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岳麓書院首開兄弟會講 唐翼明唐浩明聯(lián)袂說家風
來源:鳳凰國學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月廿四日己酉
耶穌2016年11月23日
1949年,大陸鼎革之際,蔣介石的機要秘書唐振楚夫婦急赴臺灣,匆忙間將三個兒女托付給衡陽鄉(xiāng)下的哥哥撫養(yǎng)。其時長子不到七歲,次女五歲半,而幼子還未滿三歲。
唐翼明兄妹三人與母親合照,前排左一是唐翼明.母親懷里抱著的是唐浩明。
山水暌隔,音書望斷,一家人團圓之日,變得越來越遙遠。
留在故鄉(xiāng)的兄妹三人,因為父母的身份,開始了寄人籬下、孤苦多舛的童年。然而,相依為命的時間并不長,1951年,5歲的唐浩明被送給一位鄧姓理發(fā)匠作養(yǎng)子,改名“鄧云生”。妹妹不久又因病夭折,只有唐翼明一人還留在老家。
1954年,12歲的唐翼明考入衡陽縣私立新民中學(今衡陽縣第六中學)。三年后,他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然而,1960年高考時,盡管他考分高居湖北省第二名,卻因父母是“外逃反革命分子”,竟無一學校同意錄取。所幸母校包容,得以留在武昌實驗中學教初中俄文。此后十八年時間,他不但無緣再讀大學,還被兩次打成“反革命”。
1978年,唐翼明在武漢家中。
1978年5月,沒有讀過大學的唐翼明,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成為新中國第一批研究生。與他同窗且同樣沒讀過大學的,還有易中天。
1980年,唐翼明提前參加論文答辯,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取得碩士學位的人。隨后遠赴美國深造,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在著名華人學者夏志清教授門下獲得博士學位。1991至2008年,他先后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教書育人,侍奉雙親,成為在臺灣講授大陸文學的第一人,也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魏晉文學與魏晉思想研究專家。
或許血液中都有家族流傳的文化基因,同樣在逆境中野蠻生長的唐浩明,1965年由衡陽市二中考入華東水利學院,1970年畢業(yè)后在江西水電部門工作。兩年后調(diào)回衡陽地區(qū)水電局。
1979年,由于對中國古典文學情有獨鐘,33歲的唐浩明考入華中師范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古典文學。直到這時,他才與父母第一次通信。1985年與母親在香港見面,翌年與父親相見。從三歲到四十歲,一灣淺淺的海峽,竟將骨肉分隔三十多年。
1982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的唐浩明就職于岳麓書社,開始古典文獻著述的整理出版。機緣巧合,《曾國藩全集》編纂工程交由他來負責。此后十多年時間,唐浩明進入了曾國藩的世界,從曾府百年老檔中整理出約百萬字的曾氏家書,完成了30 大冊、1500萬字的曾氏全集。
唐浩明著《曾國藩》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歷史小說《曾國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的問世,唐浩明的名字紅遍華人世界,也開啟了持續(xù)至今的曾國藩熱和湘軍熱。長篇小說《楊度》《張之洞》《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等等,20多年來,這一系列重磅作品的出爐,成就了唐浩明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兩岸高層政治人物不乏他的讀者,其中包括朱镕基。
許是歲月的精心安排,唐氏兄弟雖然人生經(jīng)歷不同,卻以一種心有靈犀的方式重新聚合在一起。
哥哥率性瀟灑,研究魏晉文化,從文學到書法,處處見魏晉之性情風度;弟弟穩(wěn)健內(nèi)斂,研究晚清湘軍,從史料到編著,隱隱有曾氏之智慧練達。更為難得的是,兄弟二人對于家風家訓的研究竟然旨趣頗近:唐翼明精于《顏氏家訓》的研究,唐浩明則是詮解曾氏家風的權威專家。
傳統(tǒng)中國,無論朝野,對于書香門第總會有一份特殊的尊重。一個正派家族的風氣與教養(yǎng),往往會內(nèi)化為家族每個成員的品行與氣質(zhì),沉淀為代代流淌的文化基因。唐氏兄弟的家世,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其父唐振楚,20歲時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仕途;1942年再度深造,并獲得碩士學位;1958年還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其母王德蕙,畢業(yè)于衡陽省立湖南三師,曾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委員。
波譎云詭的大時代,個人的命運,有如滄海一粟般微渺。但是,真正讓人動容、啟人深思的,恰恰是身處驚風駭浪中那些高貴不屈的靈魂,和他們留給家人以及后世的生命智慧。
那么,古稀之年的唐氏兄弟,從自身經(jīng)歷以及他們所研究的顏曾家訓中,會帶給我們哪些不同尋常的體悟?兄弟二人以“家風·家訓”為主題,同臺會講,又將成就怎樣的佳話呢?
唐翼明、唐浩明兄弟在岳麓書院合影。
11月27日上午,應岳麓書院、鳳凰網(wǎng)聯(lián)合邀請,華中師范大學國學院院長唐翼明、著名作家唐浩明將聯(lián)袂登上岳麓書院講壇,共話《顏氏家訓》與《曾國藩家書》中的人生智慧。鳳凰網(wǎng)國學頻道與鳳凰網(wǎng)湖南頻道將聯(lián)合直播這段2016年度情動湖湘的文化佳話,精彩值得期待!
【講壇信息】
主題:家風·家訓——《顏氏家訓》與《曾國藩家書》
時間:11月27日(本周日)上午9:00至12:00
地點: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內(nèi)中國書院博物館報告廳
主持人:
朱漢民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
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教授
主講人:
唐翼明 華中師范大學國學院院長
華中師范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院長、教授
唐浩明 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主辦單位:岳麓書院 鳳凰網(wǎng)
承辦單位: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鳳凰網(wǎng)國學頻道、鳳凰網(wǎng)湖南頻道
湖南鳳凰鳴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主要環(huán)節(jié):
1、唐翼明先生主講《顏之推論教子》
2、唐浩明先生主講《做讀書明理之君子——曾國藩的教子之道》
3、主持人與嘉賓共論家風家訓
4、觀眾互動環(huán)節(jié)
【主講簡介】
唐翼明先生,華中師范大學國學院院長,魏晉文史專家、書法家。曾任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是赴臺講授大陸文學的第一人。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成為研究生,1980年畢業(yè),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位碩士學位獲得者。隨即赴美留學,于1981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師從著名華人學者夏志清先生,先后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學術專長為魏晉文學與魏晉思潮。著作有《魏晉清談》《魏晉文學與玄學》《唐翼明解讀<顏氏家訓>》《魏晉風流》《論語新銓》等。
唐浩明先生,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本科畢業(yè)于華東水利學院(河海大學前身),碩士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任職于岳麓書社至今;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六、七屆全委會委員,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出版政府獎·優(yōu)秀人物獎等榮譽稱號;第一屆、第二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國家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彭玉麟》《楊度》《張之洞》等,整理出版《曾國藩全集》?!稐疃取帆@國家圖書獎,《張之洞》獲中宣部第九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曾國藩》被香港《亞洲周刊》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
【岳麓書院講壇簡介】
岳麓書院講壇是秉承岳麓書院“朱張會講”精神,立足湖南、影響全國、輻射海外的高端高雅文化品牌,由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鳳凰網(wǎng)傾力打造的公益性質(zhì)的國學講學活動。講壇宗旨:弘揚湖南精神、傳播先進思想;傳承中華文明,打造文化品牌;彰顯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養(yǎng)。講壇宣言:傳中華文明,耀智慧之光。講壇方式繼承“朱張會講”傳統(tǒng),主要采取一人主持、一人主講的講學方式;如策劃特別專題,則采取主講和座談相結合的方式。舉辦講壇的初衷是為了拉近國學與普通大眾的距離,讓更多人感受國學大師的智慧,彰顯出中華民族在新時期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從而重建斯文中國。
自2013年4月16日首期講壇至2016年10月,已舉辦33期高端講壇,許嘉璐、張豈之、杜維明、成中英、陳來、陸建德、林安梧、劉海峰、羅錦堂、孫機等38位國內(nèi)外著名專家學者開壇講學,現(xiàn)場直接受益觀眾達1萬余人次。講壇還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國學”的傳播模式,由戰(zhàn)略合作媒體鳳凰網(wǎng)搭建專題網(wǎng)頁、圖文直播、獨家專訪等方式廣泛傳播,總點擊量超過千萬人次。岳麓書院講壇經(jīng)過3年多的建設和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高端國學講壇。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