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田浩 田梅】《朱子家訓(xùn)》的歷史背景與全球化

        欄目:學(xué)術(sh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0 14:34:21
        標(biāo)簽:《朱子家訓(xùn)》

        《朱子家訓(xùn)》的歷史背景與全球化

        作者:田 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亞利桑那州立大學(xué)國際語言文化學(xué)院教授)田 梅(Margaret Mih Tillman,普渡大學(xué)歷史系助理教授)

        來源:《朱子學(xué)與朱子后學(xué)》,商務(wù)印書館,20216月。

         

         

        提要:二十世紀(jì)九十年代中期,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的成員公開推廣了一份明代后期從朱氏家譜中摘出并印行的〈朱子家訓(xùn)〉。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將此〈家訓(xùn)〉置于中心地位,并逐步計劃將其發(fā)展為一項自我修養(yǎng)和公共倫理的指導(dǎo)原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教授、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社長(現(xiàn)已榮退)朱杰人尤其致力于將〈朱子家訓(xùn)〉作為朱子文化的核心理念來進(jìn)行推廣。2010年他首先提出〈朱子家訓(xùn)〉是中國對全球價值的貢獻(xiàn),并開始組織出版國外學(xué)者翻譯的〈朱子家訓(xùn)〉。本文集中分析了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如何介紹〈朱子家訓(xùn)〉的演進(jìn)過程,即從上世紀(jì)九十年代的家庭道德準(zhǔn)則到2002年被認(rèn)為是來自封建社會卻依然對社會主義道德準(zhǔn)則具有補充意義的中國典型道德觀, 再到2010年被認(rèn)為具有國際意義并被當(dāng)作中國對全球性價值的重要貢獻(xiàn)。與此同時,〈朱子家訓(xùn)〉這一案例為在現(xiàn)代國際社會中如何提倡儒家價值亦提供了怎樣的借鑒呢?

         

        關(guān)鍵詞:全球化、朱熹、家庭倫理、價值、儒學(xué)復(fù)興

         

         

         

        關(guān)于朱子哲學(xué)的當(dāng)代反思這一主題,我們將于本文著重探討以下案例:近些年來,一個草根(民間)組織是如何將一部宋代儒學(xué)文本高度普及的,而這個組織就是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此組織成立于1993年,所有朱姓會員皆自稱是朱熹(1130~1200)的后裔。大部分會員居住在中國,僅個別成員居住在西方國家。其位于韓國、臺灣和東南亞國家的分會也比較活躍。無論是從狹義上的程朱學(xué)說來說,還是就廣義上的理學(xué)而言,朱熹無疑都是所謂“新儒學(xué)”的中心。在融合儒家和其它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基礎(chǔ)上,朱熹的儒家道學(xué)體系在1241年已被確立為宋代官方正統(tǒng)思想,并且在隨后的元、明、清三朝一直備受推崇。另外,在明、清二朝,因朱熹哲學(xué)在韓國、日本及越南有著廣泛的影響,至少在近代以前,通過在東亞的傳播,朱熹的理念和價值觀已經(jīng)達(dá)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在當(dāng)今全球化的時代,多數(shù)人大概對這些得到充份傳播的價值觀和文本更感興趣,并由此獲得一個關(guān)于“全球性的價值”——對世界人民普遍適用的概念——更為廣泛的視野。我們將在此回顧全球性價值的內(nèi)涵是如何逐漸成為朱氏聯(lián)合會宣告的目標(biāo)。同時,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會將這個組織作為儒學(xué)復(fù)興的一個案例進(jìn)行研究。

         

        我們的中心文本就是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把它作為家族教規(guī)進(jìn)行推廣的〈朱子家訓(xùn)〉(參看附錄一:〈朱子家訓(xùn)〉原文及朱氏聯(lián)合會所肯定的英文譯文)。在1996年《朱熹集·外集》出版之前,這個只有短短317個字的文本甚至都沒有被收錄進(jìn)已廣泛收集的朱子文集中[1]?!粗熳蛹矣?xùn)〉一直保存在福建的朱氏家譜中。直到晚明時代,朱培才將其收錄并出版在《文公大全集補遺》中。隨后,朱玉在1724年至1730年間又將之重?。杂胁煌?,并收錄在《朱子文集大全類編》中[2]。在17世紀(jì)早期和18世紀(jì)早期,盡管有這兩個文集的出版,然而除了1692年在日本出版的雙語版〈朱子家訓(xùn)〉之外(這個在后面的部份還會提到),〈朱子家訓(xùn)〉在朱氏家族之外并沒有引起廣泛注意。這兩位學(xué)者都是朱熹的后代,因此他們都接觸了朱氏家族的材料?!吨祆浼烦霭娴耐荒?,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編輯出版了〈朱子家訓(xùn)〉?!妒澜缰焓下?lián)合會訊》第四期(1996年)除了出版了〈朱子家訓(xùn)〉外,還有一個專欄,其中5篇文章都強調(diào)了〈朱子家訓(xùn)〉的重要性及其當(dāng)代價值。例如,賓陽縣中學(xué)教師朱炳甘,通過比較父親和丈夫在中國傳統(tǒng)家庭模式中的等級地位和繼承關(guān)系,認(rèn)為朱熹的意見更適應(yīng)現(xiàn)代社會對父親的要求,更具有同情心,更關(guān)注在家庭事務(wù)中的和諧,因而比中國“封建”社會更加強調(diào)平等[3]。作為家庭通訊,這5篇文章結(jié)合個人的理解簡要闡述了〈家訓(xùn)〉產(chǎn)生的背景和主要觀點,但沒有進(jìn)一步深入探討有關(guān)學(xué)術(shù)、哲學(xué)和政治的問題。

         

        在上個世紀(jì)90年代中期積極推廣〈朱子家訓(xùn)〉之前,公眾乃至朱氏家族成員更多關(guān)注的是〈朱柏廬治家格言〉?!粗彀貜]治家格言〉有時亦稱〈朱子治家格言〉,或者稱〈朱子家訓(xùn)〉。因此人們常常誤以為這個朱柏廬(朱用純,1617~1688)的家訓(xùn)就是朱熹的[4]。(朱用純,這位江蘇學(xué)者主要注有《易經(jīng)》和《四書》,并有個人選集傳世[5]。)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治家格言〉是與朱培同時代的年輕人所作。而朱培是第一位出版〈朱子家訓(xùn)〉的人。眾所周知,由于政治、經(jīng)濟的衰敗加上內(nèi)部的混亂,以及隨后的滿族入侵,明代日漸衰弱。明代的中國家庭也處在危機當(dāng)中。朱熹的〈朱子家訓(xùn)〉集中討論的是家庭倫理,明末兩位朱氏后裔同時想到援引朱子,這表明了他們決心重振心學(xué)泛濫后搖搖欲墜的家庭倫理。相較朱熹的〈家訓(xùn)〉而言,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更加注重實際。它比較少關(guān)注道德上的自我修養(yǎng)(當(dāng)然這在〈朱子家訓(xùn)〉中已充分展示,難以超越),而主要關(guān)注經(jīng)濟問題。例如,〈治家格言〉中提到的“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和“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參看附錄二:〈朱柏廬治家格言〉及其英譯本)。盡管如此,1896年在新加坡出版的中文和馬來語雙語版的〈朱柏廬治家格言〉還是更加流行[6]。另外,2013年7月,我自己通過網(wǎng)絡(luò)搜索“朱子家訓(xùn)”,發(fā)現(xiàn)更多的是朱柏廬的而不是朱熹的。

         

         

        在2002年初,另外一組關(guān)于〈朱子家訓(xùn)〉的論文發(fā)表在學(xué)術(shù)雜志《朱子論壇》上。這一雜志的標(biāo)題,由北京著名哲學(xué)家張岱年(1909~2004)先生題寫。這一組論文來自2002年的“朱熹思想與以德治國”學(xué)術(shù)會議。這五篇文章專門探討了〈朱子家訓(xùn)〉,均涉及或部分討論了在中國“封建”社會背景下的朱熹思想體系,盡管“封建”一詞在中華帝國時代的用法不同于歐洲歷史上的“feudalism”(封建)一詞??枴ゑR克思?xì)v史階段劃分是基于歐洲歷史的劃分,但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已經(jīng)糅合了這兩種含義并使之適應(yīng)中國的需要,形成了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 “封建”性質(zhì)和特點的論斷。在2002年學(xué)術(shù)會議上提交論文的作者們雖然面臨著挑戰(zhàn)這一共同論斷的壓力,但他們依然對〈朱子家訓(xùn)〉持肯定意見。此外,這些文章中涉及的政治敏感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dāng)時一些政府官員們的緊張心態(tài)。例如,因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及其活動受到質(zhì)疑而致使時任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秘書長的朱杰人曾兩次被訊問。當(dāng)時有人參與了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領(lǐng)導(dǎo)圈子的活動后,向北京政府匯報,認(rèn)為聯(lián)合會的活動是可疑的。朱杰人強有力地響應(yīng)了所有問題。而他所在的華東師范大學(xué)校長也告訴官方,聲稱學(xué)校知道并支持朱教授的文化活動。因此,官方雖然仍持懷疑態(tài)度,但也沒有起訴朱杰人。然后政府的態(tài)度還是比較明晰:他們沒有同意朱杰人的提案——國家應(yīng)當(dāng)在2000年發(fā)行朱子逝世800周年的紀(jì)念郵票。后來黨和政府的官員也沒有參加2000年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舉辦的任何紀(jì)念活動。

         

        現(xiàn)在簡要回顧一下2002年發(fā)表的這5篇論文。在這個專欄里,第一篇是原廣西廣播電視廳副廳長莫珍英的論文。這位前省政府官員首先指出,朱熹在道德標(biāo)準(zhǔn)劃分上“不完全符合實際,并且有封建等級觀念”。雖然這個家訓(xùn)不完全符合今天所提倡的待人處世哲學(xué),但它“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哲學(xué)價值觀念;而且,因為提倡中國傳統(tǒng)道德標(biāo)準(zhǔn),它提供了自我修養(yǎng)的具體途徑。這篇家訓(xùn)雖然打上了封建社會的烙印,但只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批判性地汲取其中的合理內(nèi)涵,“對今天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shè)還是具有借鑒作用的”。畢竟,相對于傳統(tǒng)儒家天賦道德的信念,現(xiàn)代中國人理解的道德是歷史的,是在特定國家文化下形成的道德。最后,這位退休官員引用江澤民主席2001年提出的“以法治國、以德治國”結(jié)束全文[7]。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是廣西省圖書館研究館員麥群忠。他在篇首用將近70%的篇幅贊揚了〈朱子家訓(xùn)〉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在這些溢美之詞中透露出〈朱子家訓(xùn)〉的重點在于教育和指導(dǎo)人們做一個更好的人。他承認(rèn)〈朱子家訓(xùn)〉的封建色彩和消極陳腐因素,但也認(rèn)為對〈朱子家訓(xùn)〉內(nèi)容進(jìn)行詮釋不僅具有積極意義,也有利于現(xiàn)代社會主義家庭和國家的道德建設(shè)。這是因為朱熹不僅代表,也進(jìn)一步發(fā)展了孔孟之道。在評估〈朱子家訓(xùn)〉的現(xiàn)代價值時,他同樣引用了江澤民2001年講話中提出的“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相結(jié)合的治國方略,以及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因為〈朱子家訓(xùn)〉是中國家庭文化教育的典范,而“儒家傳統(tǒng)道德無疑是當(dāng)今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源頭[8]"。

         

        第三篇文章,來自甘肅的朱熹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朱延有。他在簡要點明朱熹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性和對東亞文化的深遠(yuǎn)影響后,著重強調(diào)朱熹對“我們國家改革”的重要性。在突出強調(diào)家訓(xùn)的重要性后,這位朱氏聯(lián)合會的成員轉(zhuǎn)而討論〈朱子家訓(xùn)〉的封建根源,并呼吁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的權(quán)威指示,宣揚中國傳統(tǒng)英雄人物的典范言行,從而實現(xiàn)黨的目標(biāo)[9]。

         

        第四篇文章最長,是海南省委黨校副教授朱修松撰寫的。盡管認(rèn)識到封建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在道德倫理、經(jīng)濟基礎(chǔ)和主導(dǎo)思想有不同,他還是認(rèn)為〈朱子家訓(xùn)〉具有積極意義,并認(rèn)為朱熹的道德原則將有助于防止共產(chǎn)黨干部腐化??偟膩碚f,這位省委黨校的教授主要強調(diào)朱熹的觀點將對干部有益,例如〈家訓(xùn)〉中就有警語“見不義之財勿取”[10]。

         

        第五篇文章繼續(xù)引用黨的指示和上面已經(jīng)提到的江澤民講話,朱貴平強調(diào)從〈朱子家訓(xùn)〉到江澤民提出的“以德治國”,其間具有連續(xù)性的原因在于中國人民長期以來持久關(guān)心禮儀和禮義。雖然家訓(xùn)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糟粕,但由于其在家庭倫理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還是不可不讀[11]。

         

        簡言之,這些文章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第一次在公眾視野中解讀《朱子家訓(xùn)》,而且作者來自占話語優(yōu)勢的(至少五分之四)省級政府不同機構(gòu)的官員(在職的和退休的)。他們也提及五四運動以來對被視作封建的、與新中國發(fā)展不相適應(yīng)的朱熹和儒家思想的批評。他們大都援引中央委員會委員和政策的權(quán)威指示,用以推進(jìn)〈朱子家訓(xùn)〉作為傳統(tǒng)中國美德的典型個案。除了贊同〈家訓(xùn)〉中成為一個好人的格言外,作者們也強調(diào)這些格言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中優(yōu)秀的道德質(zhì)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文章發(fā)表在一個雜志的會議特刊,雜志上還有張岱年先生的題詞和照片。這是因為張先生是北京大學(xué)的資深哲學(xué)教授,因中國哲學(xué)和馬克思主義研究而享有盛名。事后看來,〈朱子家訓(xùn)〉作為中國對全球性的價值的貢獻(xiàn)是這五篇論文所沒有討論的。因此,這份2002年的出版物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明確了差距,決心朝著全球價值的方向迅速跟進(jìn)。

         

        早在2006年,《朱子文化》就發(fā)表了兩篇文章。在第一篇文章中,朱汪洋證實了〈朱子家訓(xùn)〉具有恒久的價值,他已經(jīng)將其作為處理三代同堂家庭事務(wù)的指南超過十年[12]。因此,這篇文章與十年前發(fā)表在家庭簡報中的首篇有類似之處。第二篇是朱修松2002年會議論文的刪節(jié)版[13]。盡管2006年出版的這兩篇文章延續(xù)了先前的主題,可是2005年10月16日在洛陽召開的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卻表達(dá)了不同的立場。

         

        在2005年的會議里,作為聯(lián)合會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已榮退為永遠(yuǎn)名譽會長的朱昌均(1921~2012)發(fā)表了主題演講,強調(diào)將年輕人的教育作為朱氏聯(lián)合會成員極其重要的歷史任務(wù)。他宣布:“〈朱子家訓(xùn)〉并不是只為朱家準(zhǔn)備的,同時也是為全世界的人準(zhǔn)備的[14]"。2006年8月,朱氏聯(lián)合會的領(lǐng)導(dǎo)代表團訪問蘇門達(dá)臘巨港市的朱家。在為期一周的訪問中,負(fù)責(zé)日常事務(wù)的副會長朱茂男在一次會議中,特別介紹了〈朱子家訓(xùn)〉。他將印有〈朱子家訓(xùn)〉的便攜卡送給了參會者,并希望印度尼西亞的朱氏后裔能以〈朱子家訓(xùn)〉教育其子女。十月,由朱氏聯(lián)合會出資興建武夷山朱子學(xué)校的講學(xué)堂成立,朱氏聯(lián)合會的主要人員聆聽了五百名學(xué)生吟誦〈朱子家訓(xùn)〉。因此, 在2005年10月朱昌均發(fā)表演講后的一年,這一事件標(biāo)志著朱氏聯(lián)合會已開始顯著關(guān)注〈朱子家訓(xùn)〉的普及。

         

         

        另一證據(jù)表明,至少在2008年或者2009年初,朱氏聯(lián)合會在向社會大面積地推廣〈朱子家訓(xùn)〉方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為促進(jìn)〈朱子家訓(xùn)〉的普及,他們將其印在咖啡杯和其它家庭飾品上。時任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會長的朱茂男告訴我們,他有一個新的習(xí)慣,就是在交換名片時,他給對方一張印有〈朱子家訓(xùn)〉的名片或者紀(jì)念品,這樣一方面可以介紹、推廣〈朱子家訓(xùn)〉,另一方面也可鼓勵人們按照〈朱子家訓(xùn)〉生活。據(jù)我2009年的多次觀察,在臺灣朱氏聯(lián)合會會議上,有時會員們在會議開始之前會集體朗讀〈朱子家訓(xùn)〉。在集體誦讀之后,他們會集體默哀片刻,向朱熹致敬。集體誦讀〈朱子家訓(xùn)〉,這與宗教活動中朗誦信條有類似之處。2010年,臺灣在新竹舉行的紀(jì)念朱熹誕辰880周年慶典活動中,以合唱團的方式演唱〈朱子家訓(xùn)〉,堪為創(chuàng)舉。2011年,在臺北舉辦的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的開幕式上,大會更是邀請女教師合唱團演唱〈朱子家訓(xùn)〉,令人驚艷,此合唱方式融入西方教會的精神。而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我在中國大陸參加的任何朱子會議中皆未曾見過的。在朱茂男會長的引領(lǐng)下,臺灣推廣朱子文化的脈絡(luò)思維以舉辦多元化文教活動為其特色。如1995年首次在新竹新豐舉辦書法比賽,2013年進(jìn)一步實行中學(xué)書法推廣課程與書法比賽等活動,促使〈朱子家訓(xùn)〉與朱子文化落實于日常生活之中[15]。

         

        永遠(yuǎn)名譽會長朱昌均的演講內(nèi)涵表明:〈朱子家訓(xùn)〉不僅僅屬于朱家,也屬于全世界人民。這一觀點在2009年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15周年紀(jì)念特刊中得到公開闡釋。當(dāng)表彰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時,該特刊也承認(rèn)其格言有迷信和落后的觀念,以及對待女性的封建偏見,這些都不能與當(dāng)今世界人們提倡的觀念相提并論[16]。然而,他指出朱熹當(dāng)代意義的三個主要方面:第一,朱熹有著超乎尋常的理性精神,他并沒有受限于一家之說或某個學(xué)派,而是展示了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第二,作為孔子之后最偉大的教育家,朱熹探討了深入地格物窮理直至豁然貫通的方法。第三,朱熹的道德修養(yǎng)注重嚴(yán)格的探究方法與實踐。雖然許多人批評朱熹通過嚴(yán)格區(qū)分天理和人欲來抑制情感和欲望,但實際上他也承認(rèn)人欲來源于天理,仍需“養(yǎng)善去惡”。因此,此文認(rèn)為,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在現(xiàn)代世界繼承朱熹的精神和方法,復(fù)興傳統(tǒng)智慧,使傳統(tǒng)煥發(fā)活力[17]。 

         

        2010年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在馬來西亞集會時,一個更清晰的特征開始出現(xiàn)。6月3日,在吉隆坡郊外群山環(huán)繞的一個大型的中國墓地——孝恩園,馬來西亞朱氏聯(lián)合會為刻有中英文〈朱子家訓(xùn)〉的大型大理石石碑揭幕。孝恩文化基金會執(zhí)行長王琛發(fā)在致辭中解釋,樹立大型石碑的教育意義在于吸引公眾對〈朱子家訓(xùn)〉的注意。孝恩集團特地到惠安邀請石匠師傅到馬來西亞雕刻,而書法則由來自臺灣的書法家田豐盛完成[18]。中文與英譯〈家訓(xùn)〉并排雕刻。一兩天后,馬來西亞朱氏聯(lián)合會還舉辦了近500名學(xué)生參與限時的〈朱子家訓(xùn)〉默寫比賽。我有幸目睹了學(xué)生們嚴(yán)肅認(rèn)真的比賽,同時評閱了安排在不同年級組的答卷,并根據(jù)正確性、速度和書法等進(jìn)行了評級。然后給優(yōu)秀的參與者頒獎。

         

        在孝恩園儀式上,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前任秘書長、最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華東師范大學(xué)的朱杰人教授贊揚了馬來西亞朱氏后裔通過樹立公共石碑來宣傳〈朱子家訓(xùn)〉的創(chuàng)舉。他認(rèn)為,如果西方世界流傳給世界的價值觀念是民主和自由,那么中華民族奉獻(xiàn)給人類的價值觀念則可以是來自〈朱子家訓(xùn)〉的教導(dǎo)??紤]到朱杰人教授的演講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我們?nèi)囊萌缦拢ǔ碎_頭的問候語及簡短的結(jié)束語外):

         

        今天我有幸參加這樣一個隆重的典禮。我看到了一個設(shè)計精美、大氣、典雅、莊重的〈朱子家訓(xùn)〉大型石刻。這是全世界第一座〈朱子家訓(xùn)〉的石刻,就是在朱子的故國,目前也還沒有這樣的碑刻。

         

        作為朱子的裔孫、作為一個朱子學(xué)的學(xué)者,我為朱文公的話語能夠在異國他鄉(xiāng)被勒石傳世而感到無比的感動和自豪。但是,現(xiàn)在的我,心中更多的則是對馬來西亞朱子后裔們、對馬來西亞文化學(xué)術(shù)界的朋友們、對馬來西亞的企業(yè)家們、對馬來西亞的政府官員們的欽佩和尊重。因為,是你們真正認(rèn)識到了〈朱子家訓(xùn)〉的不朽的價值和偉大的意義。

         

        〈朱子家訓(xùn)〉原本是我們朱氏家族內(nèi)部的家族文獻(xiàn),它被收錄在我們的族譜和家譜之中,作為朱氏族人的為人處世的圣經(jīng)。按照傳統(tǒng),它一般是不對外族和外人展示的,更不能作為對外人的道德倫理要求。但是,時代在進(jìn)步,人們的觀念也應(yīng)該進(jìn)步,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部家訓(xùn)偉大的現(xiàn)世價值,我們覺得,這么好的東西決不能朱門一家獨享,它應(yīng)該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共享。所以我們把它公諸于世,并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方法予以介紹、講解、弘揚。今天的典禮就是我們長期以來不懈努力的一個美好的結(jié)果。

         

        稍稍了解一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國還有一個很著名的“朱子家訓(xùn)”:“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但,這并不是〈朱子家訓(xùn)〉,它的正確的名稱是:〈朱伯廬治家格言〉,這是一個明代人的作品,據(jù)說他也是朱子的后人,但它的“格言”講的是人的行為規(guī)范,決不能和〈朱子家訓(xùn)〉同日而語。如果打一個比方,〈朱子家訓(xùn)〉是憲法,而〈治家格言〉只僅僅是一個具體的條法,如刑法、如民事法。他們的高度和內(nèi)涵是完全在兩個無法比擬的層次上。

         

        〈朱子家訓(xùn)〉短短317個字,但是他卻給出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底線。這是一條非常清晰而可以執(zhí)行的紅線,越過了這條線,你就不配被稱作“人”了。

         

        不僅如此,〈朱子家訓(xùn)〉還告誡我們?nèi)绾尾拍艹蔀橐粋€有道德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一個文明的人。它教導(dǎo)我們的寬容、包容、內(nèi)斂、內(nèi)秀及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美德,彰顯了中華文化無比寬廣的胸襟和卓爾特立的價值觀。

         

        長期以來,西方文化不停地宣揚和推行他們所謂的“普世價值”,那就是“民主”、“自由”、“人權(quán)”。誠然,這是一種“普世價值”。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有沒有可以貢獻(xiàn)給人類的“普世價值”呢?我以為,〈朱子家訓(xùn)〉就是具有普世價值的人倫觀、修養(yǎng)觀、道德觀、社會觀和人之為人的基本價值觀。〈朱子家訓(xùn)〉被公諸于世,短短的二十余年,迅速地被社會大眾所認(rèn)同、所接受,并傳播到世界各地,被稱作中國人的人生法典,足以證明它的價值是具有普世意義的。今天我們見證的發(fā)生在馬來西亞的這一幕已經(jīng)為此做了最有力的左證。

         

        所以,馬來西亞朋友們的這一盛舉,其意義非同一般,他必將被載入人類文明史的史冊。[19]

         

        朱杰人雖然認(rèn)為西方的價值觀很重要,但是他暗示地宣揚〈朱子家訓(xùn)〉同樣能成為中國對國際價值的貢獻(xiàn)。毫無疑問,他為朱氏聯(lián)合會永遠(yuǎn)名譽會長朱昌均2005年的講話推導(dǎo)出一個合乎邏輯的結(jié)論。

         

        盡管朱杰人盛贊了石碑,但在馬來西亞會上他也對我和其他人談及,他認(rèn)為英譯不夠準(zhǔn)確、不夠有文采,擔(dān)心這很難被普遍認(rèn)同。因此,朱杰人建議我重新翻譯〈朱子家訓(xùn)〉,并與一些學(xué)者和朱氏聯(lián)合會的成員討論譯稿。我的譯稿主要采用通用的英文。例如,我將“父”譯成“父母”,而不僅僅指“父親”。將“子”譯成“孩子”,而不僅僅是“兒子”。當(dāng)然原義主要是指父親和兒子的關(guān)系。同時,將“君”看作一般意義上的統(tǒng)治者,而不是歷史情境中的君王。2010年10月在溫州舉辦由朱茂男會長主持的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運營會議中,正式采用了我的翻譯,并發(fā)布在網(wǎng)頁上,同時發(fā)表在《朱子文化》雜志上(請看文后附錄一)。后來,朱杰人又組織人員將〈朱子家訓(xùn)〉譯成了德文、韓文、日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馬來文。日文譯稿尤其值得注意,因為其中有一頁《朱子家訓(xùn)私抄》的照片,此抄本是1692年在日本出現(xiàn)的,中文〈朱子家訓(xùn)〉旁有日文注釋和插圖[20]。盡管1692年的版本在排序和文字上與現(xiàn)行通用本有一些不同,但這是〈朱子家訓(xùn)〉在海外傳播的最早證明[21]。努力將〈朱子家訓(xùn)〉譯成外文,這為〈家訓(xùn)〉成為普遍認(rèn)同的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于朱熹撰寫〈家訓(xùn)〉的目的和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為何要推廣它,存在兩種相當(dāng)不同的解釋。一方面,一位有德國博士學(xué)位的臺灣政治家朱高正告訴聽眾,〈朱子家訓(xùn)〉贊美了朱家以及中國人優(yōu)秀的美德,這種美德使得他們獨特而與眾不同[22]。另一方面,朱杰人卻贊同我對〈朱子家訓(xùn)〉的解讀,認(rèn)為〈朱子家訓(xùn)〉是朱熹為了克服他所察知的自身和家庭存在的局限,努力提高道德修養(yǎng)而撰寫的一個文本。我留意到朱熹自知有容易發(fā)脾氣的傾向,而且堅持每個人應(yīng)該遵行他提倡的高尚道德原則。我在關(guān)于朱熹的著作中曾引用朱子和他一些親密朋友的記錄來說明這一點[23]。令我震驚且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些文字都提到朱熹一些偏激的個性。例如,指導(dǎo)如何避免讓憤怒成為一個不合理反應(yīng)的借口,還有如何為人掩惡、寬容別人的小錯誤,等等。在他與別人的交往中,朱熹有時也會義憤填膺地指責(zé)別人的錯誤和性格缺陷。我也曾聽到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中的成員和后裔提到他們或多或少地繼承了朱熹的這些性格。通過朱熹給長子的信,我們可以知道朱熹熱衷于警告后代應(yīng)該避免性格和道德實踐中的“過”與“不及”。既然朱熹經(jīng)常批評與他交往的朋友,我也可以想象,他一定贊同他的后代向家庭以外的人們宣揚〈家訓(xùn)〉,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教育和修養(yǎng)水平。無論如何,朱杰人對他的先祖撰寫〈家訓(xùn)〉的目的之認(rèn)識,與其努力宣揚〈朱子家訓(xùn)〉具有普世意義和全球性價值,更相匹配。

         

        總之,或許可以這樣說,從朱氏家譜內(nèi)把〈朱子家訓(xùn)〉單獨拿出來公開討論,只是簡單地將其轉(zhuǎn)發(fā)傳遞給中國和全球的人民;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的領(lǐng)導(dǎo)們(尤其是朱杰人)傳播家訓(xùn)的目的并不僅僅在此,而是希望藉其進(jìn)一步轉(zhuǎn)化社會風(fēng)俗與天下的倫理。同時,以上從1996年到2013年如何介紹〈朱子家訓(xùn)〉的演進(jìn)過程亦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政治文化上的大變遷。從2001年開始,江澤民講話和中共中央委員會決議得到廣泛討論,黨和國家對過去舊中國的封建倫理和觀念進(jìn)行了改造,加強了社會主義社會、家庭和國家的道德建設(shè),因此2002朱氏年會議論開始宣揚朱子文化與“以德治國”。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給予了孔子獨特的聲望,進(jìn)一步體現(xiàn)了提升儒家價值的共同愿望。這激勵了像朱杰人這樣的人擁抱來全球性價值觀、宣揚〈朱子家訓(xùn)〉是中國對全球性價值的貢獻(xiàn)。除了順應(yīng)2002年的主題、強調(diào)用儒家倫理來鞏固中國家庭和中華民族外,朱杰人抓住二十一世紀(jì)初中國國際地位崛起所帶來的大開放性,在固有的文化自信中突出強調(diào)朱熹也提供了世界文明和全球性價值的文化資本。當(dāng)然,他不是唯一在當(dāng)代被全球或普及性所驅(qū)動的中國儒家學(xué)者。然而,這一案例研究表明,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財富的增長,中國的文化自信也將提升。

         

        (中文版由作者本人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xué)圖書館同仁劉倩博士合作譯出。武漢大學(xué)歷史系陳曦教授也提了建議。)


         

        尾注:
         
        [1](宋)朱熹:《朱熹集·外集》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第九冊,卷2頁5751-5752。
         
        [2] 參《朱子文化大典》,南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福建省環(huán)球標(biāo)志
         
        文化中心編 (福州市﹕海風(fēng)出版社﹐2011),頁712。關(guān)于略有不同之處,請參照方征: 〈和刻本《朱子家訓(xùn)私抄》〉,《朱子文化》第2期 (2012年3月),頁32。
         
        [3] 朱炳甘﹕〈朱子家訓(xùn)與現(xiàn)代家庭價值觀〉《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訊》,第4期 (1996年5月)﹐頁38-44,特別頁39。
         
        [4] 例如李紹茂: 〈〈朱子家訓(xùn)〉英譯〉, 來源:英文巴士﹔ 時間:2013年01月06日﹔  360doc.com/content/09/0425/07/0_3259543.shtml; accessed July 13, 2013。
         
        [5] 朱用純:〈朱熹與朱柏盧的朱子家訓(xùn)〉,收入《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成立十五周年紀(jì)念特刊》(2009年3月),頁11。
         
        [6] 朱炳甘, 〈朱子家訓(xùn)與現(xiàn)代家庭價值觀〉, 頁39。
         
        [7] 莫珍英:〈朱文公家訓(xùn)解讀〉,《朱子論壇》 (2002年),頁55-57。
         
        [8] 麥群忠:〈朱子家訓(xùn)宣傳核心試析〉,《朱子論壇》 (2002年),頁57-58。
         
        [9] 朱延有:〈朱子家訓(xùn)宣傳核心之我見〉,《朱子論壇》 (2002年),頁59-60。
         
        [10] 朱修松:〈朱子家訓(xùn)的宣傳核心何在〉,《朱子論壇》(2002年),頁61-63。
         
        [11] 朱貴平:〈朱子家訓(xùn)與道德教育〉,《朱子論壇》 (2002年)﹐ 頁64-65, 也收入《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訊》﹐第14期 (2003年11月),頁39-41。
         
        [12] 朱汪洋: 〈我對朱子家訓(xùn)的認(rèn)識與實踐〉,《朱子文化》第1期(2006年3月)﹐頁9。
         
        [13] 朱修松:〈朱子家訓(xùn)的宣傳核心何在〉,《朱子文化》第2期(2006年6月)﹐頁12-14。
         
        [14] 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秘書處(朱杰人等):〈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史略〉(2008年10月),2009年8月,朱茂南會長補充、修改。
         
        [15] 關(guān)于臺灣的活動,感謝朱茂南會長補充;電子郵件,2013年,9月13日。
         
        [16] 朱用純:〈朱熹與朱柏盧的朱子家訓(xùn)〉,收入《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成立十五周年紀(jì)念特刊》(2009年3月),頁11。
         
        [17] 同上, 頁9-10。
         
        [18] 朱雨川:〈馬來西亞〈〈朱子家訓(xùn)〉碑〉揭幕〉,《朱子文化》第5期 (2010年11月)﹐頁21。
         
        [19] 朱杰人, 〈〈朱子家訓(xùn)》的普世價值——在馬來西亞〈朱子家訓(xùn)〉碑刻揭幕禮上的講話〉, 《朱子文化》第5期 (2010年11月)﹐ 頁 4 , 也收入朱熹著、朱杰人編注:《朱子家訓(xùn)》(上海:華東師范出版社,2014年), 頁15-16。
         
        [20] 藤井倫明譯,吾其重二﹕ 〈〈朱子家訓(xùn)〉(日本語 ?)〉, 《朱子文化》第1期 (2012年1月), 頁37-39。也參蘇費翔等譯﹕〈朱子家訓(xùn)》德文譯本〉, 《朱子文化》弟5期 (2011), 頁40-41。徐大源﹕〈〈朱子家訓(xùn)〉 (韓文一本)〉,《朱子文化》第2期 (2012年3月), 頁29-30、等;后來都收入朱熹著、朱杰人編注:《朱子家訓(xùn)》(上海:華東師范出版社,2014年),頁49-91。
         
        [21] 方征: 〈和刻本《朱子家訓(xùn)私抄》〉,《朱子文化》第2期 (2012年3月), 頁31-32。
         
        [22] 至少有兩次作為聽眾我聽見他這樣說。
         
        [23]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 (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頁202-205, 212-214﹔(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頁133-135, 141-143。
         
        征引書目:
         
        方征: 〈和刻本《朱子家訓(xùn)私抄》〉,《朱子文化》第2期 (2012年3月), 頁31-32。
         
        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秘書處(朱杰人等):〈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史略〉(2008年10月),2009年8月,朱茂南會長補充、修改。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 (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朱用純:〈朱熹與朱柏盧的朱子家訓(xùn)〉,收入《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成立十五周年紀(jì)念特刊》(2009年3月)﹐ 頁11。
         
        朱汪洋: 〈我對朱子家訓(xùn)的認(rèn)識與實踐〉,《朱子文化》第1期(2006年3月)﹐頁9。
         
        朱延有:〈朱子家訓(xùn)宣傳核心之我見〉,《朱子論壇》 (2002年)﹐ 頁59-60。
         
        朱雨川:〈馬來西亞〈〈朱子家訓(xùn)〉碑〉揭幕〉,《朱子文化》第5期 (2010年11月),頁21。
         
        朱炳甘﹕〈朱子家訓(xùn)與現(xiàn)代家庭價值觀〉《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訊》﹐第4期 (1996年5月),頁38-44。
         
        朱修松:〈朱子家訓(xùn)的宣傳核心何在〉, 《朱子論壇》(2002年)﹐ 頁61-63;再版于《朱子文化》第2期(2006年6月),頁12-14。
         
        朱貴平:〈朱子家訓(xùn)與道德教育〉, 《朱子論壇》 (2002年)﹐ 頁64-65, 也收入《世界朱氏聯(lián)合會訊》﹐第14期 (2003年11月)﹐頁39-41。
         
        朱杰人, 〈〈朱子家訓(xùn)〉的普世價值——在馬來西亞〈朱子家訓(xùn)〉碑刻揭幕禮上的講話〉, 《朱子文化》第5期 (2010年11月)﹐ 頁4 , 也收入朱熹著、朱杰人編注:《朱子家訓(xùn)》(上海:華東師范出版社,2014年), 頁15-16。
         
        朱熹:《朱熹集》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朱熹著、朱杰人編注:《朱子家訓(xùn)》(上海:華東師范出版社,2014年)。
         
        南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福建省環(huán)球標(biāo)志文化中心編:《朱子文化大典》 (福州市﹕海風(fēng)出版社﹐2011)。
         
        莫珍英:〈朱文公家訓(xùn)解讀〉,《朱子論壇》 (2002年)﹐ 頁55-57。
         
        麥群忠:〈〈朱子家訓(xùn)〉宣傳核心試析〉, 《朱子論壇》 (2002年)﹐ 頁57-58。
         
        藤井倫明譯,吾其重二﹕ 〈〈朱子家訓(xùn)〉(日本語 ?)〉, 《朱子文化》第1期 (2012年1月), 頁37-39。
         
        李紹茂: 〈〈朱子家訓(xùn)〉英譯〉, 來源:英文巴士﹔  360doc.com/content/09/0425/07/0_3259543.shtml﹔ 時間:2013年1月6日。
         
        徐大源﹕〈〈朱子家訓(xùn)〉 (韓文一本)〉,《朱子文化》第2期 (2012年3月), 頁29-30。
         
        蘇費翔等譯﹕〈〈朱子家訓(xùn)〉德文譯本〉, 《朱子文化》弟5期 (2011), 頁40-41。

         

        附錄一

         

        〈朱子家訓(xùn)〉

         

        The Family Instructions of Zhu Xi

         

        田浩 譯(Translated by Hoyt Tillman) 先出版于《朱子文化》,2010年。

         

        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

         

        What ruler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humane, and what official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loyal.

         

        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

         

        What parents should cherish is nurturing the young, and what children should cherish is revering the family.

         

        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

         

        What elder sibling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amicable, and what younger sibling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respectful.

         

        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

         

        What husband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harmonious, and what wive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tender and gentle.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In service to teachers and elders, we should accord with ritual propriety, and in interactions with friends, we should value trust.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

         

        View the elderly with respect; view children with love.

         

        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yuǎn)之。

         

        Honor virtuous people even if they are younger than we are; keep our distance from worthless characters even if they are older than we are.

         

        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

         

        Be careful not to gossip about others’ weaknesses, and don’t be eager to display your own strengths.

         

        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

         

        Use what is fair to reconcile with a foe, use what is upright to respond to those with resentm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s we encounter, make peace with them.

         

        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

         

        With tolerance, endure those who make small errors; use reason to instruct those who make big mistakes.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Do not avoid doing a good deed even if it seems trivial, and do not commit an evil act even if it seems small.

         

        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

         

        Gloss over people’s vices, and propagate their virtues.

         

        處事無私仇,治家無私法。

         

        Regulate social affairs without personal enmity; manage household affairs without personal favoritism.

         

        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

         

        Do not benefit oneself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and do not envy the worthy or become jealous of the capable.

         

        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

         

        Do not let anger be an excuse for responding unreasonably and rebelliously; do not irreverently harm living things.

         

        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

         

        Do not acquire wealth that does not accord with what is fair; when you encounter equitable opportunities, follow principle.

         

        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

         

        The Classics of Poetry and History must be studied, because what is proper and appropriate must be discerned. 

         

        子孫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must be instructed; workers and child servants must be treated compassionately.

         

        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

         

        This culture must be respected, and hardships must be shared and alleviated.

         

        守我之份者,禮也;聽我之命者,天也。

         

        It is through propriety that we preserve our share; it is through the Heavens that we heed our destiny.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If people are able to comply with all of these precepts, the Heavens will surely assist them.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

         

        Just like clothes for our bodies and food for our digestion, these daily ethical practices must not be neglected even for a day, so we must be prudent and diligent!

         

         

        附錄二

         

        〈朱柏廬治家格言〉

         

        李紹茂 譯 (Translated by Li Shaomao)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Arise at peep of day, sprinkle water and sweep the courtyard and the step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must be orderly and clean. Rest when it is dark, personally check the closing and locking of doors and windows.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Whether broth or cooked rice, remember it is not easy to come by, for half a piece of silk or cotton thread, think of the difficulty in production.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Prepare for rainy days; do not wait for thirst before you dig a well.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Live frugally and do not give protracted parties.

         

        器具質(zhì)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饈。

         

        If utensils be plain and clean, pottery is better than gold and jade. If there is moderation and choice in food, vegetables are better than costly delicacies.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Do not build luxurious houses; do not scheme for rich land.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The three ku and six po are evil go-betweens; pretty maids and lovely concubines are not a blessing to the boudoir.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Do not use the smart and handsome for servants; wives and concubines should not wear seductive makeup.

         

        祖宗雖遠(yuǎn),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

         

        Be sincere and respectful in offering sacrifices though the ancestors may be distant; the classics must be taught though the descendants may be stupid.

         

        居身務(wù)期質(zhì)樸,教子要有義方。

         

        Conduct yourself with frugality and simplicity; teach your sons with uprightness.

         

        莫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Do not be greedy for unexpected wealth, do not drink beyond capacity.

        與肩挑貿(mào)易,勿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

        Do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e hawkers; help poor relatives and neighbours.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According to reason, there can be no long enjoyment of wealth acquired through meanness. When human relationships are distorted, there will be immediate destruction.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nèi)外,宜法肅辭嚴(yán)。

        Among brothers, uncles and nephews, distribute your surplus to the needy. Adults and youngsters, at home and abroad, must respect rules and be serious in speech.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To believe the wife’s words and estrange your flesh and blood is not worthy of a man. To value wealth and neglect the parents is not worthy of a son.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In marrying off a daughter, select a good son-in-law: do not demand a big cash down. In taking a daughter-in-law look for a virtuous maiden: do not reckon on a big dowry.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tài)者賤莫甚。

        It is most disgraceful to become sycophantic on seeing the rich and the powerful; it is lowly beyond words to assume haughty airs towards the poor.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Avoid litigation; it can only bring calamity in the end. Avoid too much talk in life; much talk leads to errors.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Use not your power to oppress orphans and widows; do not slaughter heedlessly to gratify your mouth and stomach.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Perversity and conceit bring many regrets; laziness and complacency do not build a family.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Association with evil youths sooner or later gets you into trouble with them; to be humble before the elderly and the experience brings help in time of need.

        輕聽發(fā)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dāng)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Is it not possible that stories you hear about people may just be slander? Be patient and think thrice. Is it not possible that I may be wrong in a dispute about things? Keep calm and ponder deeply.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Think not of the good turns done to others; forget not the kindness received.

        凡事當(dāng)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In all matters, leave a margin for error or mishap; do not overdo your realized ambition.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Do not be jealous of others in happy festivity; do not rejoice over others’ misfortune.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To do good for others to see is not true goodness; to do evil in fear of others knowing is indeed grievous evil.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To have adulterous desire when seeing a beauty is to bring retribution upon your wife and daughter. To keep a grudge and plot harm secretly is to bring disaster upon your descendants.

        家門和順,雖饔餐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If there is peace and harmony in the family, there will be surplus of joy even though meal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If taxes are paid promptly there will be happiness even though there be no savings.

        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In learning, aim at the sages; as an official, be loyal to sovereign and country.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Keep to your station in life and be content with your lot; accept the times and obey Heaven. Be like this and you will be near the ideal.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