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明清思想轉型暨紀念顧炎武誕辰4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欄目:會議講座
        發(fā)布時間:2023-10-02 12:36:55
        標簽:

        原標題:推動明清之際思想轉型研究

        作者:王廣祿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八月初七日壬午

                  耶穌2023年9月21日

         

        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記者 王廣祿)9月9日,由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文脈研究院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明清思想轉型暨紀念顧炎武誕辰4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明清之際,陽明學的興起、傳播、分裂以及西學東漸,對中國傳統(tǒng)學術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月清表示,明清之際從學術角度看是西學東漸、儒學再興和實學興起的時代,社會思想形態(tài)發(fā)生重大轉變。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周可真認為,顧炎武的儒學發(fā)展思路不同于宋明理學家融合儒、釋、道的儒學發(fā)展思路,而是主張在保持儒家文化純正性的前提下發(fā)展儒學,體現(xiàn)儒學的經世致用之功效。其學術起始于盡“保國”之責,終歸于盡“保天下”之責,始終以“明道救世”為己任,從事于“下學而上達”的圣人之學,體現(xiàn)出明確的實學價值觀。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郭曉東對顧炎武的《春秋》學進行考述并提出,在明清鼎革之際,顧炎武述《春秋》大義,其重要目的是在民族大義上發(fā)揮古典著作的價值引導作用。

         

        黃宗羲是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之一,有學者認為他的《明夷待訪錄》是中國思想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巨著,發(fā)出了中國近代民主思想的先聲。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謝遐齡認為,黃宗羲對傳統(tǒng)政治的思考在今天仍具有參考價值。黃宗羲的民主思想具有深刻的進步意義,他在《學?!贰度∈俊分袑抑卫砑南M诰?,以彌補西方民主制度“國民單一類型”預設引起的諸多不良后果。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李洪衛(wèi)認為,宋代理學到明代心學的演變過程,實際上也是良知心理、自然情理與公共天理的一體性重建過程。王陽明基于良知本心的價值判斷和呂坤等人基于感性認同或否棄的思想相互影響,促進了對公共性價值的重新思考,這是黃宗羲和戴震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礎。明清之際“天理觀”一體性重建,但沒有真正成熟,因此“天理”與“人心”在明清之際思想中的展開過程既有統(tǒng)一性,又存在內在張力。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陸月宏提出,明清學術轉型表現(xiàn)為從虛到實,也就是從玄虛之學轉向經世之學,也表現(xiàn)為由王學末流轉向朱學,進而由理學轉向經世之學,而顧炎武“明道經世”的思想特質,正是這一學術轉型的重要體現(xiàn)。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