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尚之】學習在于明道 讀書重在修身

        欄目:中央黨校機關報儒家經典新解系列
        發(fā)布時間:2022-01-18 16:30:19
        標簽:修身、學習、明道、讀書

        學習在于明道 讀書重在修身

        作者:吳尚之

        來源:《學習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十一月十九日甲辰

                  耶穌2021年12月22日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這既是一部討論哲學、社會、政治、倫理、教育問題的書,同時也是一部討論怎樣讀書學習的書,其中有30多章討論或涉及讀書學習的問題。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關于讀書學習的深刻見解,還可以學習他們關于讀書的許多有益方法。

         

        一是學習在于明道?!墩撜Z》中有的討論為何而讀的問題,有的論及怎樣去讀的問題。我們在讀《論語》時,首先要領悟和了解的是為何而讀、為何而學的觀點??鬃诱J為,讀書人首先是為認知真理而讀,有志于真理而學?!墩撜Z·里仁篇》記載了孔子關于這一觀點的兩段談話。其一,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痹谙惹刂T子百家的經典中,“道”所指含義豐富,解釋多樣??鬃哟颂幩v之“道”,乃真理、道理之意。在孔子看來,一個讀書人早晨得知真理,即便晚上死去,都可以。其二,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笨鬃诱J為,讀書人要有志于追求真理,如果又以自己吃粗糧穿破衣為恥,這種人就不值得同他談論道??鬃舆@里明確提出學習的意義在于明道,讀書的目的在于求真??鬃拥倪@一讀書觀點,值得我們思考。學習在于明道,則確立了學習的目標方向,學習就能遠行,不會半途而廢;讀書在于求真,則辨明了讀書的價值追求,讀書就有取舍尺度,不會無所適從。

         

        二是讀書重在修身。《論語》多處談到讀書與修身的問題。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笨鬃邮冀K關注讀書人的道德修養(yǎng),將道德修養(yǎng)與讀書學習緊密相連。他所憂慮的是品德不培養(yǎng),學問不講習。與此同時,孔子在2500多年前,還注意到了一個讀書學習的風氣問題。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笨鬃诱J為,古代學習的人,目的是為了涵養(yǎng)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學問;現(xiàn)在學習的人,目的則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孔子談到的“今之學者為人”這一不良學習風氣,也許只存在于那個時代部分讀書人身上,但這種不良讀書風氣并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今天的讀書人當深以為戒,去掉不良習氣,樹立良好學風。

         

        三是知學、好學、樂學。一個人讀書學習的成效,與一個人讀書學習的態(tài)度和境界有著密切的關系?!墩撜Z》中提出了讀書的三重境界,即知學、好學、樂學。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孔子看來,為學讀書與做事一樣,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由知學,到好學,再到樂學,這就是讀書人不斷提升的三重境界?!墩撜Z》則更為深入地討論了“好學”的問題。何為“好學”?孔子在《論語·學而篇》中談道:“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笨鬃诱J為,君子吃不要求飽足,居不要求舒適,對做事勤勞敏捷、說話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了。在孔子看來,好學的人首先要有較高的精神追求,不能貪圖安逸和享受,不僅要向書本學,還要向有道的人學??鬃拥牡茏幼酉囊矎牧硪粋€角度談到了好學。子夏在《論語·子張篇》中談道:“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弊酉恼J為,每天通過學習知道未知的,每月復習所已能的,可以說是好學了。子夏強調好學在于日積月累,鞏固提高,這一觀點也值得我們借鑒。

         

        四是學而思、學而習。讀書學習不僅要樹立正確的讀書觀,還要有正確的讀書理念。《論語》較早地提出了許多流傳至今、給人啟迪的讀書理念,其中學而思、學而習的讀書理念值得我們學習??鬃釉凇墩撜Z·為政篇》談到了學而思的問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笨鬃诱J為,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孔子從讀和思兩個方面,指出了讀與思兩者相脫離的弊端和危害性,強調要做到讀而思,即邊讀邊思,邊思邊讀,讀思結合。從現(xiàn)在的讀書現(xiàn)象來看,往往是讀而不思的情況較多,思而不讀的現(xiàn)象較少。讀了不思考,或者沒有真正讀懂書中之意,或者被書中錯誤所誤導。所以,子夏提出要博學多思。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贝送猓墩撜Z》提出學而習的理念,也很有針對性。《論語·學而篇》開篇就談到了學與習的關系。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這里,“習”不是一般解釋的溫習之意,而是“實習”之意。孔子提出,學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時間去實習,不也是很高興嗎?《論語》提出的學而習的理念,實際上也是我們今天關注的讀與行、學習與實踐的關系問題。我們需要學習《論語》的讀書理念,更加重視讀與行相結合,把書本知識運用于實踐、運用于社會、運用于人生。

         

        五是為學絕四。我們常說要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多讀書是基礎,讀好書是前提,善讀書則是關鍵?!墩撜Z》從正反兩個方面都討論了善讀書的問題。一方面提出,讀書要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舉一反三”等等;另一方面,又從克服為學讀書毛病的角度,提出了“為學絕四”的觀點?!墩撜Z·子罕篇》記載:“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薄白咏^四”何意?就是指孔子一點也沒有四種毛病,即不憑空猜想,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zhí),不為我獨是?!白咏^四”也是為學讀書之絕四,對我們啟示良多:讀書學習要下真功夫,對原書讀通、讀懂。不好好讀通,就憑空猜想,妄下結論,這不是認真讀書的應有態(tài)度。讀書學習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保持一個好心態(tài),客觀對待書本,客觀對待自己,不固執(zhí)己見,不自以為是。

         

        六是擇善而從,見賢思齊。讀書學習不僅僅是向書本學習,還要向他人和社會學習;不僅僅是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墩撜Z》在如何拓展學習方面,為我們提供了途徑,開拓了視野。《論語》強調,學習要善于向他人學習?!墩撜Z·述而篇》記載了孔子的一段向他人學習的名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提倡,要以人為師,選擇他人的優(yōu)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在《論語·里仁篇》中,也記載了孔子類似的觀點。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笨鬃诱J為,看見賢人,便應該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在這里,看齊與內省都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和途徑。擇善而從,見賢思齊,不僅是一種讀書學習的理念和方法,更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