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七旬老人出書厘清趙郡李氏源流——80余萬字跨越千年光陰 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8-05-16 23:04:15
        標(biāo)簽:


        七旬老人出書厘清趙郡李氏源流

        ——80余萬字跨越千年光陰 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四月初一丁未

                   耶穌2018年5月15日

         

          

         

        77歲的賈國鎖每天都會查閱各種歷史文獻(xiàn)資料。(資料圖片)

         

          

         

        賈國鎖歷經(jīng)四年創(chuàng)作并出版的《名門風(fēng)云——趙郡李氏源流錄》

         

        李姓,在世界上總?cè)藬?shù)已超過一個億,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姓氏之一。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則是中國李姓的兩大名門望族,而趙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趙縣。近日,一本記錄中國李姓姓氏文化的圖書《名門風(fēng)云——趙郡李氏源流錄》正式出版。該書80余萬字,跨越千年光陰,詳盡梳理了趙郡李氏的發(fā)源、繁榮、遷徙及衰落,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一本厚重的“歷史”書

         

        735頁,80余萬字,當(dāng)記者看到這本《名門風(fēng)云——趙郡李氏源流錄》時,其厚重詳盡的內(nèi)容,不禁讓人震撼。這本還散發(fā)著油墨香氣的書,剛剛于今年四月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文初祖皇帝軒轅李姓始祖皋陶利貞”“聽信讒言李牧蒙冤自毀長城趙國滅亡”“趙郡李氏源遠(yuǎn)流長成語典故百世流芳”……從書的第一章開始逐頁向后翻看,記者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幕又一幕的歷史情景,讓人驚嘆,令人唏噓,更多的是對李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這讓同為李姓的本報記者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對作者充滿敬佩。

         

        作者賈國鎖,是趙縣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并非專家學(xué)者。賈國鎖寫的這本書,全書共四十八個章節(jié),詳盡梳理了趙郡李氏的發(fā)源、繁榮、遷徙及衰落,收錄和趙郡李氏有關(guān)人物300余位,搜集相關(guān)成語800多條。

         

        七旬老人想把家鄉(xiāng)姓氏歷史寫成書

         

        近日,記者來到趙縣,見到了77歲的賈國鎖老人。此時,他正在翻看著一本內(nèi)頁已泛黃的《二十四史》。這本厚厚的書,是賈國鎖在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買的。平日里,賈國鎖都是與各類文史資料為伴。

         

        “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是中國李姓的兩大名門望族,而趙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趙縣。”賈國鎖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趙縣高村鄉(xiāng)西封斯村,正是趙郡李氏的世居與中興之地,這塊土地上流傳著大量有關(guān)趙郡李氏的故事與傳說,而且還遺存著“大李家老墳”“大李家寺”“大李家花園”等地名。賈國鎖在工作多年后卻發(fā)現(xiàn),市面上竟然連一本系統(tǒng)介紹趙郡李氏文化的書都找不到。

         

        “不搶救這一寶貴文化,后人如何得知家鄉(xiāng)的歷史?”帶著這樣的想法,2014年春節(jié)過后,賈國鎖開始查閱和搜集趙郡李氏相關(guān)資料,準(zhǔn)備寫一本全面講述趙郡李氏的圖書。

         

        老人一年多去了全國13個圖書館

         

        由于寫作的內(nèi)容時間跨度達(dá)5000余年,趙郡李氏在趙縣的后人又極少。因此,賈國鎖老人到圖書館去查找有關(guān)李姓的家譜及歷史資料。

         

        那個時候,賈國鎖已經(jīng)73歲,按說正是頤養(yǎng)天年的時候。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經(jīng)歷才剛剛開始。北京、上海、湖南、江蘇、河北……只要是大型圖書館,賈國鎖都會去。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海圖書館了。”賈國鎖說,上海圖書館譜牒研究中心有十余萬套家譜,是目前全國館藏最多的,關(guān)于趙郡李氏的研究資料數(shù)量也非常大。為此,賈國鎖在上海圖書館的家譜閱覽室整整呆了17天。圖書館早上一開門,賈國鎖就一頭扎進(jìn)去,直到傍晚圖書館關(guān)門他才離開,連中午飯都不吃。

         

        搜集到了有用的資料,自然就得記下來,但圖書館當(dāng)時不允許對資料進(jìn)行拍照,也不讓拿著本子抄寫,只能花錢復(fù)印?!皬?fù)印一頁要五毛錢,我得復(fù)印數(shù)千頁,太貴了!”無奈之下,賈國鎖選擇了個土辦法,即白天背下來晚上回到旅館再謄寫到本子上。因此,每天深夜,賈國鎖都是在旅館房間里“挑燈夜寫”,甚至經(jīng)常是把資料寫完后屋外已經(jīng)亮了。

         

        憑著這股子韌勁兒,賈國鎖在隨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去了全國13個圖書館,查閱并搜集了上萬冊圖書(資料),摘抄筆記83本,為出書做好了充足的準(zhǔn)備。

         

        因為不會用電腦,賈國鎖只能用手寫的形式?!澳隳c胃不好,耳背又眼花,身體能承受嗎?”對于家人的擔(dān)心,賈國鎖微微一笑,“我做的事兒是我喜歡的,不辛苦,放心吧。”

         

        萬籟俱寂的夜晚,賈國鎖獨自一人趴在案頭,用筆一字一句地書寫著有關(guān)趙郡李氏的內(nèi)容。到2017年,賈國鎖前前后后書寫了100多萬字的手稿,基本完成了創(chuàng)作。隨后,賈國鎖的兒子賈立志、侄子賈彬華幫助校對和整理文字,最終將內(nèi)容縮減到83萬字。今年四月底,賈國鎖自掏腰包7萬余元創(chuàng)作的《名門風(fēng)云——趙郡李氏源流錄》終于正式出版。

         

        趙郡李氏形成六大房系名人輩出

         

        賈國鎖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李姓的人文初祖為黃帝軒轅,司法鼻祖皋陶則為其血緣始祖,商末周初的李利貞為其得姓始祖。老子李耳為見之正史的第一位李姓人,因此被稱為李姓的“正史始祖”。戰(zhàn)國時期,李耳的四世孫李兌曾任趙國國相而居趙,據(jù)此,宋元之際的書畫大家、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趙孟頫以李兌為趙郡李氏的始祖。而《北史》與《新唐書》都以李兌的五世孫李崇、李璣兄弟始分隴西、趙郡二房,李崇任隴西郡守,其后世定居隴西,李崇即為隴西李氏始祖;李璣和他的兒子李牧定居趙郡,則被尊為趙郡李氏的始祖。因此,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成為了中國李姓的兩大名門望族。

         

        自李牧定居趙郡之后,隨著家族的發(fā)展壯大,其族人不斷外遷另立門戶,趙郡李氏逐漸形成了南、東、西、遼東、漢中和江夏六大房系。其子孫自強不息,競相發(fā)展,使得趙郡李氏家族枝繁葉茂,人才輩出。

         

        南祖房名相滿門,李敬玄、李日知、李藩、李固言、李紳、李元素,世代榮顯。

         

        西祖房中,李吉甫與其子李德裕都是唐代名宰相,父子宰相為西祖房增輝添彩。李公蘊于公元1009年建立了越南李氏王朝,歷經(jīng)九代君主共216年,對越南歷史的發(fā)展演進(jìn)起過巨大作用。李昉為宋初宰相,曾主持編纂宋代三大類書《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

         

        東祖房人丁興旺,最為昌盛。李渾、李湛、李繪、李緯四人均出任過聘梁使,時人稱為“四使之門”。李華為著名散文家,他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之先河。李嶠、李絳都是唐朝名相。

         

        遼東房的李弼為北周名將、八大柱國之一,其玄孫李密曾為瓦崗寨寨主,一代梟雄。李弼的五世孫、唐代三朝元勛李泌被史學(xué)家稱為“中國八大名相”與“十大謀略家”之一。

         

        江夏房的李充為文學(xué)家、圖書目錄學(xué)家,首倡經(jīng)史子集分類法,善楷書,為中書侍郎。李邕擅長行書,被稱為“翰林六絕”,文章天下聞名。

         

        漢中房始祖李頡定居漢中后,其家族不斷繁衍。李頡之子李邰官至司徒,李邰之子李固官至太尉,父子皆為“三公”高位。李百藥纂修《北齊書》,李安期為唐高宗時的宰相。

         

        歷史貢獻(xiàn)更為后人銘記

         

        賈國鎖稱,趙郡李氏不僅在歷史上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他們的貢獻(xiàn)更為后人所銘記。

         

        隋代工匠李春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單孔敞肩石拱橋,被譽為是“天下第一橋”;唐代李陽冰不僅是被譽為“李斯之后第一人”的大書法家,更重要的是他保存整理編纂了李白的萬卷手稿并結(jié)集《草堂集》公之于世,才使李白的詩作得以傳世;唐代李吉甫成書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縣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輿地總志,在它成書的一千多年里,歷代全國或地方性方志,基本上都繼承了其編纂方法和體例。

         

        威震天下、百戰(zhàn)百勝、假公濟(jì)私、怨聲載道……在賈國鎖的書中,收錄了824條與趙郡李氏有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典故,其中很多耳熟能詳,可謂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

         

        河北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魏連科表示,賈國鎖編著的這本書,以趙郡李氏文化為主線,同時結(jié)合了傳統(tǒng)文化精粹,將李氏家族忠君愛國、奮發(fā)進(jìn)取、誠實淳厚、扶危濟(jì)貧等正能量精神加以深入挖掘整理,與當(dāng)下所提倡的家風(fēng)家訓(xùn)的傳承精神十分契合。同時,這本書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參考依據(jù)。對此,賈國鎖只說了一句話:“這就算是我為普及姓氏文化、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盡的一點綿薄之力吧。”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