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莫礪鋒】仁者必勇——蘇東坡與公共衛(wèi)生

        欄目:文化雜談
        發(fā)布時間:2020-02-21 19:52:48
        標簽:公共衛(wèi)生、蘇東坡

        蘇東坡與公共衛(wèi)生

        作者:莫礪鋒(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來源:中華讀書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正月廿六日壬辰

        ??????????耶穌2020年2月19日

        ?

        無論指政府的職能還是大學的學科,公共衛(wèi)生這個名稱都是產生于現(xiàn)代。但是其主要內涵,比如對傳染病的預防和醫(yī)治,對日常醫(yī)療衛(wèi)生的管理等,都是古已有之。儒家本以百姓日用人倫為主要關注對象,公共衛(wèi)生既然與百姓福祉直接相關,當然不能掉以輕心。


        儒倡仁心,醫(yī)重仁術,公共衛(wèi)生便是仁心、仁術的結合點。一生服膺儒學且重視醫(yī)學的蘇東坡便是如此,他對公共衛(wèi)生的重視堪稱中國歷史上的范例。

        ?

        ?

        ?

        蘇東坡像

        ?

        蘇東坡一生勤政愛民,凡是與百姓福祉有關的事情,他都會全力以赴。東坡在地方官任上政績卓著,例如在徐州抗洪,在杭州疏浚西湖,都是功在地方、澤及百姓的光輝事跡。


        東坡對不幸的人們充滿了同情,他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時看到一個慘不忍睹的情景:每逢災年,百姓常把初生的嬰兒丟棄在城外。東坡仔細盤查官倉,發(fā)現(xiàn)尚有幾百石積余的救災糧,便把這些糧食另儲一倉,專門用來收養(yǎng)棄嬰。他下令說,凡是愿意收養(yǎng)一個棄嬰的人家,每月發(fā)給六斗糧食。于是百姓爭著領養(yǎng)棄嬰,等到一年過去,收養(yǎng)者與嬰兒已親如骨肉,雙方都不愿再分離,那些可憐的棄嬰終于存活下來。


        幾年后東坡流放黃州,聽說岳州(今湖南岳陽)、鄂州(今湖北武漢)一帶農村里的貧苦百姓經常溺殺初生的嬰兒,女嬰慘遭溺殺的更多,就立即寫信給鄂州知州朱壽昌,建議官府頒布賞罰之法來制止這種陋習。后來東坡發(fā)現(xiàn)黃州也有溺嬰的陋習,便倡議發(fā)動眾人捐款來救助那些可憐的嬰兒,并不顧自己正陷于捉襟見肘的經濟窘境,勉為其難地捐錢十貫。


        東坡關心民瘼的行為,往往帶有公共衛(wèi)生的意味。比如他任徐州知州時曾上書請求撥出???,來雇用專門醫(yī)治囚犯的醫(yī)生,讓獄中的病人也能得到救治。


        又如東坡貶至惠州后,知州詹范組織人力掩埋暴露野外的枯骨,造為義冢,東坡不但襄助其事,而且親撰祭文,來祭奠那些孤苦無依的孤魂野鬼,此舉除了尊重生命以外,其實也有阻止疫病流行的作用。他還寫信給廣州知州王古,建議在廣州設立病院以預防疾疫。


        不久東坡再貶儋州,又寫信給友人程天侔索求藥物,以救濟當?shù)匕傩?。他還特地書寫柳宗元《牛賦》,以勸阻當?shù)厝说貌『蠹凑埼讕焷砑覛⑴6\神卻不肯求醫(yī)用藥的陋習。


        1101年,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東坡渡海北歸,途中在虔州停留了兩個多月,還常常攜著藥囊漫游市肆、寺觀,遇到病人就隨手施藥,同時開具藥方。東坡一生愛好研究醫(yī)藥,他積極收集藥方,并毫無保留地把那些秘方公之于眾。后人把東坡所著的《醫(yī)藥雜說》編進《蘇沈良方》廣為流傳,這正體現(xiàn)了東坡平生廣搜良方的用意,那就是廣濟眾生。

        ?

        東坡有個同鄉(xiāng)叫巢谷,是個文武雙全、仗俠使氣的奇士。東坡流放黃州時,把避禍來黃的巢谷收留在家,還讓二子跟他學習。巢谷有個得于民間的秘方,名叫“圣散子”,他對此方視若枕中秘寶,連親生兒子都不肯傳授。出于對東坡的崇敬,巢谷把此方傳給東坡,還逼他對著江水發(fā)誓決不傳給他人。


        東坡雖然發(fā)了誓,但他認為秘方必須廣濟眾生才算物盡其用,于是不久便將此方傳給名醫(yī)龐安常,并由龐醫(yī)生寫進醫(yī)書廣為流傳。東坡自作《圣散子序》介紹此方之神效說:


        “凡陰陽二毒,男女相易,狀至危急者,連飲數(shù)劑,即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守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差。其余輕者,心額微汗,正爾無恙。藥性微熱,而陽毒發(fā)狂之類,服之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語也。若時疫流行,平旦于大釜中煮之,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即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疾,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濟世之具,衛(wèi)家之寶也?!?/span>


        還說:“謫居黃州,比年時疫,合此藥散之,所活不可勝數(shù)?!?/span>


        總之“圣散子”是一劑兼具治病與防疫兩大功用的“廣譜”神藥。

        ?

        1089年,東坡赴杭州擔任知州。他剛到任便面臨著先澇后旱的嚴重天災,糧食歉收,米價飛漲。東坡千方百計地籌措救災,單是向朝廷所上的相關奏本即多達七道。東坡還與鄰近各州的官員們商議對策,討論救災的書信往來不絕。


        由于東坡指揮有方,雖然這次天災極其嚴重,但杭州百姓最終得以平安度過,全州沒有一人餓死。


        但是禍不單行,饑荒之后往往有疾疫流行。1090年春季,杭州便出現(xiàn)了流行性疾病。在沒有任何公共醫(yī)療設施的前提下,人們只能坐以待斃,滿城人心惶惶。東坡憂心如焚,急忙召募醫(yī)生和懂得醫(yī)術的僧人,由官吏帶領著一個街坊一個街坊地走遍了杭州全城,向百姓施舍藥劑。


        東坡還捐出秘方“圣散子”,這個秘方的最大特點是只需用普通的廉價藥材配制,每貼藥只需花費一文錢,卻能防治流行性疾病。東坡自費采購了大量藥材,命人在街頭支起大鍋,煎熬了大量的“圣散子”湯劑,讓過往行人每人服用一大盞,治愈病人無數(shù)。


        一場可怕的瘟疫終于得以遏止,但東坡考慮到杭州是個四通八達的大都會,人來人往,特別容易傳播疾病,于是決意創(chuàng)立一所常設的醫(yī)院。他撥出公家積余的錢款二千貫,又損獻出自己積蓄的五十兩黃金,在眾安橋建立了一所病坊,取名“安樂坊”。


        他延請懂得醫(yī)道的僧人坐堂治病,并在每年春天熬制“圣散子”免費發(fā)放給百姓,以防止傳染病的流行。對于醫(yī)術高明、三年之內治愈病人達千人以上的僧人,即由官府奏請朝廷賜給紫衣以示獎勵,因為紫衣是僧官才有資格穿的衣服。


        東坡還下令每年從地方稅收中撥出一些經費來維持病坊的日常運營,從此安樂坊就成了杭州的常設性官辦醫(yī)院。后來這所病坊搬遷到西湖邊上,改名為“安濟坊”,直到東坡去世時還在正常地運營。


        “安樂坊”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所面向公眾的官辦醫(yī)院,它的創(chuàng)始人就是胸懷仁心仁術的東坡。

        ?

        與一切百姓福祉一樣,公共衛(wèi)生也是一項繁復困難的綜合工程,往往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事者稍有不慎,便會惹來責難甚至禍殃,那些心胸狹隘、患得患失的人是無法勝任的。東坡在地方官任上曾多次為民請命從而得罪朝中的權要,但他始終無怨無悔。


        更加可貴的是,在東坡身為流人遭到貶謫時,他已經處于自顧不暇的窘境,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朝中政敵的疑忌,卻依然毫不遲疑地為當?shù)匕傩盏母l肀M心盡力。


        南宋人費袞歷數(shù)東坡在惠州參與的各項公共事務后贊揚說:“凡此等事,多涉官政,亦易指以為恩怨。而坡奮然行之不疑,其勇于為義如此!謫居尚爾,則立朝之際,其可以死生禍福動之哉!”


        的確,東坡對儒家仁愛精神的貫徹發(fā)揚,真可謂“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仁者必勇,真正服膺仁愛思想的人必然會奮不顧身地付諸實踐,東坡就是以這種精神從事當時的公共衛(wèi)生,他堪稱中國古代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的偉大先驅者。

        ?

        ?

        責任編輯:近復

        ?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