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乙未年西南政法大學輔仁讀書會紀念孔子活動

        欄目:2016年度全球祭孔
        發(fā)布時間:2015-09-29 19:50:11
        標簽:

         

         

        乙未年西南政法大學輔仁讀書會紀念孔子活動

        來源:輔仁讀書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十七日戊申

                    耶穌2015年9月29日

         

         

        2015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6周年紀念日,早上七點四十五分,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輔仁讀書會成員早早地來到了孔夫子的雕像前,為祭孔活動做準備。

         

         

         

        準備儀式過后之后,同學們在孔子像前莊嚴肅立。八點整紀念活動準時開始,首先同學們依次向夫子獻花,表達自己對至圣先師的敬意。

         

         

         

        獻花儀式結(jié)束后,同學們整理衣冠,向夫子鞠躬作揖。

         

         

         

         

         

        接著,由祭孔主持人誦讀祭文,誦讀完畢后,同學們齊聲誦讀《論語·為政》

         

         

         

        祭文內(nèi)容如下:

         

        乙未年孔子誕辰祭文

         

        (逐日之云)

         

        維公元2015年9月28日,歲在乙未,仲秋既望,再逢孔誕。值是佳期,普天咸慶。蓋凡風教流布之隅,無不感恩懷德,隆禮致敬。川渝之域,則有西政輔仁讀書會諸生,向以讀經(jīng)修身為務,群聚治學,講經(jīng)論道。欲以微軀,傳承文化,追思前圣,感念至德。于是諸生畢集,正心誠意,恭敬為禮,謹祝先師誕辰。鮮花為獻,何陋之有?殷殷情深,足慰圣心。祭曰:

         

        乾坤肇始,宇宙洪荒。大道周盈,萬物因創(chuàng)。

         

        群氓蒙昧,嗟爾多艱。圣賢繼出,華夏乃光。

         

        堯舜禹湯,文武諸王。惟精惟一,道統(tǒng)之傳。

         

        文明源流,乃固乃張。前賢既沒,復有孔誕。

         

        天縱將圣,出類拔萃。多能多藝,通而不器。

         

        博聞遠識,窮經(jīng)達理。不厭不倦,好學相師。

         

        知天明命,從心無逾。言規(guī)行矩,道盛德至。

         

        超凡入圣,進境無止。彌高彌堅,無形無跡。

         

        仁民愛物,本于孝慈。倫常是舉,亙古不易。

         

        忠信主敬,有勇有智。禮義廉恥,四維乃立。

         

        誠意慎獨,修身為己。中庸為德,無過不及。

         

        政刑不用,禮教之齊。為政以德,無為而治。

         

        主魯尊周,安邦經(jīng)世。克己復禮,重建綱紀。

         

        奔走列國,欲為平治。厄陳圍匡,何憂何懼!

         

        杏壇育士,三千桃李。私學乃盛,百家由起。

         

        詩書禮樂,春秋與易。刪述以成,萬世福祉。

         

        維有夫子,文明乃昌。源流千載,幾經(jīng)滄桑。

         

        道德恒存,永安此方。歷久彌新,天道有常。

         

        維今之世,于斯無傳。經(jīng)典俱在,是為所安。

         

        我輩學子,弘毅承擔。任重道遠,豈敢彷徨?

         

        伏惟尚饗!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