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天下第一書院”再續(xù)千年文脈 白鹿洞書院傳習導師劉長煥首開公益講壇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7-07-16 13:33:47
        標簽:

        “天下第一書院”再續(xù)千年文脈 白鹿洞書院傳習導師劉長煥首開公益講壇

        記者:于娜、宿慧嫻

        來源:《華夏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廿十日辛丑

                   耶穌2017年7月13日

         

          


        在廬山五老峰與長江九江段交接的山洼深處,坐落著一座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

         

        近日,在這座有著“天下第一書院”美譽的書院,舉行了一場名為“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益講座。

         

        主講者為白鹿洞書院常住、傳習導師劉長煥。開講之前,還舉行了傳習導師聘任儀式。白鹿洞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余靂將聘任證書頒發(fā)給北京開明書院山長劉長煥,延請其出任白鹿洞書院常住、傳習導師,主持白鹿洞書院傳習工作。

         

        劉長煥在講座上稱,今后將以白鹿洞書院作為向社會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平臺,繼續(xù)開展廣泛的學術(shù)研究、交流和傳習。

         

        據(jù)悉,這是自1901年之后的116年來,白鹿洞書院迎來的首任常住、傳習導師,和闊別百年的杏壇公益?zhèn)髁暋?/p>

         

        明師再續(xù)千年文脈

         

        始建于唐代805年左右的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岳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河南登封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在四大書院之中,其歷史最長,地位尊崇,被譽為“天下第一書院”。

         

        劉長煥先生表示,從唐代德宗貞元時期著名儒士李渤與兄李涉隱居此地讀書開始,南唐“廬山國學”之建立,到太平興國二年(977)江州知州周述將書院辦學情況稟報朝廷,進而得到宋太宗趙光義賜書《九經(jīng)》起,白鹿洞書院逐漸興盛,最終譽滿天下。

         

        據(jù)統(tǒng)計,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白鹿洞書院直接培養(yǎng)的進士達102人,受影響者不計其數(shù),時稱“天下書院之首”。不僅如此,更有白居易、呂祖謙、周敦頤、朱熹、陸九淵、程頤、程灝、王陽明、李夢陽、袁枚、翁方綱等古圣先賢在此游歷或開壇講學。

         

        千余年的歷史車輪滾滾駛過,隨著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開展,現(xiàn)代高等教育學校興起,以白鹿洞書院為代表的傳統(tǒng)書院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直至2017年1月,中辦、國辦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成為白鹿洞書院復興的契機。

         

        “白鹿洞書院是千年圣道傳習的圣域賢關,是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的巍巍上庠。唐代以后的中國儒家文化的脈絡,在白鹿洞書院皆集中地有所體現(xiàn)?!眲㈤L煥說道。書院未來也將在國家文化復興戰(zhàn)略實施之際,致力于在“傳道”、“弘道”上下足功夫,使白鹿洞書院成為一個向社會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平臺。

         

        白鹿洞書院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余靂稱,我們身處日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各種思潮紛至沓來,如何為自身尋求安身立命的精神資源,是當今社會的迫切需求。中華文化歷經(jīng)千年積淀,無論是在體國經(jīng)野、經(jīng)世濟民,還是在涵養(yǎng)性情、變化氣質(zhì)等方面,均能給予我們極大的啟發(fā)與智慧。明師的作用正在于開發(fā)和傳習這種智慧,這也正是我們“數(shù)”顧茅廬,從北京請來開明書院山長劉長煥先生主持白鹿洞書院工作的最根本原因。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劉長煥先生認為,人才是傳道授業(yè)的核心。在他看來,盡管歷史上人們對儒門心法曾多有誤解,但它的生命力卻始終經(jīng)久不衰,它所揭示的宇宙和人生的妙理,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歷史驗證而不斷被證明為正確,它是人們生命價值得以燦爛光輝所不可或缺的道德保障和智慧觀照。

         

        在中國文化史當中,白鹿洞書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孔子到周敦頤程朱理學的開端,經(jīng)過二程再到朱熹,這一脈相承的發(fā)展歷史,在白鹿洞書院都有所體現(xiàn)。

         

        劉長煥認為,可以說,唐代以后的中國儒家文化的脈絡,在白鹿洞書院皆集中地有所體現(xiàn)。儒門心法在宋代轉(zhuǎn)變?yōu)槌讨炖韺W,再變而又別開為陸氏心學,至明代經(jīng)王陽明“龍場悟道”而成“致良知、知行合一”之儒門心法高峰。清代儒門的實證工夫自顧亭林、王船山、劉宗周以下,由于各種歷史原因而逐漸式微,代之而起的是文字、音韻、訓詁之學。直到近代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等前輩以學貫中西的廣大視野與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為觀照,才逐步使得儒學有新成果,并開始復興。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書院體現(xiàn)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特質(zhì)。

         

        有專家在講座上表示,中國當下大大小小近萬所書院當中,白鹿洞書院開創(chuàng)了以常住傳習導師真正切實主持儒學傳習活動的先河,無疑對書院建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并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現(xiàn)實意義。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