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儒家倫理與美德倫理
作者:劉余莉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0-09
【內容簡介】
本書批判了西方把儒家倫理視為美德倫理的觀點,并通過考察中國早期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荀子》和《禮記》等,論證了規(guī)則與美德并非對立而是統(tǒng)一的,儒家倫理實現(xiàn)了規(guī)則與美德的統(tǒng)一,因而是一種更為完善的倫理體系。 儒家倫理是“學儒”而不是“儒學”,即儒家文化中“篤行之”“知行合一”“學而時習之”等注重力行的精神是發(fā)揚美德、承傳文化的關鍵。儒家倫理充滿了實踐的智慧,是積極的實用主義,在中華文化復興的當代,尤其能為人類的幸福生活提供切實的指導。
【作者簡介】
劉余莉,1973年生,內蒙古赤峰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主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人民網·理論版》文化教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士、碩士,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系博士后,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威爾十三一圣大衛(wèi)大學訪問學者。 曾應邀到英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馬來兩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進行學術訪問,圍繞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演講和研討。2015、2016、201 7年連續(xù)三年應邀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就“從《群書治要》看圣賢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進行道德教育”“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木”等問題進行主題演講,助推“東學兩漸”。 中文代表著作有《平治天下》《<群書治要>的領導智慧》《政德》《半部論語治天下》《中華文化五講》《<群書治要>十講》《儒家倫理學》《心態(tài)即命運:正說傳統(tǒng)人生智慧》等,主編大型叢書《<群書治要)校訂本》(宣紙版)、《(群書治要>譯注》(精裝10冊)、《文白對照(群書治要>》。現(xiàn)正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群書治要》中的德福觀研究”(一般項目)。
【目錄】
導論
一、美德倫理與規(guī)則倫理
二、儒家倫理與美德倫理
三、結構與內容
第一章 美德倫理:當代西方哲學的視角
第一節(jié) 亞里士多德的美德倫理
第二節(jié) 美德倫理的復興
第三節(jié) 美德倫理的理論優(yōu)勢
第二章 儒家倫理對美德和美德培養(yǎng)的重視
第一節(jié) 儒家倫理中的德與性
第二節(jié) 道德的自我修養(yǎng)
第三節(jié) 儒家的理想人格
第三章 儒家倫理對道德的獨特理解
第一節(jié) 對“道”的誤解
第二節(jié) 儒家倫理中的“道”
第三節(jié) “道”和“德”在圣人心中的統(tǒng)一
第四節(jié) 儒家的道德——“道”和“德”的統(tǒng)一
第四章 儒家倫理中道德原則的重要性
第一節(jié) 禮與圣人_道德原則與原則的制定者
第二節(jié) 禮與仁一規(guī)則與美德
第三節(jié) 仁、禮與道——美德、規(guī)則及其共同來源
第五章 “禮”與“仁”于道德評價中之統(tǒng)一
第一節(jié) 道德行為與“義”
第二節(jié) “禮’與“仁”于道德評價中之統(tǒng)一
第六章 “禮”與“仁”于道德教育中之統(tǒng)一
第一節(jié) “禮’與道德教育
第二節(jié) 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與道德人格
第三節(jié) “仁”與“禮’在儒家道德教育中的統(tǒng)一
第七章 “仁”與“禮”于孝治中之統(tǒng)一
第一節(jié) “孝治天下”的理想
第二節(jié) 孝治的歷史背景
第三節(jié) 孝治的現(xiàn)實意義
第八章 儒家倫理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海外的儒學:研究誤區(qū)及實踐成果
第二節(jié) 儒家倫理與社會和諧
結論
一、儒家倫理:規(guī)則與美德的統(tǒng)一
二、回到根本:儒學與學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