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德風(fēng)潤千年
作者:王偉凱(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長)
來源:《團(tuán)結(jié)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九月初五日庚戌
耶穌2023年10月19日
黃帝之后的五帝之間存在著較為親近的血緣關(guān)系,顓頊傳位于族侄帝嚳,帝嚳傳位于兒子摯和堯,堯傳位于族孫舜,舜傳位于族祖禹,若按司馬遷所論,這是典型的家族內(nèi)部的選賢任能機制。
“三皇五帝”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締造者,被尊為華夏始祖,道之初也,世代為中華兒女所敬仰。從《史記·五帝本紀(jì)》中可以看出,五帝之間存在著較為親近的血緣關(guān)系,且在帝位傳承上彰顯了“惟賢”大于“惟親”的價值觀,應(yīng)該說正是他們的這種政治美德,獲得了后世的高度贊譽,并構(gòu)成了中華優(yōu)秀政治文明的源頭。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按唐朝司馬貞所注的《史記索隱》所載,“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币簿褪钦f,黃帝出身于少典部落,《國語》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黃帝、炎帝,祖母華胥氏”,炎黃子孫之稱當(dāng)源于此。
黃帝居軒轅之丘,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作為黃帝正妃,生二子,一曰玄囂,名青陽,“青陽降居江水”,一曰昌意,“降居若水?!睋?jù)唐朝司馬貞所考,“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國也?!薄端?jīng)注》又云,“水出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guān)為若水,南過邛都,又東北至朱提縣為盧江水?!蓖ㄟ^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青陽和昌意的封地都位于蜀地,且昌意娶了蜀山氏女,生高陽,史稱“高陽有圣德焉。”附帶而言,對三星堆文明,很多人曾發(fā)表了多種觀點,但這些記載充分證明,早在黃帝時期,蜀地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和輻射區(qū)域,尤其是五帝皆出身于蜀地,因此三星堆文明自然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帝去世后,繼承政權(quán)者為高陽,后世稱之為顓頊。如果按傳統(tǒng)的血緣關(guān)系表述就是,黃帝之后,政權(quán)沒有像后世那樣傳于“嫡”或“長”,而是越過了子輩和長子支派,傳承給了次子一脈,由自己的次子血脈之孫顓頊繼承。
顓頊去世后,政權(quán)則轉(zhuǎn)移到了黃帝長子玄囂一脈,“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睆难壣峡?,顓頊和帝嚳的父親蟜極都是黃帝的孫子,那顓頊和帝嚳之間可謂是叔侄傳承。所謂“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顓頊為族子?!?o:p>
帝嚳去世后,起初政權(quán)傳承給了長子“摯”,但由于“摯”的“政微弱”,而另外一個兒子堯“德盛”,于是“摯”便禪讓于兄弟堯?!暗蹏咳㈥惙迨吓艅臁?,“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至如神。”帝嚳、摯和堯之間,是典型的父子兄弟傳承。
堯之后傳承于舜,舜是昌意和顓頊的后人,“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币簿褪钦f,舜是黃帝的八世子孫,堯是黃帝的四世子孫,其和堯的關(guān)系顯然是同族祖孫關(guān)系。
舜之后傳承于禹,禹也是昌意和顓頊一脈的子孫,“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笨梢娪砗蛨蚴峭叺淖逍值?,禹和舜則是血緣更親近一步的同族祖孫。
通過上述可知,黃帝之后的五帝之間存在著較為親近的血緣關(guān)系,顓頊傳位于族侄帝嚳,帝嚳傳位于兒子摯和堯,堯傳位于族孫舜,舜傳位于族祖禹,若按司馬遷所論,這是典型的家族內(nèi)部的選賢任能機制,所謂“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
雖然五帝之間都存在著選賢行為,但為何后世對堯、舜的贊譽高于其他,謂“堯、舜,賢主也,皆以賢者為后,不肯與其子孫,猶若立官必使之方”,“堯、舜之德,譬猶偶燭之施明于幽室也,前燭即盡照之矣,后燭入而益明。”有一點應(yīng)該就是他們在政權(quán)傳承關(guān)系方面,彰顯出來的政治美德,即突破了本支系傳承,而是從黃帝長子玄囂一脈傳給了次子昌意一脈。但從禹開始則傳子于啟,啟死后,子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少康立,”之后一直到夏桀失國,徹底形成了“家天下”體制,至此,惟親之選已完全取代了五帝時期的惟賢之選。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下一篇】【孫陸軍】梁漱溟的新聞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