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曲阜師范大學創(chuàng)建始末
原標題:《設學曲阜,篳路藍縷薪火傳——曲阜師范大學創(chuàng)建始末》
作者:程衛(wèi)華、李文珠、李興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檔案館
篳路藍縷薪火傳
在中國教育發(fā)展史上,有這樣一所獨樹一幟的大學,上繼先圣儒學道統(tǒng),近秉鄉(xiāng)村教育和鄉(xiāng)村建設余續(xù),傳承和踐行著從“教育救國”到“教育強國”的百年夢想,為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獨特歷史貢獻。這就是1955年設學曲阜的山東師范??茖W校,也就是曲阜師范大學的前身。
六十八年前,曲阜師范大學何以創(chuàng)立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些曲折的過程,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回溯未曾遠去的歷史云煙,共同追尋曲師篳路藍縷的奮斗足跡。
獲批建校,暫借校舍開門辦學
1954年初,山東省教育廳為解決山東省中等學校師資的問題,擬于當年新建一所高等師范學校,并于1月16日向華東行政委員會教育局提出報告,華東教育局同意于1955年建校。8月12日,省教育廳以(1954)教高字第四號函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對創(chuàng)辦師范??茖W校的設想作了具體陳述,其主要內(nèi)容是學校規(guī)模為2000人,暫設中國語文、數(shù)學、歷史、物理四科,校址設在濟南千佛山下等。
1954年山東師范專科學校計劃請示。(原件保存于山東省檔案館)
9月4日,教育部答復稱:同意1955年新建師專,但鑒于濟南已有山東師范學院,建議校址改在青島。其后,省教育廳提出在青島新建困難較多,仍要求在濟南建立。教育部于1955年4月23日以(55)高師計紀字第八二號函正式批復山東省人民委員會:“為適應你省中等學校師資的需要,決定同意你省一九五五年暑期成立師范??茖W校一所,校名定為山東師范??茖W校,校址設在魯西地區(qū)(如聊城、菏澤等地,由你省考慮決定),一九五五年暫設置中國語文、歷史、數(shù)學三科,招生200人。請積極進行籌備,以便按期開學?!?/span>
教育部關于同意成立山東師范??茖W校的公函。(原件保存于山東省檔案館)
經(jīng)省教育廳進一步研究并重報教育部批準,1955年7月15日,教育部致山東省教育廳的函(高師計字第313號):“同意山東師專校址設在曲阜,并按最大規(guī)模進行總體規(guī)劃。今年可暫時使用山東師院的舊校舍?!弊裾战逃颗?,將學校建在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并決定在曲阜新校舍未建好前,暫借山東師范學院在濟南經(jīng)五路緯七路的原生物系校舍開學上課。
1955年7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對山東師范專科籌建工作問題給山東省教育廳的批復。(原件保存于中央檔案館)
1955年9月16日,經(jīng)中央政治局會議批準,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任命高贊非擔任山東師范專科學校校長。(原件保存于山東省檔案館)
山東師范專科學校校長、曲阜師范學院第一任院長高贊非先生。
1955年6月,成立了高贊非為主任、張達干、于介基、吳幸之、李果平、趙紫生、王天翼、王同為委員的山東師范??茖W?;I備委員會。1955年8月中旬,經(jīng)過多方努力,第一學年全校調(diào)配教職工報到77人,其中教學人員31人(講師6人、教員12人、助教13人)、職員30人、工勤人員16人。教學機構方面建立了中文、歷史、數(shù)學三個專修科,配備了科主任及辦事人員;設立了中文、歷史、數(shù)學及公共必修課四個教研室。本學年度共錄取新生206名,其中中文科103名、歷史科51名、數(shù)學科52名。1955年8月25日至27日首屆新生報到注冊,共到校201人。9月1日新生開學上課,9月20日舉行開學典禮,山東省副省長晁哲甫、教育廳廳長王哲及山東師范學院院長余修等兄弟院校到會祝賀。至此,籌委會勝利完成了學校按時開學上課的籌備任務。
1955年,山東師范??茖W校時期的校門。
1955年,山東師范??茖W校時期的教學樓。
三次選址,籌建工作有序推進
自1955年7月15日經(jīng)教育部批準設學曲阜之后,山東師范??茖W?;I備處曾前后三次在曲阜勘察校址。
第一次,校址定在曲阜縣城北關外、林前村南、孔林神道以東,后因地下有煤層不宜進行建筑作罷。
第二次,校址定在曲阜縣城東關外道北,周公廟與顏林之南一帶,并辦理了土地征購手續(xù),準備著手動工興建,后因與魯故城遺址漢靈光殿所在地沖突,文化部提出異議,停止動工。
第三次,1956年3月進行第三次勘察,經(jīng)省人民委員會報準,確定移至縣城西關外、大莊村西南的一片農(nóng)田作為校址。
為保證1956年暑假學校搬遷,籌委會派出專人駐守工地,配合淄博建筑工程公司日夜加緊施工,并得到了周邊群眾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在各方面的積極努力和大力協(xié)助下,經(jīng)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于1956年8月上旬完成了兩幢教學樓、兩幢學生宿舍樓、一個學生大餐廳、一個教工小餐廳及部分教工宿舍等共21069平方米的校舍建設任務,為搬遷曲阜奠定了基礎。
1956年建造的文科教學樓
1956年建造的學生一號宿舍樓
1956年初,根據(jù)全國教育計劃會議精神和文化教育事業(yè)十二年遠景計劃綱要,山東省人民委員會以(1956)魯教丁字第1356號函呈請教育部,提出將我校改建為學院。1956年4月27日,國務院秘書廳關于擬將山東師范專科學校改建為曲阜師范學院的函送請教育部核辦。5月8日,教育部下達(1956)高師計柳字第51號函作了同意批復。5月14日,國務院任命高贊非為曲阜師范學院院長。6月1日,山東師范??茖W校改名為曲阜師范學院。9月1日,啟用“曲阜師范學院”校印,原“山東師范??茖W?!毙S⊥瑫r作廢。1957年5月1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48次會議通過,中共中央批準高贊非任曲阜師范學院院長;孫備五任曲阜師范學院副院長。
1956年5月8日,教育部關于山東師范??茖W校改建為曲阜師范學院問題給山東省人民委員會的公函(原件保存于中央檔案館)。
1956年5月22日,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山東師范??茖W校改建為曲阜師范學院的公函。(原件保存于山東省檔案館)
1957年5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書任命高贊非為曲阜師范學院院長。
搬遷新校舍,續(xù)寫辦學新篇章
1956年9月3日,先遣人員到達曲阜,隨后行政人員與教學人員分批到達曲阜。9月17日至19日,學生到曲阜報到注冊,24日開始上課。10月20日,舉行“1956-1957學年度開學典禮”,高贊非院長致開幕詞,山東省副省長余修和省委文教部部長蔡放分別代表省人委和省委文教部在典禮上講話。至此,搬遷任務勝利完成。
建校一年來,學校由師專改為師院,從濟南到曲阜,各方面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專業(yè)設置方面,原來的數(shù)學科改建為數(shù)學系,增設了物理科,由三科發(fā)展成一系三科。招生規(guī)模上,由在校生201人發(fā)展到984人。全校教職工由77人發(fā)展到285人,教師隊伍由31人增加到1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44人、助教69人。行政人員由30人增加到94人,行政管理機構和黨團等組織建設也很快得以健全和完善。
1956年曲阜師范學院校門
建校初期學校全景圖
建校初期的西聯(lián)教室
建校初期的圖書館
五十年代的曲阜,幾乎沒有現(xiàn)代化設施,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城內(nèi)市民不足萬人。學校設施,除了幾座樓房外,其他與農(nóng)村沒有差別。照明靠小煤油燈,提水用手搖轆轤,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三輪車……條件艱苦超乎想象。在黨中央和省教育廳的關懷和大力幫助下,學校本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建了發(fā)電室、幼兒園、醫(yī)務室、澡堂,購置了電影放映機,主動與周邊縣市聯(lián)系建立實習基地,師生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條件逐步得以改善。
1957年3月,學校召開首屆黨員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以高贊非同志為書記的曲阜師范學院第一屆黨委會。
1957年4月3日和4月22日,全國學聯(lián)主席胡啟立、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先后來學校視察時,對學校這種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都曾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1957年4月3日,時任全國學聯(lián)主席的胡啟立同志(右一)來校視察,并和團委及學生會代表在孔府后花園留影。左三:團委書記劉書章,右排左三:政治輔導員蘇醒,前排左二:付巧蘭,左三:孫一民,左四:馬士榮。
1957年,數(shù)理聯(lián)合黨支部全體黨員在校門前留影。
學校從建校伊始就較好地貫徹了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和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無論是物質(zhì)條件艱苦還是政治形勢復雜的背景下,始終把教學放在學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全校上下對教學工作普遍重視,教學質(zhì)量逐步提高。同時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與科研工作,逐步實現(xiàn)教學、科研、生產(chǎn)勞動三結合,形成了教師認真教學、學生勤奮好學的良好學風。
建校初期,于勛忱院長給青年教師做教改示范。
建校初期,師生一堂,開展學術討論。
建校初期,張志平老師在認真?zhèn)湔n。
建校初期,數(shù)學系劉建行等老師在集體備課。
建校初期,王先進老師在輔導青年教師進修。
從此,曲阜這座文脈悠長,底蘊深厚的小城有了自己的高等學府,縣城西關外的這片荒涼卻又火熱的土地上,一代代曲師人躬耕教壇、授業(yè)解惑,執(zhí)鐸以振、弦歌不輟。創(chuàng)立孔子研究會,傳承弘揚儒學;編寫《公社數(shù)學》,服務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投身大西南,參與成昆鐵路建設;擔當文化使命,參編《漢語大辭典》;打造輻射全國的“長清模式”,學科發(fā)展再續(xù)新篇……
1985年曲阜師范大學校門
為了擴大社會影響,爭取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吸引更多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來校任教或進行學術交流,進一步穩(wěn)定師資隊伍,調(diào)動教學、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把學校辦得更好,為國家多培養(yǎng)人才,學校黨委多次向省教育廳、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呈送報告,陳述理由,請求將“師范學院”更名為“師范大學”。1985年11月2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fā)了《關于同意“曲阜師范學院”改名為“曲阜師范大學”的批復》。12月6日下午,在慶祝建校30周年大會上,省教育廳廳長高維真同志宣讀了《關于同意“曲阜師范學院”改名為“曲阜師范大學”的批復》。至此,學校更改校名的工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02年9月,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qū)建成使用。
2022年6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曲阜校區(qū)擴建項目竣工儀式隆重舉行。
跨入新世紀,日照校區(qū)落成投入使用,“儒風海韻”發(fā)展新格局形成。2022年6月,曲阜校區(qū)擴建項目竣工,一座承載幾代師生夢想、面向百年學府奠基、載入山東高教史冊的嶄新校區(qū)華美綻放,樹起了校史光輝里程碑。
回望歷史,故事感人至深,精神歷久彌新。面向未來,輝煌令人期待,事業(yè)與時俱進。讓我們堅守初心、砥礪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為加快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鄉(xiāng)大學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