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蘿】一些反孔者,你們的套路是文革式的
欄目:天安門廣場立孔子像
發(fā)布時間:2011-01-24 08:00:00
一些反孔者,你們的套路是文革式的
作者:劉松蘿
來源:關天茶舍
發(fā)表日期:2011-1-19
最近,國家博物館北門前豎起了孔子雕像。關于雕像,似存在兩個問題:第一,雕像的豎立沒有征詢公眾的意見,在程序上存在問題;第二,雕像的造型過于夸張,不適合在公共場所擺放。
孔子雕像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新的反對孔子的浪潮。與人們的期待相反,所謂的思想解放沒有帶來理性和多元,極端性的思維反倒有所抬頭。反對傳統(tǒng),反對秩序,反對基本的社會規(guī)范,在活躍人群中已經(jīng)成為潮流。
值得重視的是,種種反對孔子的觀點,其套路仍然是文革式的。這也不奇怪,在長達30年的改革當中,經(jīng)濟和金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思想和理論方面,盡管花樣頻出,根基卻是不牢固的。于是,在諸多問題上文革思維仍然占據(jù)了主導地位。除了孔子問題之外,眾多學者關于《水滸》,關于曹操的思路仍然是從文革那里來的。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國》,就是文革批判文章的翻版。
不論是文革的批孔,還是現(xiàn)在的反孔,都回避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的很多問題,都是在孔子被打倒以后出現(xiàn)的。反對孔子,反對傳統(tǒng)而出現(xiàn)的問題,還要通過繼續(xù)深入反對來解決,足見一些人思維的偏執(zhí)。
反對孔子的人們還回避了另一個問題:在大多數(shù)國家,對傳統(tǒng)和宗教都不采取否定的態(tài)度。社會的進步,一般是通過增加新的內容來實現(xiàn)的。對傳統(tǒng)的沖擊,在程度上和持續(xù)時間上都是有限的。我認為,文化上的變革,應該采取堆積而不是替代的方式。
在《保守論》中,我表達過這樣的思想:對于一個社會所需要的基本規(guī)范,從過去傳下來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對其不足之處可以修訂,但不要推倒重來。在很多變革之中,革新者確實懷有遠大而崇高的理想,希望為中國豎立暫新的道德風貌。然而,新的規(guī)范沒有建立,尚且有效的舊的規(guī)范先被打碎了。一次又一次,中國永遠是破壞有余建設不足,永遠是青黃不接,于是就成了我們現(xiàn)在這副樣子。
那些致力于破舊立新的人們,不論是革命者還是海歸人士,最后大多成為教養(yǎng)最差的人。好一些的,像樣一些的人,又多是受惠于以前受到的基本教育。
我想,對以批判為己任的人們,不妨問一問他們:你們憑什么動不動批判這個,批判那個,你們?yōu)槭裁床环词∽约鹤鲥e了什么?文革已經(jīng)結束30多年了,你們還要延續(xù)文革的那一套,繼續(xù)打碎傳統(tǒng),難道不是僵化嗎?
我們評價一個人,不是看他標榜了什么,而是看他在實際上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有人主張自由民主,在具體問題上卻在鼓吹潛規(guī)則,鼓吹叢林法則,鼓吹拜金主義,鼓吹自私神圣,鼓吹犬儒主義,鼓吹道德虛無主義。這樣的人,其實是給貪官和酷吏解放了思想,為他們取消了最后的底線。這樣的人,其實就是民族的罪人。
孔子是打不到的?,F(xiàn)在的反孔積極分子,更是難以打到孔子。對他們來說,凡是缺德、缺教、缺心眼的事情,一概能夠冠以個性和率真的名義。在大眾心目中,他們早就聲名狼藉了。他們之所以反對民粹主義,恐怕就是這個原因吧。
一面以精英自居,一面在精神層面上比民粹還要民粹,甚至還有些下賤,這就是很多批判者的本來面貌。
20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