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書院:海南傳播中原文化的陣地
作者:武星
來源:《學習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一月初三日丁未
耶穌2023年12月15日
東坡書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zhèn)東郊,舊稱載酒堂,是蘇軾謫居儋州時期講學傳道的遺址?!皢柸昶缴I(yè),黃州惠州儋州?!辟僦菔翘K軾仕途中的最后一個謫居地,蘇軾的三年儋州生活為海南的文化教育發(fā)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儋州成為海南文化興盛之地。正如古人所言“瓊之有士始于儋,瓊之士亦莫盛乎儋”。
(一)
海南位于中國最南部,由于遠離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被稱為“越郡外境”“南服荒繳”。自漢代始,有眾多文人豪杰被流放到海南島。曾官至唐朝宰相的李德裕在《貶崖州司戶道中》寫道:“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在古代眾多被流放到海南島的人中,蘇軾無疑是影響最大的一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今屬四川眉山市)。紹圣四年(1097年)四月,蘇軾被貶至海南島昌化軍(今海南省儋州市)。剛到儋州時,生活的艱苦和環(huán)境的惡劣超過蘇軾的預想,他曾寫道:“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碳,夏無寒泉?!比欢c生活環(huán)境艱苦相比,引起蘇軾關注的是儋州教育文化的落后。由于與中原地帶長期隔絕,海南教育文化發(fā)展相對遲滯。一日,蘇軾到儋州一所古學舍游覽,沒有想到竟空無一人。在其所作的《和陶示周掾祖謝》中記載道:“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览⒂葜傧?,弦歌滄海濱?!薄度龂尽酚涊d:虞翻,字仲翔。徙交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shù)百人。由此詩可見蘇軾立志要成為像虞仲翔一樣的人,即使生活環(huán)境艱苦,也要為儋州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貢獻。
元符元年(1098年),蘇軾和軍使張中同訪黎子云,黎子云的住所前臨大池,水林幽茂,小有藏書,“坐客欲為醵錢作屋”,蘇東坡“欣然許之”,并取《漢書·揚雄傳》中“載酒問字”的典故,名其屋曰:載酒堂。載酒堂落成后便成為蘇軾以文會友、傳播中原文化的重要基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載酒堂改稱“東坡書院”。
(二)
蘇軾謫居儋州三年,續(xù)寫完成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論語說》三部經(jīng)學著作,撰寫文章160余篇,創(chuàng)作詩歌170余首。載酒堂作為蘇軾講學傳道的基地,當時大批學子慕名紛紛來儋州拜東坡為師,如瓊州的姜唐佐、崖州的裴聞義、江蘇的葛延之等,儋州當?shù)刈x書人如黎子云兄弟、符林、王霄等?!拜d酒問字”,以從師于東坡為傲。儋州因此成為海南文化興盛之地。《重修<儋縣志>敘》記載:“北宋蘇文忠公來瓊,居儋四年,以詩書禮樂之教轉移其風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瑯瑯,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辟南荒之詩境也?!?o:p>
蘇軾貶謫到海南島之前,整個海南從無一人考中舉人或進士。在蘇軾的影響下,海南誕生了第一位舉人姜唐佐和第一位進士符確。1099年,遠在瓊州的姜唐佐慕名來儋州求教于蘇軾。蘇軾因姜唐佐有中州士人之風,“甚重其才”,贈詩道:“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碧K軾鼓勵姜唐佐外出應試,相約“異日登科,當為子成此篇”。姜唐佐終究沒有辜負蘇軾的厚望,在蘇軾獲得赦免北歸三年后,中舉鄉(xiāng)貢,成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東坡北歸九年后,學生符確也考中進士,成為海南的首位進士。之后,海南人才輩出,至清光緒年間(1905年)科舉考試廢除時,共出舉人767名、進士97名。
關于蘇軾對儋州教育事業(yè)的深遠影響,古代文人學者多有記述。南宋名臣李光在《遷建儋州學記》中記載:“時人知教子,家習儒風,青衿之士日以增盛?!泵鞔D线M士唐胄編撰的《重建儋州儒學記》中記載:“瓊之有士始于儋,瓊之士亦莫盛乎儋”,真實再現(xiàn)了海南儋州當時鼎盛的學風。清代戴肇辰等學者撰寫的《瓊臺紀事錄》談道:“宋蘇文忠公之謫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鼻宕筷悷R在《重修東坡書院有感》中感嘆:“宋朝一日攻朋黨,儋耳千秋得太師。”今天,東坡書院的這副楹聯(lián)是對蘇東坡儋州三年貢獻的生動概括:靈秀毓峨眉,縱觀歷代縉紳,韓富以來如公有幾?文明開儋耳,遙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
(三)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yōu)。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蘇軾三年的儋州生活是其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南宋以后,眾多文人墨客來儋州瞻仰東坡遺址,感受東坡遺風。明代成化年間,廣東提學張習視察儋州,作詩道:“風土差殊是海鄉(xiāng),鳥多鸚鵡果檳榔。我來踏遍珠崖路,要覽東坡載酒堂?!北磉_了對儋州載酒堂的崇敬向往之情。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曾作《登載酒堂》道:“先生無地隱危身,天賜黎山活逐臣。萬里鯨波隔希奭,千年桂酒吊靈均。忠貞塞得乾坤滿,日月伴渠文字新。底個短檐長帽子,青蓮居士謫仙人?!?o:p>
新中國成立后,眾多文人學者曾來東坡書院考察調研,留下紀念詩作。1962年,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考察東坡書院時在《儋耳行》中感嘆:“俄而載酒亭前過,東坡笠屣正逶迱?!蓖?,著名戲劇家、國歌詞作者田漢冒雨來尋東坡書院,作詩道:“東坡蹤跡遍南疆,冒雨來尋載酒堂。三年服野多知己,萬里天涯即故鄉(xiāng)。丹荔玉膚猶未熟,新椰瓊液已堪嘗。詩魂更是掀須笑,十丈紅花簇鳳凰。”2001年,著名紅學家馮其庸來此尋訪東坡蹤跡,作詩道:“寄意天下滔滔者,來拜儋州一真人?!?o:p>
1996年,儋州東坡書院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建有載酒亭、載酒堂、東坡祠、東坡井、東坡像、東坡塘、陳列館等景觀建筑。書院眾多的匾額、楹聯(lián)、碑刻和字畫具有很高的文學和歷史研究價值。儋州榮獲了“全國詩詞之鄉(xiāng)”“中國楹聯(lián)之鄉(xiāng)”“中國書法之鄉(xiāng)”等稱號。蘇東坡的三年儋州生活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載酒堂的傳道授業(yè)開風氣之先,成為海南文化教育發(fā)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時至今日,東坡書院已成為儋州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而東坡文化早已融入儋州人民生活的點滴日常。
責任編輯:近復