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國學院紀念成立90周年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廿一日壬午
耶穌2015年11月2日
90年前,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由吳宓支持創(chuàng)辦,聘請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為教授,李濟為講師,即該院歷史上的“五大導師”。4年內(nèi),國學院培養(yǎng)出王力、姜亮夫等一批杰出學者,后于1929年夏停辦。及至2009年11月1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正式宣布復建。該院延續(xù)梁啟超創(chuàng)辦“講學社”的開放學風,設(shè)立了紀念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的“三大講座”,邀約海外名師到清華園授課。
本報北京11月1日電(記者趙曉霞)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90周年紀念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中國哲學、中國史學、世界漢學等展開研討,并展望了國學研究未來發(fā)展計劃與方向。
90年前,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由吳宓支持創(chuàng)辦,聘請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為教授,李濟為講師,即該院歷史上的“五大導師”。4年內(nèi),國學院培養(yǎng)出王力、姜亮夫等一批杰出學者,后于1929年夏停辦。及至2009年11月1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正式宣布復建。該院延續(xù)梁啟超創(chuàng)辦“講學社”的開放學風,設(shè)立了紀念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的“三大講座”,邀約海外名師到清華園授課。
清華大學紀念國學研究院90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廿一日壬午
耶穌2015年11月2日
中新網(wǎng)北京11月1日電(記者馬海燕)清華大學今日紀念國學研究院90周年。90年前,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正式成立。它最初由吳宓主持創(chuàng)辦,聘請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為教授,史稱四大導師,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在短短四年時間,該院畢業(yè)學生近70人,其中后來成為知名學者的近50人,包括王力、姜亮夫、謝國楨、蔣天樞等。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國學研究院成立前,清華只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國學院確立了清華第一個很高的學術(shù)標桿。國學研究對一個大學乃至國家的文化氛圍都非常重要,6年前清華成立新的國學院,希望新的國學研究院在清華的新百年中成為一個新的奇跡。
2009年11月1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正式宣布復建,由著名學者饒宗頤題寫了新的院訓“寬正、沉潛、廣大、高明”,延聘陳來、劉東、李伯重、劉迎勝、姚大力為教授。它還延續(xù)了梁啟超創(chuàng)辦的“講學社”的開放學風,設(shè)立紀念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的“三大講座”。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表示,老清華國學研究院是不可復制的,但它的精神和宗旨在今天仍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今天的清華國學院依然承續(xù)老國學研究院對國學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將以“中國主體、世界眼光”為宗旨傳承老國學研究院的學術(shù)精神。
陳來說,國學研究是中國學者對自己的歷史文化的研究,必須突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但這種文化主體性的挺立,不是閉關(guān)自守、自說自話,而是在世界文化和世界性的中國文化研究中確立起自己的地位。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長徐青森表示,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探索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過程中,國學研究應運而生?!白詮姴幌ⅰ⒑竦螺d物”也因為梁啟超的《論君子》廣為傳播而成為清華校訓,深深影響了清華的學風和品格。今天紀念國學研究院90年,不僅在于它四年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還在于要承續(xù)歷史,為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建設(shè)作出新的貢獻,書寫新的輝煌。(完)
責任編輯:姚遠
【下一篇】孔子故里曲阜公開征集“少年孔子卡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