湖南共有200多萬青壯年參軍入伍,讓日本侵略者在湖南這塊土地上吃盡苦頭,最后俯首乞降。

         

         


        熊湘閣故址。

         

        王夫之一生著述近100種400多卷,他主張“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薄皣酪灾卫?,寬以養(yǎng)民?!敝鲝堉泻弦?,理勢合一,反對禁欲,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他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哲學(xué)家,他的思想為后來的革命者繼承和發(fā)揚。

         

        “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曾作詩評價:“萬物招蘇天地曙,要憑南岳一聲雷?!鼻迥┟癯醺锩艺绿追Q道:“當清之季,卓然能興起頑懦,以成光復(fù)之績者,獨賴而農(nóng)一家而已?!?o:p>

         

         


        偉大思想家王船山。

         

        湖南近代出現(xiàn)的許多名人如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都對王船山的學(xué)說給予高度評價。

         

        1875年,被稱為“清醒看世界第一人”的首位中國駐外大使郭嵩燾借用曾國藩祠的一隅開辦“思賢講舍”,研究和學(xué)習船山學(xué)說,這就是后來的“船山學(xué)社”。

         

        1921年承載著湖湘文化精神的船山學(xué)社,又成為湖南自修大學(xué)所在,在歷史上寫下了更加輝煌的篇章。湖南自修大學(xué)以“改造中國與社會”為辦學(xué)宗旨,校董會由毛澤東、何叔衡、夏明翰等組成,先后招收200多名學(xué)生,兩年多時間里培養(yǎng)出大批革命人才。1950年和1956年重修舊址,毛澤東兩次題寫“船山學(xué)社”門額。

         

        極為推崇王船山的魏源與郭嵩燾都是很有故事的歷史人物。魏源是寶慶府(邵陽)隆回人,也是岳麓書院的學(xué)生,曾為陶澍、林則徐的幕僚,在抗英斗爭中重視學(xué)習研究外部世界,林則徐被罷官流放貶戌新疆以后,將大量資料交給魏源保存,并囑托他繼續(xù)研究。魏源回到家鄉(xiāng)后,刻苦鉆研,廣泛搜集資料,陸續(xù)編輯出版了《海國圖志》50卷,后來又增補到100卷,第一次系統(tǒng)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

         

         


        魏源塑像。

         

        岳麓書院的另一位高材生郭嵩燾是長沙的近鄰湘陰縣人,也極為推崇王夫之的經(jīng)世致用學(xué)說。郭嵩燾于1876年被派往英國擔任首任駐英公使。他廣泛考察英國社會,為推進中國的政治進步和生產(chǎn)技術(shù)、商業(yè)流通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設(shè)性意見。

         

         


        清醒看世界第一人--郭嵩燾。

         

        回到湖南后,他寓居在長沙開福區(qū)的壽星街和六堆子,舊居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現(xiàn)在僅剩下一塊石碑,記載著這位中國“首位駐外使節(jié)”在長沙度過的晚年歲月。湘陰縣城建有郭嵩燾文化公園。

         

        魏源與郭嵩燾被并稱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第一人”,他們與王夫之都是湖南人,也都是岳麓書院培養(yǎng)的學(xué)生。這是湖湘文化孕育出的三位代表人物。

         

        湖南雖然地處內(nèi)陸,三面高山環(huán)伺,北面有浩瀚洞庭湖阻隔,交通不便,歷來比較封閉保守,但有屈賈先賢來此啟智,歷代大家名臣到此傳習,古老的中華文化在湖湘大地深厚積淀,推陳出新,到王夫之集其大成,形成完整的思想文化體系以及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湖南在近現(xiàn)代名人輩出,深刻地改變了中國。

         

         


        “船山學(xué)社”只有王夫之的畫像沒有雕塑。

         

        “船山學(xué)社”只有王夫之的畫像沒有雕塑,但在衡陽的王船山故居和紀念館有他的雕塑。湖湘精神被概括為兩句話“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當我們回溯湖湘文化的源頭,不能忘記這位為之奠定基礎(chǔ)并身體力行的思想家。

         

        顧城曾寫過只有兩句的一首小詩,卻被千千萬萬讀者吟誦?!昂谝菇o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在王夫之所處的那個封建專制的漫漫長夜,在衡陽船山下那風雨如磐的“湘西草堂”書案前,平靜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火熱的心。他就像一盞心燈、一支火炬,為后來者照亮了前途,指明了方向。

         

         

        責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