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首發(fā)式暨“易學與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在華南師大舉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三月廿六日丁酉
耶穌2019年4月30日
首發(fā)式現(xiàn)場 李永杰/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杰 通訊員 陳楷森)4月28日,《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首發(fā)式暨“易學與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行。來自中華書局、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廣東省社科院、深圳大學、廣州大學的40多名周易研究學者匯聚一堂,就李鏡池易學著作與“易學與文化傳承”進行深入交流和研討。
華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在致辭中表示,《周易》反映了古代先哲的精悟妙思,李鏡池先生為易學文化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華南師大和李鏡池先生、和《周易》研究有著不解之緣,今天,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組織《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的首發(fā)式和“易學與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既是為了向李鏡池先生致敬,同時也是為了延續(xù)華南學術文脈,推動當代的《周易》研究,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廣東省社科聯(lián)副主席葉金寶提出,李鏡池先生的周易研究影響深遠,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李鏡池的周易研究是嶺南文化學派的一部分,以李鏡池的周易研究等為代表,嶺南文化學派淵源流長,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重視。
中華書局總編輯顧青表示,李鏡池先生的著作都是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李鏡池先生與中華書局淵源深厚,中華書局有責任出版名師大家的著作,同時更愿意推出李鏡池先生的周易研究這樣的杰出著作,讓更多的人了解李鏡池,認識周易研究。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對李鏡池先生的嚴謹治學及其在周易研究領域對他的啟發(fā)發(fā)表感言,充分表達了他對李鏡池先生的敬意,并結合自己的周易研究心得,提出了如何在當代推動和拓展李鏡池周易研究的問題。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管林回憶了與恩師李鏡池先生的交往過程,特別提到了李鏡池先生講授的漢魏六朝文學和工具書使用法對他后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的深刻影響。
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黨懷興表示,他從語言學研究角度提出了李鏡池周易的研究的方法和意義,提出當代易學研究應重視李鏡池先生的啟發(fā),積極推動當代易學發(fā)展。
李鏡池先生的哲孫、《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的整理者、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教授李銘建介紹了《全集》的整理情況和李鏡池周易研究的心歷路程,他表示,《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的出版包含了與《中華書局》、華南師范大學、學界的各位朋友的太多的緣分,今天,我們紀念《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的出版,討論鏡池先生的研究,更是為了珍惜這份緣分,讓這份緣分充分匯入周易研究的過程之中。
開幕式后,中華書局副總編張繼海、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吳辛丑向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贈書。
在最后舉行的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張濤、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徐儀明、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西山尚志、華中師范大學黃甜甜、同濟大學人文學院谷繼明、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問永寧、中山大學中文系楊權、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劉昭瑞等學者紛紛從不同角度肯定了李鏡池先生在周易研究上的貢獻,并結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充分探討了易學與當代文化傳承中的有關問題。
與會專家熱烈研討 劉藝帆/攝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段吉方教授對會議進行總結,他對中華書局對《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出版的鼎力支持致以敬意。他表示,在李鏡池先生的引領下,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有著周易研究的深厚傳統(tǒng),與周易研究有不解之緣?!独铉R池周易著作全集》出版,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賡續(xù)易學文脈,推動當代易學發(fā)展,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因此,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責無旁貸。
李鏡池(1902—1975),字圣東,廣東開平人。早年就讀于廣州協(xié)和神學院,20年代中期赴燕京大學,在國學研究所師從陳垣、許地山、顧頡剛等先生。自1931起,先后任教于廣州協(xié)和神學院、燕京大學、嶺南大學,1952年起在華南師范學院(現(xiàn)華南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授,1975年因病去世。
李鏡池先生主要從事易學研究,研究影響海內外,在易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貢獻。中華書局出版的《李鏡池周易著作全編》(全四冊),是對李鏡池周易著作的全面整理與呈現(xiàn),包含了《周易探源》(1978)、《周易通義(1970)》、《周易校釋(1949)》、《周易校釋(1965)》《周易韻讀》(1962)、《周易釋例》(1963)等重要著作。
與會專家合影 劉藝帆/攝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李競恒】中國古代的婦女地位:迷思與真相
【下一篇】《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出版暨整理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