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蘇芃 著《〈春秋〉三傳研究初集》出版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20-11-21 00:36:44
        標簽:《〈春秋〉三傳研究初集》、蘇芃

        蘇芃 著《〈春秋〉三傳研究初集》出版

        ?

        ?

        ?

        書名:《〈春秋〉三傳研究初集》

        作者:蘇芃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

        內(nèi)容介紹

        ?

        蘇芃教授的《〈春秋〉三傳研究初集》,2019年12月由鳳凰出版社出版。

        ?

        《春秋》相傳為孔子編纂,《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皆為解經(jīng)之作,史稱“《春秋》三傳”。自漢至今,三傳研究枝葉峻茂。本書收錄作者歷年來在《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中國經(jīng)學》《歷史文獻研究》《漢語史學報》《圖書館雜志》《書品》《光明日報》等刊物發(fā)表的論文、札記凡十五篇,在前賢論述基礎之上,參以古寫本、古注以及出土文獻等各類新材料,圍繞《春秋》三傳的異文與文本流變等問題展開考辨,析疑解滯,多所發(fā)明。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

        第一,探求《春秋》三傳在唐宋以前的文本面貌,??苯?jīng)傳誤字,訓詁疑難字詞。例如《左傳·隱公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前人多以“繄我獨無”為句,把“繄”看作是發(fā)語詞,書中通過排比《左傳》“繄”字用例,在顧野王、江藩、阮元舊說的基礎上,參照出土文獻用例,認為“繄”之本字為“殹”,是句末語氣詞,當屬上讀。又如《左傳·昭公四年》“旦而皆召其徒”,古寫本《玉篇》殘卷“占”字書證引作“皆占其徒”、《文選》李善注引作“旦而瞻其徒”,占、瞻音近義通,皆可作窺視、察看義。從此異文出發(fā),推斷“召”為“占”字形訛,又多方舉證,驗覈是說,且《左傳·成公十七年》:“公使覘之,信”之“覘”或是“占”字加注意符“見”的分化字,“占”作“窺察”義實始于先秦。再如《公羊傳·成公十五年》“魯人徐喪歸父之無后也”何休注:“徐者,皆之辭也。關東語。”《廣雅·釋詁三》:“馀,皆也?!蓖跄顚O《疏證》據(jù)此判定“徐與馀亦聲近義同”,然而古寫本《玉篇》“馀”字書證引此正作“馀”,可證《公羊傳》之“徐”原即為“馀”。

        ?

        第二,抉發(fā)《春秋》三傳舊注,進行輯校研究。例如古寫本《玉篇》殘卷征引《穀梁傳》凡27則,其中15則附有西晉劉兆的舊注,而范甯注卻只字未引,可見《穀梁傳》劉兆注在南朝梁代極為盛行。又如《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千畝之戰(zhàn)生,命之曰成師”杜預注:“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意取能成其眾。”傳世本皆作此,而《史記·晉世家》“十年,伐千畝,有功”《集解》引杜注“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生少子,名曰成師”《集解》引杜注“意取能成其眾也”,可知“意取能成其眾”實是釋“成師”之詞,今本《左傳》將兩條杜注合為一條,造成了誤讀。

        ?

        第三,梳理文獻淵源,考察古書流變。例如“歃血”的“歃”字,當代盟誓研究多據(jù)《說文》釋作“盟者以血涂口旁”,可是《說文》“歃”字并無此釋義,通過梳理文獻的遞承演變,發(fā)現(xiàn)這是宋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的解釋,后來被《康熙字典》等辭書誤為出自《說文》,又經(jīng)竹添光鴻《左氏會箋》誤引而致。又如借助日本存藏舊抄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紙背的《春秋左傳正義》等內(nèi)容,嘗試對中古時期的“音隱”“隱義”類古書形制展開還原探索。

        ?

        本書所收錄的論文,在發(fā)表之初已經(jīng)受到學界同仁的廣泛關注,大都曾被知名學術研究機構網(wǎng)站、學術公眾號轉(zhuǎn)載,引起過一定范圍的學術討論。此次經(jīng)過修訂結集出版,對于《春秋》三傳的文本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

        作者簡介

        ?

        蘇芃,1981年12月生于江蘇省徐州市。2000—2010年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學專業(yè),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0年8月留聘文學院,2019年6月晉升教授。曾任臺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訪問學人、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第4期邀訪學者、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2019年春夏學期駐訪學者。

        ?

        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與漢語史研究,尤其側(cè)重先秦兩漢經(jīng)典的異文與流變研究。在《文史》、《中國語文》、《文學遺產(chǎn)》、《中國史研究》、《文史哲》、《文獻》、《中華文史論叢》、《國學研究》、《中國經(jīng)學》、《光明日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札記五十余篇。曾獲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十一屆“中國古文獻學獎學金”博士生一等獎(2010年)、江蘇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1年)等。曾參與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修訂工作,為修訂組主要成員。

        ?

        目錄

        ?

        序一(趙生群)

        序二(方向東)

        ?

        《左傳》“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斷句新證

        《左傳·昭公四年》誤字辨正——兼及“占”釋“窺察”義用例發(fā)覆

        《左傳》釋詞四則

        《左傳》“昌歜”補正

        《左傳》校議十六則

        “叔譽”發(fā)疑

        試論《原本玉篇殘卷》引書材料的文獻學價值——以引《左氏傳》為例

        被遺忘的穀梁學家劉兆——《玉篇》殘卷引《穀梁傳》古注發(fā)微

        南朝蕭梁時期《春秋公羊傳》經(jīng)注文本探微——以原本《玉篇》引書為例

        《文選》李善注引《春秋左傳》箋異

        玄應《一切經(jīng)音義》征引《左傳》研究——兼談佛經(jīng)音義引經(jīng)底本來源的復雜性

        《史記》三家注引杜預古注校札

        敦煌單疏寫本《春秋正義》殘卷錄文及校勘記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誤引《說文》“歃”字釋義考原

        隱義:一種消失的古書形制

        ?

        附錄:

        條目索引

        異文索引

        ?

        后記

        ?

        后記

        ?

        2000年9月12日,中秋節(jié),我來到南京師范大學古典文獻專業(yè)注冊入學,至今已經(jīng)十九年了,正好一個陰陽歷循環(huán),人生又翻過了一“章”。

        ?

        自2004年攻讀碩士以來,我一直對《春秋》三傳有所關注。圍繞《左傳》的字詞訓詁與校勘考證,撰成碩士論文《讀〈左〉脞錄》,在此基礎上陸續(xù)發(fā)表若干篇文章,尤其以異文考索為旨趣。不少曾經(jīng)探討過的問題,時隔多年以后遇到新材料,又重作思考,加以訂補。此次結集,即以這些已有的研究為基礎。

        ?

        感謝趙生群老師,感謝方向東老師、施謝捷老師、黃征老師,感謝那些在不同時期給予我指導和幫助的師友。

        ?

        本書在鳳凰出版社出版,說來還有一層淵源。2007年我的碩士論文答辯主席是薛正興先生,薛先生先后師承洪自明、徐鳴謙兩位先生,后長期在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更名鳳凰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當年答辯前后薛先生與我時有討論,后來在我讀博階段,又多蒙先生教誨。沒承想2010年薛先生猝然離世,從此天人永隔。此番能在他生前的工作單位出版,冥冥中也是一種緣分。

        ?

        由于自己學殖淺薄,書中多是饾饤獺祭之論,不成體系,姑且定名《〈春秋〉三傳研究初集》,也寄希望將來能再作更深一步的研究。

        ?

        蘇芃

        ?

        2019年歲末于金陵西園舊址

        ?

        ?

        責任編輯:近復

        ?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