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中的人生格局
作者:張穎慧
來源:《學習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五月二十日丙寅
耶穌2023年7月7日
在中國古代,孔子被稱為“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笆ァ笔菑奈幕嵌榷缘?。“圣人”與“亞圣”作為對孔孟的尊稱,意在肯定他們對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塑造之功。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論體系形成了“孔孟之道”,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文化主脈,并在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酌现乐卦凇叭柿x”的發(fā)展,重在性善論、養(yǎng)浩然之氣,其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精神也是重要的思想維度。
孔孟多談現(xiàn)實人生。公元前524年,子產(chǎn)倡言“天道遠,人道邇”,此時孔子28歲?!墩撜Z》中,孔子稱贊子產(chǎn)“行己恭”“事上敬”“養(yǎng)民惠”“使民義”,有君子之道??鬃佑袑χ芏Y的夢寐以求,但更多的還是對現(xiàn)實的關懷?!渡袝そ痣酚涊d周滅商后第二年武王身患重病,周公“自以為功”,向太王、王季、文王三位先王祝禱武王康復?!妒酚洝酚涊d周成王年少生病,周公剪掉自己的指甲并擲入河水之中??鬃觿t不然,季路問怎樣敬事鬼神,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又問怎樣看待“死”的問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孟子》中還記載了孔子對殉葬的看法。孔子之所以有“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的感嘆,原因正是孟子所說的“這是因為人俑就像大活人”。可見,孔子多不談六合之外的事情,處理現(xiàn)實問題時,對鬼神之道也敬而遠之。
孔孟多談快樂人生。司馬遷曾說,春秋時期,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這時候,周天子已經(jīng)失去對諸侯的控制;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諸侯國也很難控制卿大夫了??鬃由钤谶@種亂世之中,耳聞目睹的殺戮也不少,而自己顛沛流離也“累累若喪家之狗”。即便如此,《論語》第一章記載的卻是“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通過學習,獲得自身的提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自己的修養(yǎng)達到一定境界,朋友從遠方慕名而來,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楊逢彬先生將最后一“樂”譯為“別人沒有弄明白,我也不生氣”,這便是有德者的自信和快樂??鬃舆€經(jīng)常引導學生去體會“樂”,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孔顏之樂”:“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食、瓢飲、陋巷,構成了低標準、多苦難的物質(zhì)生活,顏回卻樂在其中。樂從何來?樂在自身。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與此相似。
孔孟多談人格之尊嚴??鬃铀幍拇呵锸莵y世,孟子所處的戰(zhàn)國更是亂世。對于孔孟而言,他們感受到的多是痛苦??酌弦谕纯嘀袑ふ铱鞓罚谕纯嘀姓业饺烁褡宰?。因此孔子才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話。孟子時代,社會各個階層流動更為頻繁,春秋時代不絕如縷的貴族制度更是不堪一擊、難以為繼。知識分子雖然可以自由地在諸侯國之間流動,到處宣傳自己的治國方針,但如何解決溫飽仍為人生首務。即便如此,孟子也鮮明地拒絕嗟來之食?!睹献印分杏涊d魯繆公對待子思,屢次問候,又屢次送肉食給他,子思不高興。最后一次,子思便揮手把來人趕出大門,然后朝背面磕頭作揖拒絕了,并說,“我今天才知道君主是把我當狗馬來蓄養(yǎng)的”。國君屢次問候子思,為什么子思反而感到羞辱甚至憤怒呢?國君要照顧君子,要怎樣才能照顧好呢?孟子解釋說:“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廩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yǎng)君子之道也。”楊逢彬先生翻譯為:先稱述君主的旨意送給他,他便作揖磕頭而接受。然后管理倉庫的人經(jīng)常送來谷米,掌管伙食的人經(jīng)常送來肉食,這些都不用稱述君主的旨意了,接受者也就可以不再磕頭了。子思認為為了一塊肉便讓自己勞神費力作揖行禮,這不是照顧君子的方式。可見,就算是君主對君子有所饋贈,也要充分尊重君子的人格。相對于孔子,孟子更在乎君子的體面,更在意君子的人格尊嚴。為此,孟子還搬出了“天爵”這一概念?!坝刑炀粽?,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所謂“天爵”就是“四端”,是人人生而具有的。“人爵”就是權力。孟子認為當下社會中的權力,往往是“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當然,“天爵”雖是與生俱來,但只有君子才能更好地保養(yǎng)“天爵”,能夠更好地教導已經(jīng)或未來有可能獲得“人爵”的人。
孔孟多談自信。傳統(tǒng)儒學實際上是君子之學,既要使人相信自己有成為君子的根源,也要使人相信成為君子并非難事。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庇终f:“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泵献泳透鼮樽孕帕耍骸拔灏倌瓯赜型跽吲d,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shù)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孔孟的自信來自哪里?來自人心之相同??鬃铀^的“性相近”,孟子所謂的“性善”是自信的心理學基礎,所以孟子的方法是“推”。君主可以將自己的善借助權力推給天下,天下就皆善了。“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