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雙江】今天,我們?yōu)槭裁催€需要王船山?

        欄目:往圣先賢
        發(fā)布時間:2024-02-22 01:20:43
        標簽:

        今天,我們?yōu)槭裁催€需要王船山?

        作者:吳雙江

        來源:《文史博覽·人物》2021年第12期

         

         

         

        (壺生老師書)

         

        編者按:一塊“頑石”,開出了奪目的思想之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边^去,眾人皆知陸九淵、王陽明。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之語所震撼,被陽明的“良知”所感染。而思想家王船山“生養(yǎng)性氣”的深刻蘊意,不被大眾理解。好在船山文化與其文化推廣者惺惺相惜,留下了精神回響。而這一回響,讓船山文化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如今,他的哲學思想、他的精神境界和他的人格魅力越來越絢爛奪目。可以說,船山哲學思想始終脈動于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時代,在當下依然被時代與人民所需要。

         

        “船山,山之崖有石如船,頑石也,而以之名。”

         

        這是王夫之絕筆《船山記》的開篇之語,文中他自比頑石,“無可名之于四遠,無可名之于后世,偶然謂之,歘然忘之”,沒有熱鬧和喧囂,一生靜默,一生樸素剛頑,“老且死,而船山者,仍還其頑石”。

         

        文章作于1691年秋,距離王夫之去世只有一年時間。在這之前,他已寫好自己的墓志銘:“抱劉越石之憤而命無從致,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并正告子孫:不可改動一字。

         

        這個自比頑石的老人,因晚年長期隱居在湖南衡陽縣石船山下,后世尊稱他為“船山先生”,也叫他王船山。他是百科全書式的學問大家、中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不僅是近現(xiàn)代湖南的精神領袖,還是中國近現(xiàn)代的精神領袖,影響了近現(xiàn)代中國、湖南的走向。

         

        300多年來,心憂天下的知識分子,如魏源、陶澍、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梁啟超、孫中山、章太炎、宋教仁、楊昌濟、毛澤東等人,紛紛從船山學說中獲取啟迪,尤其是船山學說中實事求是、經(jīng)世致用、否認“天命”、趨時更新的思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思考與奮進。

         

        王船山的思想從未離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大道,而且“立乎其大、著眼于遠”,因此具有穿越時空的精神魅力,隨著時間推移,愈能顯現(xiàn)其現(xiàn)實價值。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農(nóng),號姜齋,晚年隱居湖南衡陽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世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源頭,與黑格爾并稱東西方哲學雙子星座、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啟蒙主義思想的先導者,與黃宗羲、顧炎武并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01 一生樸素剛頑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402年前的那個秋天,1619年,王船山出生在湖南衡陽府城南回雁峰下的一個讀書人家庭。家中三兄弟里,王船山最小,母親待他最親,叫他三三。

         

        王船山或許天生就是讀書的種子,4歲進私塾,14歲就中了秀才,后求學于岳麓書院,師從吳道行。吳道行教之以湖湘家學,傳授朱張之道,較早地影響了王船山的思想,形成了王船山湖湘學統(tǒng)中濟世救民的基本脈絡。如果不是遭逢國破的大變故,他將延續(xù)著讀書人的科舉軌跡,學而優(yōu)則仕,然而卻撞進了一個天翻地覆的動蕩歲月。

         

        王船山學習成長的年代,大明王朝已經(jīng)內(nèi)憂外患,大廈將傾。1642年,24歲的王船山赴武昌參加湖廣鄉(xiāng)試,中第五名舉人,這一年距離明朝覆亡只有2年時間了。翌年,他北上參加會試,然而整個北中國,都已經(jīng)狼煙四起、兵火遍地,道路被阻,他被迫返鄉(xiāng),心中仍存一個讀書報國夢,期盼早日太平。但再過一年,1644年,甲申巨變,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旋即滿清入關(guān)。26歲的王船山,聞崇禎自縊,悲憤不食數(shù)日,作《悲憤詩》一百韻,后盡毀于兵災。

         

        隨著明朝換代,江山易主,王船山的入仕之夢無情地幻滅了,但他的書生報國夢卻依舊滾燙。他誓死不降清,在南岳武裝起義,失?。怀鍪四厦餍〕?,被奸人構(gòu)陷,入獄。此時的王船山已年過中年,他終于對死到臨頭還勾心斗角的南明各個小政權(quán)失望透頂,悟出“天下非一姓之私”,不再以恢復明朝為志向,回歸湖南。但他也不向滿清屈服,寧肯四處逃亡飄泊,化身瑤民寄身荒山野嶺,也誓死不降清,而且寧肯丟掉腦袋,也堅決不剃發(fā),仍然保留著大明男子的發(fā)型裝束。相傳他每次外出,不論晴天還是下雨,他都手擎雨傘,足履木屐,表明自己“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

         

        42歲時,王船山遷居至今天的衡陽縣曲蘭鎮(zhèn)石船山下,覓得藏身之地,先后筑“敗葉廬”“觀生居”和“湘西草堂”,從此開始高強度的閱讀與思考,在孤獨中做學問。湘西草堂當時是“食禽過不棲”的窮地方,但他“安之若素,終日孜孜不倦,刻苦自勵,潛心著述”,即使斷糧數(shù)日,仍手不釋卷。沒有紙了,他就寫在賬簿上、香火紙上。沒有墨了,隨手注上一些藥汁又接著寫下去……

         

        1692年正月初二,王船山與世長辭。他留下的是100多部、400余卷、800余萬字的思想巨著!他所著的《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匯聚成中國古典哲學星空里一條璀璨的星河。

         

        縱然星河寂寞,王船山沉寂一生,他的文字在清初文字獄的恐怖下,注定只能在時間中湮沒,他逝世后兩百年間,也鮮有人聞其名。但正如他生前預言的那樣:“吾書兩百年后始顯?!?/span>

         

        02 “吾書兩百年后始顯”

         

        誠然,王船山的價值與作用,并不在他活著的時代,而在他被“發(fā)現(xiàn)”的時代。

         

        1839年,距離王船山病逝,已經(jīng)147年,62歲的湖南人鄧顯鶴從王船山的六世孫手中,拿到王船山的遺作手稿。他大喜過望,著手編纂《船山遺書》。鄧顯鶴也是一個奇人,早年參加科舉考試,中過舉人,但他“厭薄仕進”,以傳承湘學作為自己的最高志趣。他深知船山著述的重要性,經(jīng)過多方搜求,在船山去世一個半世紀后刊成《船山遺書》,第一次系統(tǒng)地編輯出版船山著作,船山學問才開始得到廣泛傳播,深深影響了湖湘乃至全國的士子。

         

        令人感慨的是,1840年,《船山遺書》開雕翌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近代史開啟,沉溺在天朝上國迷夢中的中國人驟然驚醒。面對列強入侵、世界巨變,船山思想恰逢其時地有了用武之地,王船山提出的學以致用的務實精神,給當時中國一大批“開眼看世界”力倡向西方學習的知識分子以啟迪。其杰出代表魏源曾認真研讀過船山部分著作,深受船山主張“變革”思想的影響,并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之長以制夷”的著名論點。

         

        終于,在漫長的沉默與孤寂之后,王船山擁有了一大批隔代“粉絲”。

         

        曾國藩是王船山思想的有力傳播者,同時又是王船山的忠實粉絲,他曾多次在日記中記載了研究心得。他力倡船山學,歷時兩年行《船山遺書》,從同治二年(1863)至同治四年(1865)刻竣,共計56種288卷,成為歷史上第一部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船山著作匯編,刊讓船山學走出湘學地域成為中華顯學。

         

        戊戌變法斗士譚嗣同是在船山思想直接影響下走向變法之路的。他服膺船山之學,坦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以續(xù)衡陽王子之緒脈?!彼麘驯Т骄?,大義卓絕走向斷頭臺,以死喚醒中國,成為民族復興“第一烈士”。

         

        可以說,近現(xiàn)代湖南之所以英才輩出,均可追溯到王船山這個“精神領袖”。時間跳轉(zhuǎn)到19世紀初,腐朽透頂?shù)臐M清政府,已經(jīng)搖搖欲墜,終于在1911年,終結(jié)于辛亥革命。船山經(jīng)世致用的學說和光復漢族江山的民族思想,對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也產(chǎn)生過不可低估的影響。跟第一波傳播王船山學說者以湖南人為主不同的是,辛亥革命前,王船山學說已傳播至全國,孫中山、章太炎、章士釗等人,都大力推崇王夫之的民族主義思想。

         

        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本部宣言》中,高揚船山等人的民族大義作為民族復興的思想先聲,認為其“義聲激越”,鼓舞革命。辛亥革命成功后,章太炎分析辛亥革命成功思想源頭時說:“船山學術(shù),為漢族光復之原。近代倡議諸公,皆聞風而起者,水源木本,端在于斯?!爆F(xiàn)代新儒家代表熊十力也認為:“清季學人,都提倡王船山民族大義。革命之成也,船山先生影響極大”。

         

        “王船山一生卓越之處,在于主張民族主義,以漢族之受制于外來民族為深恥奇痛……然所謂外來民族如英、法、俄、德、美、日者,其壓迫之甚,遠過于漢族前日之所曾經(jīng)驗。”這是毛澤東的恩師楊昌濟評價王船山的一段話,他也非常景仰王船山。楊昌濟對王船山的認識深深影響到毛澤東。

         

        毛澤東從第一師范一畢業(yè),就來到船山學社,并從這里開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他到達延安后,開始從理論上探尋中國革命成功之道,撰寫《實踐論》和《矛盾論》。寫作“兩論”時,毛澤東曾寫信給長沙師友,請其找尋船山哲學著作。毛澤東的成功,根本一條就是把西方馬克思主義播種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其中也有船山思想的無形影響。他對王船山還有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評價:“西方有一個黑格爾,東方有一個王船山?!?/span>

         

        03 當下依然需要王船山

         

        王船山思想的力量,在當下依然被時代與人民所需要。

         

        正如湖南省船山學社副社長熊考核所說,船山思想不僅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也具有“日新”的當代價值。船山思想的日新價值、大義價值、人本價值、仁生價值代表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積極方向和基本價值取向,也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積極思維成果和共同價值追求。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革,船山學的基本價值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歷久彌新,成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動力。

         

        比如船山思想的主動“日新”精神與時代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度契合。主動日新是船山思想的基本特點。運動變化是宇宙世界的本質(zhì),船山以“變化日新”去揭示自然和社會人生發(fā)展之道,認為一切事物生命活力都在“變化日新”之中。他主張“知其富有者,惟其日新”,以“日新”天下、“日新”人生去推動社會人生的發(fā)展。船山日新精神與時代創(chuàng)新精神本質(zhì)相通。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結(jié)果。我們要全面實現(xiàn)中國夢,更要走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路徑。

         

        船山思想還在治國理政等方面有許多獨特的思考。他強調(diào)民心向背的巨大歷史作用,提出“理欲合一”,認為“人欲之各樣,即天理之大同”,建立了“即民以見天”“舉天而屬于民”的歷史動力觀。在區(qū)別“公欲”與“私欲”的基礎上,提出一套“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公天下”和“有其力者治其地”的均天下的社會改革方案,具有早期啟蒙者的人文主義思想曙光……

         

        實踐和歷史再一次證明,王船山非但沒有成為明日黃花,相反,他的哲學思想、他的精神境界和他的人格魅力越來越煥發(fā)出絢爛奪目的光彩。

         

        他自題湘西草堂的一聯(lián)是:“六經(jīng)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闭鐨v史研究者關(guān)山遠總結(jié)的那樣,如果說“六經(jīng)責我開生面”講的是王船山的學術(shù)抱負與使命擔當,那么“七尺從天乞活埋”,就是他不畏強暴、視死如歸的豪情與膽識。這一聯(lián),真是王船山對自己一生最好的概括。

         

        當今社會,我們?nèi)裟苡眠@樣的胸襟和視野來觀照現(xiàn)實人生,就多了一份豐厚,多了一種秉持,也就平添了思想的寬度、精神的廣度和生命的高度。如今,王船山已經(jīng)離開我們?nèi)俣嗄辏祟愂澜缭缫选皳Q了人間”,他所堅持的和他所反對的,都已不復當初的模樣,但他的思想之光,即使在不同的時代里,依然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