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走入小學教授傳統文化經典,開學第一堂課讀《論語》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七月十三日癸巳
耶穌2017年9月3日
又是一年開學季。面對嶄新的一學年,上海市同濟小學的孩子們卻將溯流而上,從傳統文化經典中汲取養(yǎng)分。
9月1日,在同濟小學的新學期開學典禮上,守中書院與同濟小學進行了戰(zhàn)略簽約儀式。協議達成后,守中書院將《論語》《三字經》《經典詩詞》等傳統文化經典啟蒙課程排入同濟小學學生的日常課表中,成為一門小學生必修的興趣課。這也是滬上首次將古代經典名篇直接排入課表的嘗試。
校長方向紅與守中書院創(chuàng)始人劉強共同為簽約儀式揭牌。
分年級規(guī)劃課程,教孩子在歷史中讀懂國學經典
據同濟小學校長方向紅介紹,整套傳統文化經典課程按照年級的不同做出了詳細的科學規(guī)劃。一二年級以誦讀與理解《論語》《三字經》《千字文》為主;而三到五年級則開設了專項興趣班系統學習古詩詞,“我們會督促孩子們每天學習經典,以達到畢業(yè)時能完整誦讀《論語》《三字經》和《千字文》的成果。這些經典不僅包含豐富的天文地理知識,也涵蓋了各種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這些知識哪怕在多年后孩子們長大走上社會都能用得上。相信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p>
除此之外,孩子們從一年級起就被要求了解中國歷史的基本脈絡,開始初步了解《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歷史經典,并學習古代圣賢的事跡與精神。整套課程并未僅僅集中于傳統文化經典的熟讀背誦上,更是為孩子們規(guī)劃了一條全面而深刻地學習傳統文化、了解家國歷史的道路。
守中書院的創(chuàng)始人、同濟大學教授劉強也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他介紹說守中書院將派出一群研究國學頗有心得的大學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和研究生來到同濟小學,按照經典教育的一整套教學方式進行授課。
孩子們在課堂上朗讀《論語》
人文教育需要從孩子抓起,要抓住他們的黃金時期
作為一位潛心研究傳統文化經典多年的學者,劉強闡述了國學教育的重要性。“把流傳幾千年的經典帶入小學課堂,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經典的魅力是單個漢字難以展現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寥寥數字,朗朗上口,同時也是有溫度、有情感,有價值觀的?!?/p>
劉強認為,在小學開設國學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次同濟小學開創(chuàng)了這一先河,但還遠遠不夠。他希望這一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能得到更多學校與教育機構的效仿,讓傳統文化能真正在小學中普及開來。他強調道:“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不能懂經典,就不給他們學;也不要以為他們現在不懂,將來就一定也不懂。人文教育需要從孩子抓起,在他們內心播下經典的種子。不要等孩子上了大學才讓他們讀經典,要抓住他們童年學習興趣最旺盛、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打好童子功,他們才更有可能通過努力成為博古通今的人才。”
除了以經典滋養(yǎng)孩子們的成長,促進他們的人格塑造與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劉強還提到了經典對于愛國意識、民族自信的培養(yǎng)。他說:“我主張中國的孩子十五歲之前至少要把《論語》從頭到尾學一遍。不讀《論語》,我們還怎么養(yǎng)成一顆中國心?”
簽約儀式后,孩子們立刻投入了課程的學習。他們身穿傳統漢服,在老師的指導下邊做著拍手游戲邊流暢地背完了一段《論語》。這一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校長方向紅介紹說,他們還為此設計了國學繪本,并將組織傳統文化經典知識比賽,使孩子們能在這些生動活潑的活動中真正領會到學習的樂趣,因而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同濟小學學生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
澎湃新聞記者在課堂上隨機采訪了一個孩子,讓他背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而他立刻選擇了篇幅不短的《將進酒》,不光倒背如流,更是將李白寫作此詩的萬丈豪情以他童真質樸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另一個孩子在記者詢問從《論語》中學到了什么時,也認真地回答道:“為人、為政、為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笨磥磉@密密麻麻的學習計劃,并不會難倒這些聰慧的孩子們。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