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古本歲時文獻集編纂啟動會近日在青島舉行
作者:林鈺含 陳傳照
來源:主辦方供稿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八月初一日壬子
耶穌2022年8月27日
【摘要】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在致辭中說:人類文明尤其禮樂習俗文明具有歲時呈現(xiàn)的特征,古老中國以歷法頒行及歲時風俗覆蓋東方,中國思想的“四時→五行→十月→天道→陰陽”皆是歲時哲學。在瑯琊故郡青島編纂“東亞古本歲時文獻集”,可謂得天時、地利、人和,相信東亞古本歲時文獻精粹的整理和研究,一定會取得重要的學術成果與社會效益。
2022年8月24日,處暑的次日,“東亞古本歲時文獻集”編纂啟動會在青島舉行,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王波先生、武漢大學原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院長修斌教授、中國社科院劉悅笛研究員、深圳大學問永寧教授、曲阜師范大學林桂榛教授、日本久留米大學海村佳惟博士、瑯琊臺景區(qū)肖常會主任、青島黃海學院副校長梁忠環(huán)教授、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徐偉副館長以及相關編務成員出席了本次會議。因疫情規(guī)定,本次會議采取線下線上相結(jié)合的方式,由瑯琊徐福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陳傳照博士主持。
本次會議由我校圖書館與瑯琊徐福研究中心聯(lián)合承辦,旨在編纂古代東亞歲時文獻精粹,進行語種翻譯、文字編輯、全文??蹦酥帘匾W?,以更好地傳播中國以及東亞優(yōu)秀文明,弘揚歲時文化與促進民俗傳承。這是我校首屆“瑯琊徐福與東方文化論壇(四時五行篇)”的工作繼續(xù),開啟了瑯琊歲時文化研究的新向度、新廣度、新熱度。
青島黃海學院副校長梁忠環(huán)教授致開幕詞,他向出席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青島黃海學院坐落于珠山南坡,面朝大海,北望嶗山,南及瑯琊臺,深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和滋養(yǎng),是一所地方性、應用型的本科高校,研究并傳承東方優(yōu)秀文化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歲時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成果的陸續(xù)推出,必將對學校以及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文化事業(yè)產(chǎn)生重要影響,為瑯琊以及東亞的歲時文明之傳承添光增彩。他表示,學校將在人力、物力、經(jīng)費等方面為本項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曲阜師范大學林桂榛教授介紹了“東亞古本歲時文獻集”的整體編纂計劃,他表示在中外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對搜集到的中、日、韓三國古本歲時文獻進行篩選和整理,是一項艱辛而有重大意義的文化文明傳承工作。編纂工作涉及語言、文字、歷法、民俗、典章制度等,希望各位專家、各自領域交叉互助與通力合作,爭取2年內(nèi)完成編纂整理與出版發(fā)行工作。
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王波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思想中,歲時不僅僅是簡單的時間記錄,而更多的是時空、時運的思想。《管子》曰:“時也,運也?!爆樼鹋_是齊國文明的產(chǎn)物,是歲之始處,也是四時主的祠地。他表示,“東亞古本歲時文獻集”編纂啟動會在古老的瑯琊福地舉行,非常有寓意、有價值、有前景,并祝編纂工作順利開啟、圓滿成功。
武漢大學原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在致辭中說:人類文明尤其禮樂習俗文明具有歲時呈現(xiàn)的特征,古老中國以歷法頒行及歲時風俗覆蓋東方,中國思想的“四時→五行→十月→天道→陰陽”皆是歲時哲學。他指出,在瑯琊故郡青島編纂“東亞古本歲時文獻集”,可謂得天時、地利、人和:青島瑯琊是海上文明的港口,溝通中日韓;瑯琊臺,它是四時神主之地,是秦皇漢武的樂土;有地方政府、高校以及海內(nèi)外同道的熱忱支持。相信在林桂榛教授的主持下,東亞古本歲時文獻精粹的整理和研究,一定會取得重要的學術成果與社會效益。
因工作原因在沖繩(琉球)的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院長修斌教授作了連線發(fā)言,他對有關歲時文化在日本文獻中的記載進行了歷史性、地理性的扼要介紹,提到《唐詩歲時記》到《朝鮮歲時記》的情況。他表示,此次會議和編纂工作的開展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具有中華文化的挖掘價值,還具有海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價值。
中國社科院美學學者劉悅笛研究員隨后致辭,他表示從歲時文化的角度對東方文明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對全球文明做出非常獨特的貢獻,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大陸文明、孤島文明和半島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共建,推動東方東亞古老文化的整體溝通與發(fā)展,因為意義重大,他很期待早日出版編纂成果。
深圳大學問永寧教授發(fā)表講話,他說歲時是世界的人類的,但東西方的歲時文化卻又有不同或顯著差別,羅馬的所謂歲時書與東方歲時古書是兩種不同的寫法及意蘊。東亞歲時記文獻具有文化交流的意義,東亞文化圈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在進行編纂工作時也要對地域進行劃分,并充分挖掘中國歲時文化的廣度和深度。
日本久留米大學海村佳惟博士代表其父親、日本九州惟精書院理事長海村惟一先生作了線上發(fā)言。她對“歲時”概念在日本古書中的記載進行了簡要梳理闡釋,還介紹了海村佳惟、海村惟一聯(lián)合翻譯整理中的貝原益軒古本《日本歲時記》的翻譯進程情況,同時祝本次啟動會以及未來編纂工作圓滿成功。
瑯琊臺景區(qū)肖常會主任表示,瑯琊臺可謂是東方四時文化的發(fā)源地,是古人探索求知、追求世界和諧的深刻體現(xiàn)?,樼鹋_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學術價值,相關古本歲時記的編纂是傳承瑯琊歲時文化的重要途徑,極具有地方文化傳承意義與中國文明推廣價值。
曲阜師范大學林桂榛教授對本次會議最后進行了小結(jié)。他對線上線下蒞臨本次編纂工作啟動會的專家學者的鞭策意見表示感謝,他說:日本的古今歲時記文獻極其豐富,中國古代的歲時文獻更加悠久;且歲時文化具有具微性、深刻性、廣闊性、生活性、藝術性、趣味性,是一種活的生活文明或生活方式。
另外,林桂榛教授還對前期“瑯琊徐福文獻總目”的編纂情況做了簡單介紹。當前,《中日韓徐福文獻總目》已由瑯琊徐福研究中心編纂完成了,網(wǎng)羅天下,薈萃一書,可交付出版發(fā)行,為中日韓文化交流做貢獻。
最后,林教授希望海內(nèi)外相關學者、政府部門關注、支持、指導東亞古本歲時文獻精粹的整理、研究、出版之事宜,并期待早日與大家在青島瑯琊舉行新書發(fā)布會。
【青島瑯琊徐福研究中心:微信xufusy,langyakc@126.com】
▲相關新聞鏈接:
王瑞來丨青島2020“瑯琊徐福與東方文化論壇”賀辭
https://mp.weixin.qq.com/s/6ffhIReI0FHKHn2RC0Jq5g
風起瑯琊|大咖齊聚黃海巔峰論道!(本校官網(wǎng)報道)
https://mp.weixin.qq.com/s/KG2gK1j7L_4tZTkNR35apQ
新知丨陳傳照:四時五行與瑯琊徐福研討的新成果
https://mp.weixin.qq.com/s/yKMkXdgI2q55Rh5laEAchQ
首屆“四時五行與瑯琊徐?!睂W術研討會綜述(謝永鑫)
https://mp.weixin.qq.com/s/LBM9aUocjGWo6bp6FEtRfQ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柯小剛】天人通信:王微《敘畫》義疏
【下一篇】【朱承】以群觀之:荀子的公共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