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爺爺和他的社區(qū)國學班
來源:湘潭在線客戶端
時間:西元2022年8月2日
7月23日,岳塘區(qū)岳塘街道瓦窯塘社區(qū)的暑期國學班舉行結業(yè)典禮,40多名孩子涌向講臺,爭相和國學班老師、78歲的張萬福合影,現(xiàn)場滿是喜愛與不舍。
張萬福家住瓦窯塘社區(qū),退休后在湘鋼三校當了8年保安。期間,他與國學結緣,每個周末騎自行車去雨湖區(qū)委黨校、市圖書館聽課,后成為湘潭市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協(xié)會副會長,現(xiàn)為顧問。張萬福覺得國學能開闊眼界、啟迪思想、陶冶情操,于是從2013年起,他先后來到新天地、小豆叮等幼兒園,湘鋼三校、紅霞學校、火炬學校等地義務帶孩子們誦讀國學經(jīng)典。2014年,他走進岳塘區(qū)原木屐塘、瓦窯塘等社區(qū)傳播國學。近5年來,他發(fā)起并組織的寒暑假公益國學班每年都會在瓦窯塘社區(qū)如期開班,發(fā)動并影響了很多愛心人士加入。
“張爺爺?shù)膰鴮W班不花錢就能學到知識,把孩子放在那里,我很放心!”家長李貞鈺說,她的女兒已連續(xù)4年參加社區(qū)公益國學班,傳統(tǒng)文化熏陶對孩子影響很大,進步明顯。李貞鈺曾是一名課外語文輔導老師,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被張爺爺所感動,李貞鈺也從家長變成了老師,連續(xù)3年免費教孩子們作文與學習方法。
結業(yè)典禮現(xiàn)場,家長馮丹主動走上講臺致謝?!八皇呛⒆觽兊臓敔敚瑓s把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孫子,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馮丹說,她的兒子今年7歲半,調皮好動,上課不認真,很難溝通。一天中午她來接兒子時,張爺爺主動提出,請她先回家,他來想辦法引導孩子?!皬垹敔斆β盗艘簧衔?,還沒吃飯,我實在不好意思?!钡珡垹敔斞凵駡远ǎ缓镁芙^,就把孩子交給了他。3個小時后,她遠遠地看到烈日下張爺爺推著自行車把孩子送回來了。當老人的身影越來越近時,她清楚地看到,張爺爺微笑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晶瑩的汗珠從他布滿皺紋的臉上掉下來,那泛白的淺藍色上衣已經(jīng)濕透。把孩子送達后,張爺爺又匆匆地走了。讓她意外的是,孩子回來后主動跟她交流,“我很喜歡國學班,在那里很開心。”
這次暑期國學班,張爺爺頂住了很大的壓力。開班第二天,他的弟弟去世,緊接著他的妻子和兒子又因病住院,但張爺爺極力控制情緒,沒讓任何人發(fā)現(xiàn)。
究竟是什么力量讓張爺爺連親人也不顧,守在一群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們身邊呢?
“為了傳承!”李貞鈺老師的回答格外響亮。
張爺爺是遼寧人,自幼隨父來潭參與湘鋼建設,當過廚師、學徒、工會副主席、廠長,也曾下過崗,彈過棉花,還因意外失去了3根手指。他說,他的人生經(jīng)歷了多次起落,早已看淡一切,在物質上沒有追求,但在精神上,他一直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包h和國家讓我安享晚年,我希望能減輕年輕家長的負擔,盡我所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國粹傳授給孩子們,希望他們從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張爺爺說,只要孩子們在國學班學有所得,他就很快樂。
為兼顧家人,他給妻子請了護工,每天5點起床先去醫(yī)院給妻子送東西,然后隨便吃幾口早餐,再去國學班帶孩子們誦讀《弟子規(guī)》,按照事先準備的PPT給孩子們授課,中午放學后又趕去醫(yī)院陪妻子,晚上再回家備課。家長們都知道,張爺爺教國學多年,沒有一堂課的內容是重復的,但家長們不知道,為做好一節(jié)課的PPT課件,張爺爺每天晚上得用兩個手指頭敲三四個小時。
讓張爺爺欣慰的是,今年國學班的“招生廣告”最少,人氣卻最旺,有40多人報名;崔春華、張浩、李貞鈺、崔璇、曾鵑、劉湘源、劉語鈞、彭旭琴等一大批愛心老師加入,教孩子們《孝經(jīng)》《道德經(jīng)》《毛澤東詩詞》等,開設了書法、剪紙、禮儀、形體、學習方法等課程;還有很多家長、初中生加入義工隊伍,社區(qū)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還贊助孩子們去東山學校游學。
愛心老師崔春華說,國學班開設之初,沒有資金也缺人手,一向節(jié)儉的張爺爺自己墊資想辦法,組織、策劃、協(xié)調、實施等都是他一手經(jīng)辦。他特別認真,恨不得把一顆心都掏出來。
如果張爺爺力不從心了,以后這個公益國學班還辦不辦呢?
“辦!”崔春華斬釘截鐵地說,只要開班就有人受益。張爺爺?shù)木褚殉蔀榇蠹倚闹械囊蛔S碑,只要社區(qū)支持、各界看好,她就會接過接力棒,一直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