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李永亮】馬一?。簩W問重視踐行

        欄目:往圣先賢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20:54:13
        標簽:


        馬一?。簩W問重視踐行

        作者:李永亮(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四月初八日甲寅

                   耶穌2018年5月22日

         

        關鍵詞:馬一浮;學問;言行;圣人;心性;界定;人倫;儒學;圣賢;樞機

         

        馬一浮作為現(xiàn)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學問重視踐行,延續(xù)了傳統(tǒng)儒學強調知行合一的特點,使學問和道德相得益彰。馬一浮的學問重視踐行源于他對學問的界定及對學問宗趣的理解。他把學問和知識、才能區(qū)別開來,認為知識由見聞而來,才能由氣質生成,但學問卻要自心體驗而后得,要變化氣質而后成,不僅僅依靠見聞和才能。學問包括自學和問人兩方面,自學是要自己證悟,問人即是就人抉擇。這種界定突出了學問的踐行性,學問非徒見聞,亦非聰明便謂已足,必須實下功夫,驗之于身心方可達到。

         

        馬一浮認為,學問之宗趣在于成圣,所謂“學而至于圣人,方為盡己之性”。他指出,學問之道在于自盡其性,自成其德,成己成物。心性是成圣成賢、成己成物的根據,也是儒學的根本所在。在近現(xiàn)代,尤其是在工商業(yè)背景下的當代社會中,心性之學容易受人詬病,被看作空疏而無用。但對于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學而言,心性之學是難以回避的。心性之學是內圣之學,是求之在內的,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瘪R一浮的學問處處引歸心性,他依據《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觀念,認為性是心真如門,情是心生滅門,而真如是離言說相的,故說性要從生滅門中“覺”義來說,此即“復性”之義,也即孔門克己復禮之義。馬一浮曾創(chuàng)辦復性書院,“復性”是他進行書院教育的主旨,也可以說是他一生學問的宗旨。

         

        馬一浮學問的宗趣在于成圣,則何謂圣人?《孟子·離婁上》說:“圣人,人倫之至也?!比粢谌藗惾沼梅矫孢_到極致,則需仁、義、禮、智、信等性德充分彰顯。人們雖然性德具足,但由于氣稟有所偏,又易溺于習染,性德遂遮蔽而不顯,由此需要“復性”。因此,成圣即是要成德,即是要知本性而盡性,即是要“復性”,具體入手處則是從人倫日用的言行下功夫,要篤實踐行。日常言行是我們生活中所不可離而又容易體會的,儒家經典中直接描述言行之處比比皆是,如《周易·系辭上傳》說“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論語·衛(wèi)靈公》說“言忠信,行篤敬”,《中庸》說“言顧行,行顧言”。這些語句無不顯示言行之重,并教人當言行謹慎。馬一浮也說:“庸言庸行,人最易忽,不知此乃是入圣之要門。圣人吃緊為人處,便教汝謹其言行?!睆闹倚藕V敬下功夫,便可入德,可讓人氣清志明,可讓人虛靜和樂,產生沉著痛快的效驗。

         

        言、行是分開來說的,實際上“言”為“行”所攝,“言”是“行”的一部分,因此,重視言行說到底是重視“行”,踐行、篤行的重要性則不言而喻?!把灾倚?行篤敬”的準則可簡化為“敬”,馬一浮說:“須知敬之一字,實為入德之門,此是圣賢血脈所系,人人自己本具?!毖孕屑瓤墒諗z為行,也可散開而為視聽言動,孔子答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人們提出了實際生活中言行的準則。此處視聽言動四個條目以禮為準則,而禮的實質是敬,即是以敬為準則。敬是貫徹始終的,禮也是貫徹始終的。馬一浮將敬、禮貫通起來,言行全體是忠信篤敬,言行全部合于禮,即可及于圣賢之境界?!把灾倚?行篤敬”是人人切近可以去做的,平常人需要這樣做,圣賢同樣也如此做,因此是徹上徹下的。踐行無止境,踐行需達到篤行的程度,馬一浮說:“行之不篤,即是不誠,不誠則無物。一有欠闕,一有間斷,便是不篤。行有欠闕,即德有欠闕;行有間斷,即德有間斷。故雖曰性德無虧,亦須篤行到極至處始能體取,所以言篤行為進德之要也?!笔ト嗽谌藗惾沼弥邢鹿Ψ?其踐行達到了極致處。這正體現(xiàn)了學問的踐行性。

         

        需要指出的是,馬一浮對學問的界定和今天的普遍理解不盡相同。馬一浮所講的學問主要是注重心性修養(yǎng)的中國傳統(tǒng)學術,而目前學術界所談的學問是指分門別類的各科專業(yè)知識,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梢哉f,馬一浮對學問作了狹義的限定,這是讀其書時需要注意的。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