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中國傳統(tǒng)契約觀念現(xiàn)代轉化”學術研討會舉行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21-11-03 10:55:05
        標簽:契約

        “中國傳統(tǒng)契約觀念現(xiàn)代轉化”學術研討會舉行

        來源:主辦方

        時間:西元2021年11月1日


        2021年10月30日,“中國傳統(tǒng)契約觀念現(xiàn)代轉化”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qū)知新樓舉行。會議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省圖書館、《當代儒學》編輯部聯(lián)合主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傳統(tǒng)契約觀念現(xiàn)代轉化”課題組承辦,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法學等學科領域的12位學者與會,圍繞契約觀念與儒家倫理等道德哲學及倫理學問題,契約觀念與現(xiàn)代國家構建、社會正義等法哲學、政治哲學問題,古今中西契約觀念的異同、中國契約觀念的傳統(tǒng)思想資源及其哲學闡釋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首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黃玉順教授致辭。他從會議的主題詞切入,指出要明辨“中國傳統(tǒng)契約觀念”并不是“現(xiàn)代契約觀念”,然而正因如此,才需要進行“現(xiàn)代轉化”;所以,這次會議的宗旨是“將中國本土的契約觀念從一種前現(xiàn)代的觀念形態(tài)轉化為一種現(xiàn)代性的觀念形態(tài)”,即尋求“契約觀念的現(xiàn)代性訴求的中國化表達”;對于當今儒家來說,就是用儒家話語來建構一種現(xiàn)代性的契約論,即建構“儒家契約論”。


        隨后,會議展開了四場研討。



        在上午的研討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甘紹平研究員闡述了契約倫理的個體性、理性、普適性的特征,并歸納出契約倫理的思維定勢,即任何道德原則、道德要求、道德內容,都必須經(jīng)歷基于一種不偏不倚的視角的理性契約的驗證,才能獲得普遍有效適用的資格。山東大學謝文郁教授分析了西方圣約和中國禮約的差異,進而指出中國的禮約可以彌補西方現(xiàn)代契約論所存在的無法應對情感訴求、無法解決代際正義等理論盲點。東南大學卞紹斌教授梳理了從康德到羅爾斯的契約論進路,特別闡明了康德“原初契約”所確立的法權狀態(tài),以及承接康德的羅爾斯基于“原初狀態(tài)”設計的良序社會。清華大學任劍濤教授指出,不論古代的民間契約,還是傳統(tǒng)的約定俗成思想,都限于“立契為約”,而不足以支撐立憲民主政體的契約體系。所以,從傳統(tǒng)中發(fā)現(xiàn)契約觀念與制度建構的資源值得鼓勵,但從傳統(tǒng)中直接導出立憲契約的嘗試,則很難成功。



        在下午的研討中,山東社科院涂可國研究員指出,傳統(tǒng)中國傳統(tǒng)雖然缺乏西方的社會契約理論,但是應當結合中國現(xiàn)實進行理性的思考,其中一個重要向度就是深入探究人與契約之間的關系,推動契約與人的良性互動。山西社科院宋大琦研究員對中國春秋盟誓和英國大憲章進行了比較分析,指出一方面不應神話大憲章,另一方面也應看到春秋盟誓的契約性質;華東師范大學惠春壽副教授分析指出,不論以功利主義、還是以非功利主義來定義墨子的思想都是不恰當?shù)?,應引入契約論作解,并提出墨子思想是一種契約至上主義。廈門大學謝曉東教授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早期儒家與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分別對應于當代政治哲學中的至善主義與價值中立性,進而以“無為”為中心闡釋了價值中立的“道家自由主義”。同濟大學陳暢副教授通過分析個體與親親的張力,指出良知學從倫理道德層面過渡到社會政治層面存在困難,而劉宗周和黃宗羲對良知學的改造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重慶文理學院胡驕鍵副教授指出,宋代鄉(xiāng)約是儒學通過契約的方式而實現(xiàn)鄉(xiāng)村自治的一種實踐,這對中國建構現(xiàn)代鄉(xiāng)村社會具有很大的啟發(fā)。山東大學郭萍副研究員通過分析西方社會契約論的貢獻與局限,指出以契約為范型建構現(xiàn)代政治共同體,根本是由現(xiàn)代生活方式造就的,即“俗成”的;而“約定”的基本原則就是“群己權界”。

         


        研討結束后,郭萍向所有參會學者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學者們基于不同學科、不同視角的分析和探討,極具思想沖擊力,雖然在觀點、思路上存在分歧,卻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識,如契約觀念是現(xiàn)代制度文明的一個必要的工具性觀念,具有重大意義;進行中國契約理論的探索任重道遠,需要多學科的協(xié)作,共同促進中國傳統(tǒng)契約觀念的現(xiàn)代轉化。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