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孔子學會2022年會隆重召開
——各方學者嘉賓云聚南昌大學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十一月十二日壬辰
耶穌2022年12月5日
2022年12月3日-4日,由中華孔子學會、南昌大學主辦,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承辦的“儒學思想發(fā)展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孔子學會2022年會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學隆重召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苯魇∥麄鞑坷杪∥涓辈块L,南昌大學副校長劉成梅教授,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王中江教授致大會發(fā)言詞。
會議邀請到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哲學系王中江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楊國榮教授,中華孔子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干春松教授,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唐文明教授,北京大學張學智教授,四川大學李景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向世陵教授,深圳大學景海峰教授,武漢大學歐陽禎人教授,清華大學唐文明教授,在北京大學執(zhí)教的美國學者安樂哲教授,中國臺灣師范大學潘朝陽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崔英辰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鄧紅教授,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復旦大學楊澤波教授,山東大學楊朝明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志強研究員,中山大學陳立勝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陽明研究院錢明研究員,河北大學程志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劉豐研究員,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學科帶頭人、江右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柱才教授等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近200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作為其思想文化核心的中國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大體經歷了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兩漢經學興盛、魏晉南北朝玄學流行、隋唐儒釋道并立、宋明理學發(fā)展等幾個歷史時期??鬃觿?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儒學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儒學思想同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記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儒學本身就是在經典詮釋中建構的,一部儒學思想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儒家經典的詮釋史。作為哲學的儒學各形態(tài),在歷史上都參與時代精神的塑造,對陶鑄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發(fā)揮著卓越的思想功能。研究孔子、研究儒學、研究中國哲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歷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對中華文明形成并延續(xù)發(fā)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tǒng)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推動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系平衡,都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茖W對待文化傳統(tǒng),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要善于把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發(fā)展現實文化有機統(tǒng)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繼承。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努力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
從現實的角度看,“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于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這是文明傳播和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yǎng),也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儒學本是中國的學問,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正是在此意義上,“儒學思想發(fā)展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孔子學會2022年會才得以籌備與開展。
12月3日中午,大會主旨演講之后,中華孔子學會按預定計劃進行理事及常務理事的增選活動,增選南昌大學張新國副教授等若干學者為學會理事,增選南昌大學楊柱才教授等若干學者為學會常務理事。今后,南昌大學哲學學科相關人員將更為充分地參與到中華孔子學會相關活動。這對于南昌大學哲學學科乃至整個人文學科的發(fā)展將產生較大助力作用。3日下午,根據與會學者所提交論文的主題及內容,研討會分為六個會場進行研討,各會場參會學者就其研究成果展開了精彩演講,與會學者進行了深入而積極的討論。
至此,“儒學思想發(fā)展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孔子學會2022年會圓滿完成12月3日各項會議議程。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東林學派與明清儒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下一篇】【柯小剛】詩風教化與鳥獸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