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伯禽書》:中國第一部成文家訓
作者:王杰
來源:《學習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十四日癸未
耶穌2024年9月16日
《誡伯禽書》的作者是周公。周公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曾兩次輔佐武王東伐紂王,并制禮作樂。因其采邑在周,爵位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被尊為“元圣”和儒學先驅(qū)。周公歷經(jīng)文王、武王、成王三代,既是創(chuàng)建西周王朝的開國元勛,又是穩(wěn)定西周王朝、促使“成康之治”的主要決策人。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后,把周公封在了魯?shù)?,但周公因為輔佐朝政,日理萬機,沒有時間就封,就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為就位。伯禽是周公長子,魯國第一任國君?!墩]伯禽書》就是在伯禽去封地之前,周公告誡兒子的一段話,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開中國古代仕宦家訓的先河,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成文家訓”。
《誡伯禽書》寫道: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智如士,不與士爭智。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去矣,其毋以魯國驕士矣!
這段話用現(xiàn)在的語言表達就是: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親戚,不讓大臣抱怨沒被任用。老臣故人沒有發(fā)生嚴重過失,就不要拋棄他。不要對某一人求全責備。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會與牛競爭力的大??;即使飛跑如馬,也不會與馬競爭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會與士競爭智力高下。德行廣大者以謙恭的態(tài)度自處,便會得到榮耀;土地廣闊富饒,用節(jié)儉的方式生活,便會永遠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便更顯尊貴;兵多人眾而用畏怯的心理堅守,就必然勝利;聰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態(tài)度處世,將獲益良多;博聞強記而用膚淺自謙,將見識更廣。上任去吧,不要因為魯國的條件優(yōu)越而對士驕傲啊!
從這部家訓,既能看出周公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更能體悟出他的為官品德。
周公為政的第一大官德就是禮賢下士、尊重人才。周公曾為見賢人而“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建設國家,恢復生產(chǎn),制定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制作禮樂制度,鎮(zhèn)壓反周勢力,消除周邊隱患,安撫商朝遺老,等等,可謂政務繁忙、日理萬機。就連洗澡都有人打攪,古時候男人頭發(fā)長,周公握著濕頭發(fā)從浴室跑出來,接見完了,又回去接著洗,以致反復多次。至于吃飯,周公也在處理政務,吃一口飯,不等嚼完又得吐出來,因為又有客人來求見了,所以一飯三吐哺。后世一些有志向的政治家,也以周公的精神勉勵自己。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有一句我們都很熟悉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就是以學習周公的精神,抒發(fā)自己思賢若渴的心情。
周公為政的第二個大德就是謙虛謹慎、謹言慎行。謹言慎行是指言語行動要小心謹慎。立言當慎,不僅僅是威嚴所系,更重要的是關乎社會成本。《禮記》中記載:“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边@句話的意思是,政令的實施,要考慮時機是否成熟,是否勢在必行,如果是涉及全局的政令要小心慎重地出臺。如果朝令夕改,一定會引起社會運行機制和運行軌道的改變以及老百姓的行為和心理的調(diào)整,特別是轉(zhuǎn)換和調(diào)適的過程,通常都要付出一定的社會成本。古人說,口乃心之門戶。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莫之為甚。一句不當,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也就是晉朝傅玄《口銘》中的“禍從口出”,意思是災禍從口里產(chǎn)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肚f子》云:“言者,風波也。”一個人說話要特別注意,有時一句話是雙刃刀,害自己也害別人,獸有長舌不能說,人有短舌不該說,你以為自己能說會道,巧舌如簧,其實倒霉的事很多就是從自己的嘴里引出來的。中國歷史上有太多血淋淋的故事告訴我們“禍從口出”的代價。
周公對侄子成王、兒子伯禽的諄諄教誨,其目的是讓他們務必要養(yǎng)成勤政愛民、謙虛謹慎、自愛自律、禮遇賢才的為政品質(zhì)?!渡袝o逸》記載,周公教導成王勤儉執(zhí)政時說:“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這句話后來成為諸多帝王用來教育子孫后代做人不要貪圖安逸享樂、驕奢淫逸的名訓。周公特別強調(diào)為政要修己敬德,杜絕驕奢淫逸,以免重蹈殷商因為失德而亡國的覆轍。周公對國之隱憂認識得很深刻,他認為國家真正的隱患不在于當前而在于后嗣。因此,他對成王的教育非常重視,這種教育既包括治國理政等才能的培養(yǎng),也包括個人思想道德品格的塑造。在周公的悉心教育下,周成王逐漸成長起來,成為一代明君。而伯禽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殷切期盼,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把魯國治理成了聞名遐邇的禮儀之邦,那里務本重農(nóng)、民風淳樸、崇教敬學,令人向往。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孔祥安】“慎”的五個方位
【下一篇】馬來西亞學子的蓮池書院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