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的退隱
作者:亞眠
來源:作者授權(quán)儒家網(wǎng)發(fā)表,原載“WUSXC亞眠”微信公眾號
時間:西元2019年07月16日
蔣慶的退隱
2009-10-30 22:59:36
或云,蔣慶之退隱實由厭倦了理論界無休止的爭論乃至謾罵。這或許是真的。竊以為也是對的。向著高原和冰峰作自覺退隱,固屬于見識卓絕之匠哲所必擇之仄徑,一如《圣經(jīng)》所言窄門。窄門、仄徑從來都不是為愚夫愚婦所設(shè)。端留予智者。
蔣慶堅信儒道治國,并對千年以來人們對孔子的誤解予以修正——孔子可以為王。子不過一腐儒,何能為王?因他有內(nèi)圣外王之術(shù)。此術(shù)但見于《公羊傳》,故蔣慶說:《公羊傳》即孔子自傳。循其思路,或能得孔子可以王天下之結(jié)論。王陽明是有說服力之善證。果如蔣公所言,我倒認為真堪當內(nèi)圣外王之典例者是謝安。
然則,中國歷史很難說究竟在用何術(shù)治世,似有儒有法有黃老有釋迦(史學家證明獨尊儒術(shù)之漢武不過名儒刑實而治)之混治而以儒為名刑名為綱。設(shè)若我們換一種治術(shù),比方說純?nèi)寤蚣兎?,則現(xiàn)時之中國是否更好或更糟?不知道,此永不可知。如尼采“永劫回歸”所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能彩排。國家歷史亦然。而史學家和政治家往往敢于稽古喻今者,端耐此永劫回歸之人類歷史的無往不復之律——歷史即輪回,即同一事件之不斷重復。
既如此,一個國家究竟該以何治術(shù)治世也就無解,如必得正解,則當世所用者或為最該用。亦或正相反。
或言,毋需談論什么法治儒術(shù),漢高祖不過斬蛇起事,追隨者亦多屠夫黥面之眾,照樣立朝立教,漢祚綿瓞,至于數(shù)百年。故而,蔣慶先生根本犯不著去爭論,其對立者也是。嘗聞販夫所言,一臺機器不可缺損一個零件,損則必不能正常運轉(zhuǎn);國家機器則不然,縱壞一百個零件,它照樣轉(zhuǎn)。
(圖片:在貴州修文的陽明精舍,系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后新建的第一個民間儒家書院。)
曾極力推薦我看蔣慶文章的西海公實乃真儒,卻偏偏飽學法治之術(shù)。公若治世,一定功勛卓著。因其至少會在內(nèi)心極力構(gòu)筑一均貧富等貴賤之社會并以此敦驅(qū)自己的行動,而以我所知,西海公所最仇視者,莫若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之治術(shù)。若世不聘西海,或聘而不用,閑西海之身于江湖,棄其學識治術(shù)于高閣,則于世人而言是不是一種損失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我輩感受不到損失所致之痛楚。故我輩聽之任之,笑而拍其肩,亦不妨調(diào)侃、揶揄他,并屢勸其酒,使其醉而酣睡。
我想說的是,如西海公得勢償志,就以最擅長之“善良而公正的智術(shù)”好好整頓乾坤。若時運不濟,被宵小鉆了空子、占了先機,即效師兄蔣慶,退隱丘壑至冰山之陰影,端然不動。
?
閱讀蔣慶時代
2009-10-30 10:45:53
大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因西海極力推薦,閱讀了蔣慶、劉小楓、陳來諸公的著述。彼時特別感動于閱讀蔣慶,因為他積極用世的使命感。并由此得知蔣慶是校友學長,是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叵朐谛5臅r光,卻回憶不起蔣慶先生是個什么樣。經(jīng)西海提起食堂山墻上那篇用毛筆寫就的《回到馬克思》,我是清楚記得的。學生們都端著飯碗,一邊吃一邊讀一邊議論。那種有趣的盛況,今后再也看不到了。蔣慶先生最為我們這些校友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回到馬克思》所引起的波瀾。文章引起了相關(guān)方面的高度關(guān)注。據(jù)說蔣慶曾被請進府衙接受面詢。面對批評、質(zhì)疑,都無懼色,一一作答,辯才無礙,盡屈儕輩??上В敃r盛況我們只能耳聞。似這般舌戰(zhàn)群儒的場面,也只在中古以上的歷史記載中才偶或一見。
上世紀末,儒學有個不長的中興時期,學者們一律被稱著新儒學家。那時新加坡被視作儒學治世成功的典范,這在不少大陸人心中燃起了某種難以定義的希望之光。不少新儒學家經(jīng)常會薈聚一國一地,研討儒學經(jīng)世治國在世紀末和未來世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據(jù)說蔣慶先生總會被作為大陸新儒學代表人物被國際儒學界點名邀請參會。然蔣慶的儒學是被稱著“政治儒學”的與心性儒學對峙亦復補充的儒學,其核心就是孔子為王的王道政治思想?!豆?qū)W引論》正集中闡釋了先生的這一知見。因此,《公羊?qū)W引論》乃先生平生著述中之最重要者,蔣慶先生的政治儒學也是國際新儒學中之最有新識者。
后來,仿佛是忽然之間,新儒學這個概念沒人提及了,新儒學家們也似都轉(zhuǎn)入地下工作。有幾年,蔣慶所著用于學齡兒童教育的《三字經(jīng)》曾風靡一時(全稱《中華文化經(jīng)典基礎(chǔ)教育誦本》),再后來,就漸漸聽不到他的消息了。如今好像國學一詞頗熱,儒學一詞遭冷。
蔣慶在深圳行政學院做過一段時間教授,據(jù)說后來去了中山大學,再后來申請了退休,去了貴州龍場驛建了陽明精舍,修道講學,守先待后。龍場驛是當年王陽明證道之所,對這位明代大儒的內(nèi)圣外王,蔣慶先生一直是耿耿于懷,推崇備至的。因為在蔣慶看來,孔子的內(nèi)圣外王之術(shù)在王陽明身上才得到最光輝的體現(xiàn)和證明。
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滿以為能找到蔣慶的博客,希望能看到他目前的一些思想動態(tài)。但很失望。很是懷念閱讀蔣慶的那個時代。
附舊作一首,以示敬意:
中秋讀《公羊?qū)W引論》
流年去何急,獨酌慰深憂。慣看經(jīng)天月,難從入海舟。?
春秋終寂寞,事業(yè)漫綢繆。猶向高標臥,凄涼百尺樓。
(注:照片系儒家網(wǎng)編輯所配。)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