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仁仁、顧宏義 編著《張栻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匯編》出版暨前言
書名:張栻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匯編
作者:任仁仁,顧宏義 編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8年1月1日
【內(nèi)容簡介】
張拭作為南宋初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與朱熹、呂祖謙并稱東南三賢,在當時的政壇學界都有重要影響。
《張栻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匯編》按照往來次序編排張拭與師友門人的往還書信,并為每位致信者撰寫小傳,考證每封信的撰寫年月等。書信是相對私密的交流方式,關涉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這里既有涉及自我、他人德行操守的評價,也有對培養(yǎng)后學、研經(jīng)撰著、治國理政的傾心交流與真誠指摘。
【作者簡介】
任仁仁,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土研究生,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宋史及南宋書信研究。發(fā)表有《張拭與呂祖謙往來書信編年考證》、《宋代日歷附傳體例探析》等論文。
顧宏義,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所長。主要從事宋史、古典文獻學研究。近年著力于朱子學及朱熹書信等研究。主要著作有《教育政策與宋代兩浙教育》、《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為中心》、《宋代〈四書)文獻論考〉等,參與編輯整理《朱子全書》、《顧炎武全集》等多部著作。
【目錄】
序[美]田浩
前言
凡例
彪居正
晁子健
陳概
陳俊卿
陳琦
戴之邵
范成象
范念德
房某
馮時行
韓元吉
胡參議
胡大本
胡大時
胡大原
胡大壯
胡宏
胡鍂
胡寔
胡提舉
黃鈞
江文叔
蔣允濟
李椿
李垕
李茆
李塾
【前言/序言】
張拭(1133-1180),字敬夫,一字欽夫,號南軒,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寓居長沙(今屬湖南)。丞相張浚子。隆興元年(1163)以蔭補官,辟宣撫司都督府書寫機宜文字,除直秘閣。乾道初,主講岳麓書院。乾道五年(1169)除知撫州(今屬江西),未上,改嚴州(今浙江建德東)。乾道六年召為吏部員外郎兼權(quán)起居郎,兼侍講,除左司員外郎。乾道七年出知袁州(今江西宜春),是年底罷歸長沙。淳熙元年(1174)詔除舊職,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淳熙四年,詔特進秩,直寶文閣。淳熙五年,除秘閣修撰、劑湖北路轉(zhuǎn)運副使。改知江陵府(今屬湖北),安撫本路。淳熙七年,詔以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jīng)_佑觀。是年二月卒,年四十八。嘉定間,賜謐曰宣。淳佑初,詔從祀孔子廟。事跡見《晦庵文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誠齋集》卷一一六《張左司傳》?!端问贰肪硭亩庞袀鳌?
張械是南宋學界乃至政界中一個地位頗為貴顯而又善于溝通諸方的重要人物。作為宰相張浚之子,張拭早年即以都督府書寫機宜文字的特殊身份,擔負在宋孝宗與張浚之間傳遞信息的重任,并由此與宋孝宗“遂定君臣之契”,得到天子的信任,并與當時朝廷大臣如劉珙、趙汝愚等人關系密切。同時,張械早年師事胡宏,成為湖湘學派的中堅人物,并主持岳麓書院多年,培養(yǎng)了一批門人弟子,還與朱熹、呂祖謙、薛季宣、陸九齡等著名學者往來密切,成為溝通不同學派學人的橋梁。
史載“乾道、淳熙間,儒風日盛?;掴种旃陂},南軒張公在楚,而東萊呂公講道婺女。是時,以學問著述為人師表者相望,惟三先生天下共尊仰之”①。即南宋乾道、淳熙年間,朱熹、張栻、呂祖謙分別講學傳道于福建、湖南、浙江地區(qū),鼎足而三,是當時學人歸向的學術重鎮(zhèn)。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南宋學術和思想發(fā)展最為活躍的時段,各派學者彼此論學、互相請益論辨,其中通信是這些學者進行教學、學術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張栻還曾在與其門人曾撙的通信中叮囑:“因書護及,不必語它人。”可以看出書信作為一種較為私密的人際交流方式,其本身除了有關學問的討論外,還涉及對時局及朝野人物的臧否,以及其他較為隱私的話題。職是之故,書信又可以稱為現(xiàn)存文獻中最為鮮活的研究材料。
因此,對這些學者往來書信加以匯編,考證其撰寫年月,并將書信按其往來次序加以編排,將對乾淳時期的學術(包括理學)及其交流、發(fā)展的研究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并有益于南宋前期學術史、政治與黨爭研究、學人間交游情況等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深人。故此,我們特取張拭師友門人往還書札進行編年考證。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