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郵報《儒家郵報》由儒家網(wǎng)主持編輯,創(chuàng)辦于2006年12月12日,系公益性電子出版物。主要為各界人士提供與當代儒家有關的各類信息,僅僅是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編者的立場和觀點。編輯人員亦系義工,刊登、轉(zhuǎn)載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費及其它版權數(shù)據(jù),著作權、出版權事宜完全歸作者自行處理。投稿郵箱:rujiayoubao@126.com;訂閱《儒家郵報》請發(fā)一封空白電郵至rujiayoubao@126.com,標題為“訂閱”;退訂《儒家郵報》請發(fā)一封空白電郵到:rujiayoubao@126.com,標題為“退訂”。 |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儒家中國網(wǎng)站暨《儒家郵報》甲午新春賀辭
華歷癸巳年即將過去,甲午年元日即將到來,在這些辭舊迎新之際,《儒家郵報》向廣大讀者致以誠摯的問候與祝福,愿讀者諸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年新氣象,事事欣欣榮!
據(jù)我們東方傳統(tǒng)歷法,癸巳、甲午系干支紀年之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天干,其數(shù)十;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地支,其數(shù)十二。干名“甲→癸”與支名“子→亥”配對,得六十組合,是為六十之數(shù)名,此數(shù)名或紀年或紀日,周而復始,循環(huán)運用。
天干之數(shù)十,遠古歷曾以之紀月(十月制太陽歷,即黃帝五行歷)。地支十二,起源于十二日一節(jié)(周年取整360日分5運10行30節(jié))或周日十二時辰或周年十二朔望月或周年黃道十二星次或歲星(木星)周天十二年等。今支數(shù)子至亥十二各以十二動物為號(即生肖或?qū)傧啵瑬|漢王充《論衡·物勢》已記之,或西漢時已有(初源待考),其源于黃道十二星次(十二辰)或歲星十二年一周天之星占術尤為可能。干支紀年中,生肖雖配稱十二年為一輪,但某生肖年的個體命運、邦國命運實與生肖體格、性能、命運等完全無涉。但干支紀年中六十年一紀的歷數(shù)于個體命運和邦國命運而言,意義卻是非凡的,人生或邦國有幾個耳順六十?
上一甲午年是1954年,依次上上甲午年是1894、1834、1774、1714年。1714年,俄國在北方大戰(zhàn)中的甘古特海戰(zhàn)中戰(zhàn)勝瑞典,瑞軍撤出芬蘭,俄開始逐步稱雄波羅的海;1774年,第一屆大陸會議在北美費城召開并通過了《權利宣言》,次年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美國正式獨立建政;1834年,英國律勞卑出任首任駐華商務監(jiān)督并曾率兵船強闖虎門、黃埔等,英中軍隊發(fā)生炮擊,鴉片戰(zhàn)爭實從此拉開了序幕;1894年,中日發(fā)生甲午戰(zhàn)爭,次年2月北洋水師全軍覆沒,4月《馬關條約》簽署,東亞主導權由中國完全轉(zhuǎn)入日本;1954年,美軍釋放前日本關東軍司令南次郎,世界第一枚氫彈由美國實爆,世界第一艘核潛艇在美國下水,同年中國首屆全國人大會議召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頒行。
300年前俄國在北歐通過海洋戰(zhàn)爭獲得崛起,240年前飄洋過海的北美人通過獨立運動獲得崛起,180年前中國開始被動陷入弱肉強食的國際角力格局,120年前中國慘敗于太平洋邊沿的蕞爾島國日本,60年前中共開始了制憲行憲道路——這些,應是我們紀念“甲午年”的最好素材,也是觀望“甲午年”的最好鏡子。這些素材或鏡子,也預示著中國下一個“甲午年”或下一個六十年的機遇或挑戰(zhàn),2013年所開始的“習李新政”能在這樣的機遇下或挑戰(zhàn)下完成“甲午突破”或“甲午轉(zhuǎn)型”么?給這樣的“新政”五年十年或十二年,或給甲子六十年,新政會延伸到什么地步及會給中國帶來什么道路,值得思量。
甲午年是馬年,新甲午年馬上到來。于國際社會而言,我們希望新年里如俗話說的“天下太平”,希望至少沒有規(guī)?;谋┝⒙局疄碾y和饑餓、疾疫之災難。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孟子說“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當今地球上有國際間的“爭地以戰(zhàn)”,但一國內(nèi)的“爭權以戰(zhàn)”現(xiàn)象更為嚴重,百姓涂炭,民生哀危,當政者不該作為而作為及該作為而不作為對此負有首要責任。對于那些直接導致人道、人權災難以及消極不作為而放任人道、人權災難的現(xiàn)象、行為、組織,國際社會要繼續(xù)展開批判與救濟。
于中國社會而言,我們希望政治日益清明、民生日益平正。孟子曰:“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民事不可緩也……取于民有制?!避髯釉唬骸疤熘穹菫榫?,天之立君以為民也,故古者列[裂]地建國非以貴諸侯而已,列官職差爵祿非以尊大夫而已?!泵窳⒄蛎窳⒕鳟旙w現(xiàn)民意與服務民利,否則理應“變置”之,甚至“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于政府或君主之權威,荀子曰:“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道德之威成乎安強,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滅亡也?!蔽覀兿M驀龜[脫荀子說的“狂妄之威”,并逐步超越“暴察之威”,達到“道德之威”的境地,實現(xiàn)“禮樂則修,分義則明,舉錯則時,愛利則形”而非則不修、不明、不時、不形。
于中國知識人(智識人)而言,我們希望諸君成為“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的儒者、貴品,為“君子儒”不為“小人儒”,更不為散儒、陋儒、賤儒、犬儒等俗人、賤品。于真儒真士,應當如荀子所言:“人主用之,則勢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愨……雖窮困凍餧,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義。嘄呼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財[裁]萬物,養(yǎng)百姓之經(jīng)紀。勢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于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有這樣在朝美政、在下美俗的儒士,中國社會才有良知和良制,中國社會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前途!
《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程朱將“親民”校作“新民”是頗有道理和意味的?!靶旅瘛闭?,則當化性起偽、注錯習俗,就需要《禮記·儒行》說的夙夜強學、澡身浴德以及合志同方、特立獨行等。孔子曰:“儒有不隕獲于貧賤,不充詘于富貴,不慁君王,不累長上,不閔有司,故曰儒。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笨鬃雨U“儒行”,荀子闡“儒效”,如此儒行儒效,他人“不敢以儒為戲”當是可能。儒被“戲”,當是智識人本身不能令人肅然起敬之故,為智識人宜先自省之,毋為愚昧與勢利之徒,毋充當惡俗與惡政的“幫忙幫閑”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今日中國政治,還比不上秦昭王時代的秦國狀態(tài):“……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于其門入于公門,出于公門歸于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比卉髯哟鹎卣淹鯐r丞相應侯范雎之問時依然說“其殆無儒邪”是“秦之所短也”,故荀子曾以“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答秦昭王“儒無益于人之國”之說,又曾警告和預言過弟子李斯的命運。
《詩經(jīng)·大雅》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泵献釉唬骸白恿π兄?,亦以新子之國?!泵袼酌?、朝政美才有舊邦“維新”之命。以民俗觀之,梁啟超《新民說》曰“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新之義有二:一曰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是也,此其《少年中國說》所謂:“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以朝政觀之,荀子曰:“君子也者,道法之總要也……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傳曰:治生乎君子,亂生于小人。此之謂也?!避髯佑衷唬骸叭司?,所以管分之樞要也?!薄叭司撸《Y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亡。”“立隆正本朝而不當,所使要百事者非仁人也,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是人君者之樞機也?!比魢俺冀孕∪藲庀蟆⑿∪诵袕?,甚至如孟子所謂“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則國賊國禍是也,何美之有!
“為人上者,必將慎禮義、務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薄爸倌嶂T,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五伯(霸)……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蔽覀兿M?014甲午年之中國,在“習李新政”的推動下,革制變法,整吏任民,開言路納賢才,富黎民強國力,明中央憲政,興地方自治,上下康莊,內(nèi)外知通,效法俄羅斯1714、美國1774之甲午,雪恥中國1834、1894之甲午,以未來一甲子左右實現(xiàn)時言之“中國夢”。茍如此,則中國幸甚,國人幸甚。
(林桂榛撰文)
【下一篇】【儒家郵報】第213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