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二十一期開講
來源:“洙泗社”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十一月初七日丁亥
耶穌2022年11月30日
2022年11月26日下午,由曲阜師范大學禮樂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學國學院聯(lián)合主辦,洙泗書院、孟子書院承辦的“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21期舉行。本期由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魏衍華擔任主講人,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孟子書院執(zhí)行院長殷延祿擔任與談人,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劉昭擔任主持人。因疫情防控原因,本期活動在線上舉行,約有50余位學友在線上參與了活動。
▲
主講人魏衍華老師
講讀環(huán)節(jié),魏老師主講了《離婁下》第8.26至8.33章。
8.26章,論“行其所無事”,說的是“性”與“智”的關(guān)系?!靶浴笔鞘挛锕逃械谋救?,“智”是探究事物本然的能力。天下萬事萬物都有其本然之性,人們要做的就是修智以探究并尊重事物的本然。但是,孟子指出,絕大多數(shù)人的特點就是按照自己的聰明才智試圖改變事物的本性,“為其鑿也”,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8.27章,記孟子與王驩事。右?guī)熗躞O權(quán)傾一時,炙手可熱,大夫們紛紛對其拍馬溜須,以致連朝廷的禮儀也不顧。孟子則漠然視之,不為所動,并以周禮的規(guī)定進行有理有據(jù)的反駁,認為這才是禮。
8.28章,論君子的修身處世之道。孟子在這里強調(diào)了兩點:一是要反求諸己,遇到問題多從自身找原因;二是要以希圣成賢為人生志向。
8.29章,論“禹、稷、顏回同道”。孟子認為,圣賢因所處時代、地位不同,行為也不盡相同,但他們的準則是一樣的。
8.30章,孟子與公都子討論了匡章不孝的問題。孟子認為,世俗所謂的不孝有五種,匡章不屬于其中的任何一種??镎碌乃^“不孝”,是兒子向父親責善造成的,責善是朋友之道,不可用于父子之間。
8.31章,針對曾子和子思在敵人入侵時的不同表現(xiàn),孟子指出,雖然圣賢的行為不盡相同,但他們遵守的原則是一樣的。
8.32章,齊王暗中派人前來觀察孟子,看他是否與常人有不同的地方。孟子由此指出,堯舜也是人,其言談舉止與常人并無不同,關(guān)鍵是內(nèi)在善性的擴充。
8.33章,是一則寓言故事。孟子通過這則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不顧禮義廉恥,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貴利達的人。
▲
與談人殷延祿老師
講讀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之后,殷老師就通講內(nèi)容做了點評和補充。
▲
主持人劉昭
互動環(huán)節(jié),在主持人劉昭博士的組織下,線上聽眾就自己的感悟和問題積極發(fā)言討論。魏老師、殷老師對聽眾的感想與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與心得。(詳細內(nèi)容請見稍后發(fā)布的《孟子》通講第21期講錄版)“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22期將于本周六下午繼續(xù)舉行,歡迎廣大學友踴躍參與!
▲
線上學友
責任編輯:近復
【下一篇】【張明】王陽明裔孫在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