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 曲阜孔府字畫再次更新
來源:濟寧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月初二日丁亥
耶穌2016年11月1日
曲阜市文物局日前對孔府前堂樓、后堂樓展室的10幅字畫作品進行了更換,這是孔府展帶第一批更新的字畫作品。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譚淡 張帥)曲阜市文物局日前對孔府前堂樓、后堂樓展室的10幅字畫作品進行了更換,這是孔府展帶第一批更新的字畫作品。
孔府作為衍圣公的衙署和宅邸,真實呈現了孔子嫡系后裔的生活場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字畫作為孔府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景區(qū)觀覽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1995年,為妥善保存孔府舊藏文物,原孔府展示的字畫類文物均歸入孔府文物檔案館保存,同時為保證參觀效果對部分字畫進行了臨摹復仿。如今,這批復仿作品已逾20年,受環(huán)境影響出現了破損、起翹、污漬、脆化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展示效果,急需更新。
曲阜市文物局文物修復中心聯合孔府文物檔案館,組成了專門的臨摹復仿攻關隊伍,通過核對館藏清代檔案和老照片充分掌握原始資料,并責成單位最有經驗的專業(yè)畫師牽頭開展臨摹復仿工作。自2016年4月開始,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完成45幅字畫作品的復仿、裝裱,并將陸續(xù)布展更新。文物修復中心將分期分批全面更新孔府展室的99幅字畫作品,并依照原始資料適當補充其他復仿字畫作品。2017年6月整體復仿更新工作結束后,孔府展室的展覽效果將為之一新。
近年來,為響應國家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文物活起來”的有力號召,曲阜市文物局多措并舉,不斷挖掘文物景區(qū)的文化內涵,通過實施各類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增強文物景區(qū)的文化軟實力,致力于景區(qū)觀瞻度和游客觀覽體驗的提升,從文物展示利用入手,讓曲阜的文物資源更好的服務、造福社會。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