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家譜族譜的功能與作用

        欄目:文化雜談
        發(fā)布時間:2018-10-25 14:12:03
        標簽:

         家譜族譜的功能與作用

        來源:家譜國際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十六日己丑

                   耶穌2018年10月24日


         


        家譜或族譜,是以血緣親情為脈絡,以姓氏作標記,編就的特殊史籍資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記錄本氏族起源、發(fā)展、繁衍、變遷的過程,是氏族最珍貴的文化瑰寶。

         

        據史籍記載,中國漢人使用過的姓氏有13000多個,經過合、并、滅、棄,至今仍在延用的有4000個左右。

         

        一個經歷幾千年的姓氏,經過朝代更換、戰(zhàn)亂、殺戮等人為劫難和疾病、瘟疫、洪澇、干旱、地震等自然災害,人類大量死亡,加之被別姓兼并,避亂棄姓等等,能夠遺留下來,十分不易,能夠繁衍成大姓,更是奇跡。

         

          


        每個姓氏,要尋找它的起源、發(fā)展和傳承的軌跡,只能從尋找家譜入手,因此,家譜,歷來被當作是血緣延續(xù)的載體和依據。


        家譜或族譜,記錄一個氏族產生、發(fā)展和變遷,在時間上,是縱向的,是經線。每個姓氏的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按血脈又衍生出千枝萬葉,在空間上,是橫向的,是緯線,經線經常交織,形成一個氏族的整體,氏族和民族,又組成一個國家的整體。

         

        氏族作為國家肌體的一個細胞,在維系著國家的生命和發(fā)展,這就是氏族和國家關系的所在。

         

        在中國,姓氏作為一種特殊文化,在每個人身上都打上烙印,任何人不能無姓,亦不應隨便改姓。歷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忠烈壯士在遭到緝捕、追殺時,仍堅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道理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家譜族譜顯有優(yōu)于史志的特點。國史,容易受統(tǒng)治集團政治傾向的約束,難以客觀公正。三國時期的曹操,是歷史顯赫人物,有人認為是梟雄,有人認為是奸雄。明成祖朱棣,弒君篡位,三改《太祖實錄》,硬把自己是庶出改為嫡出,使明史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稱共產黨是“赤匪”,共產黨稱國民政府是反動政府。這些都因政治傾向而各有說辭。而家譜記錄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職業(yè)、業(yè)績等都是真實的,沒有政治取向的成份。


        因此,家譜對本氏族歷史名人的記錄,對氏族發(fā)展的記錄等常被地方志所引用,地方志中的寶貴。資料和地域名人的記述又常被國史所引用。翻開各個時期的國史和地方志,引用族譜資料的情況普遍存在,充分體現族譜的歷史價值和社會作用。

         

        家譜族譜中記錄的歷史名人,尤其是明君帝王、賢臣良將、封疆大吏、高級官員,他們安邦治國,維護民族利益,耗盡畢生精力,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以此教育后人,牢固樹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觀念和愛國、愛家、愛民族的情懷,共同把偉大祖國建設好。

         

        家譜族譜中記錄各行各業(yè)的精英,愛崗敬業(yè),奮發(fā)向上,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創(chuàng)造了不凡的業(yè)跡,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用他們的業(yè)跡,教育后代,樹立遠大志向,虛心學習,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斷探索,再創(chuàng)輝煌。


          

         

        家譜族譜中的族規(guī),要求族人遵紀守法,不搶、不盜、不嫖、不娼、不賭,不吸(毒)。是法紀教育的重要內容。族規(guī)中對于殺人放火等嚴重犯罪行為,施行鞭打、罰跪、投河、活埋等嚴厲懲治,雖為當今法律所不允,亦不可取。誠然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仍起到懲惡揚善的積極作用。

         

        家譜族譜中的家訓要求族人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兄弟互攜,妯娌相邦,家庭團結,鄰里和睦。

         

        在社會生活中,誠信待人,童叟無欺,不坑蒙拐騙,不以強凌弱,應助困濟貧,見義勇為。這些內容,是道德教育的教科書,是教育后人“忠、孝、善、美”的特殊教材。對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與當前建立和諧社會是完全一致的。

         

        責任編輯:劉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