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講座第八講 ——吳飛主講《中西文明中的歷史哲學》

        欄目:會議講座
        發(fā)布時間:2023-11-21 23:13:10
        標簽:

        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講座第八講

        ——吳飛主講《中西文明中的歷史哲學》

        來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事件: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月初八日壬午

                  耶穌2023年11月20日

         

        11月17日,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講座第八講在學術講堂舉行??鬃友芯吭禾仄笇<?、山東省泰山學者、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吳飛教授以《中西文明中的歷史哲學》為題開啟講座,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魏衍華主持活動,孔子研究院全體科研人員聆聽了本次講座。

         

         

         

        吳飛教授的講座高屋建瓴、立意深遠,從西方世界的歷史哲學、中國傳統(tǒng)中的時空問題與歷史哲學以及文質(zhì)之辨等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釋。吳飛教授認為,中國和西方都極為重視歷史哲學。中國思想家對歷史哲學的重視不弱于西方傳統(tǒng)。中國哲學同樣有著極為豐富的時空哲學。而追溯中國傳統(tǒng)時空哲學,重構歷史哲學則是當代儒家哲學非常要害的一個方面。他指出,自然的生生共同體轉(zhuǎn)換為文明共同體,關鍵在于公共時空的確立。隨著公共時空的確立,人與人之間建立時間的關聯(lián),進而形成歷史。歷史的出現(xiàn)則是文明形成的最重要標志。最后,吳飛教授提出,人類的自然必須在文明中實現(xiàn),而文明的最終目的則在于維護自然,這便是文質(zhì)之辨的意義所在。歷史是可以進步的,但其意義不在于進步,而在于歷史無論怎樣進步,都是對性命自然的維護。

         

         

         

        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基地”是2022年4月獲批的山東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重點任務是挖掘和闡釋中華文明的內(nèi)涵,提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從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將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傳遞給世界,力爭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保持充分話語權。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