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嶺南派代表赴孔子故里舉行祭祖懇親活動
來源:“孔子世家網”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初四日庚午
耶穌2019年11月29日
11月22--24日,孔子后裔嶺南派在山東曲阜舉行首次懇親大會。來自廣東、廣西、河南、海南、江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的嶺南派孔子后裔代表300多人,齊聚祖籍地——山東曲阜懇親祭祖。本次活動由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常務理事、廣州天星學校董事長孔耀昌發(fā)起。
22日晚,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副會長、曲阜市政協(xié)主席孔令玉,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副會長、河南孔家鈞窯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孔紅生,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常務理事、廣州天星學校董事長孔耀昌在懇親會上致辭。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常務理事、甘肅令牌集團董事長孔令珍,儒促會副秘書長孔德雙、孔偉光,儒促會理事孔祥才、孔榕添等嶺南派宗親出席懇請會。
孔令玉致辭
孔紅生致辭
孔耀昌致辭
23日上午,300余名嶺南派孔子后裔,在曲阜孔廟舉行隆重莊嚴的祭祖儀式。儒促會孔紅生副會長領祭,孔耀昌常務理事恭讀祭文,全體參祭宗親向先祖行跪拜禮。
孔紅生領祭
孔耀昌恭讀祭文
全體參祭宗親向先祖行跪拜禮
24日,孔子后裔嶺南派代表參觀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館等孔子故里文化新地標。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嶺南派孔子后裔代表赴孔子故里祭祀懇親與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了各地嶺南派宗親的聯(lián)誼情感,推進了嶺南派孔子后裔與孔子故里宗親的交流與聯(lián)系。各地宗親代表兩天的參訪活動,目睹了孔子故里在黨中央部署的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戰(zhàn)略指引下,取得的日新月異成就,倍感自豪,進一步加深了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增進了家國情懷。大家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傳承發(fā)展好以孔子、儒學為標識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修身立德為根基,不斷提升自身涵養(yǎng)與能力,努力為新時代的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應該的貢獻。
據有關資料記載,孔子三十八代孫孔戣,是入粵孔氏先祖。位于南海神廟的“南海神廣利王碑”,為廣州現(xiàn)存最古老的唐碑,由韓愈所撰,記載了孔戣作為廣州刺史、祀南海神并擴建廟宇之事。白居易也稱孔戣“虛舟為心,利刃在手,全材具美,時論多之”。唐末亂世,為避朱溫之亂,孔氏嶺南派始祖、孔子四十一代孫孔昌弼遷居嶺南,自此,孔氏家族在粵生根發(fā)芽、開枝散葉,后又有部分宗親遷至廣西、河南、甘肅、寧夏等地,至今已1000余年。嶺南派秉承詩禮傳家的家風,歷代學人輩出,在各行各業(yè)功成名就、事業(yè)輝煌者比比皆是,為所在地的社會發(fā)展與風俗教化貢獻了孔子后裔的力量。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谷繼明】張惠言易學與晚清今文學
【下一篇】學者聚焦“新時代江南家風——傳承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